玄武门之变后,东突厥首领颉利可汗率领20万大军攻打长安,迫于当时双方军事实力上的差距,李世民只能假意屈服,但这也给大唐赢得了成长的时间。
公元六百三十年李世民打响复仇之战,亲率大军灭了东突厥,还命颉利可汗在宴会上跳舞助兴,一扫大唐之前耻。公元六百四十年,李世民派人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可自由横穿整个欧亚大陆到达地中海各国,全长约7100公里,往后三十三年间,西域二十多个国家的首领,先后抵达长安,尊称李世民为天可汗。
后来大唐的疆域也不断扩大,东到朝鲜半岛,西至中亚咸海,北到贝加尔湖,南达越南顺化,整个国家经济蓬勃发展,来往客商也都带来他乡的特产,同时也把大唐文化传播了出去。
那时的长安,无疑是十分繁荣昌盛的,大唐用开放包容的气度来同化对手,并建立起了共同的人文理念,最终成为首个没有歧视的多民族统一国家。
李世民为帝,文治武功史上罕有,虚心纳谏,厉行节约,劝课农桑,使百姓休养生息,国泰民安,贞观之治为万世表率。对外武功极盛,开疆拓土,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被各族尊称为天可汗。贞观一朝,名臣大将林立,文有房谋杜断、长孙无忌、魏征等,武有战神李卫公、李英公、侯君集之属。无论有人多么不喜欢他,这些盖世功绩是抹杀不掉的。
关于李世民观看起居注、修改史书这件事情,完全是由于当今的许多“历史发明家”恶意抹黑,这个故事其实完全被扭曲了。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国史既善恶必书,庶几人主不为非法。止应畏有忤旨,故不得见也。”太宗曰:“朕意殊不同古人。今欲自看国史者,盖有善事,固不须论;若有不善,亦欲以为鉴诫,使得自修改耳。卿可撰录进来。”
太宗见六月四日事,语多微文,乃谓玄龄曰:“昔周公诛管、蔡而周室安,季友鸩叔牙而鲁国宁,朕之所为,义同此类,盖所以安社稷,利万人耳。史官执笔,何烦有隐?宜即改削浮词,直书其事。”
这里说的是,李世民想要看当代史官如何评价自己,所以问房玄龄要当代国史看,房玄龄不同意,说史书不会隐瞒君王的各种善恶,您看了或许不舒服,所以还是不要看。李世民却说:“我和古代君王不同,你们写善写恶,都没关系,就算你们写我不好,我也能引以为戒,知错就改,你们该怎么写就怎么写。”
后来李世民看了当代史,发现有关李建成、李元吉的事迹都被史官们隐去了,李世民反而不高兴了,他说:我当年玄武门之变杀李建成和李元吉,不过是像周公诛杀管叔和蔡叔一样,安社稷利万民,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你们照实写上去就完了。”
由此可见,李世民不但没有修改史书,反而鼓励史官不要隐瞒玄武门之变的故事,他有着足够的自信,认为后世的人们会理解自己。其实李世民根本不是唯一查看过起居注的帝王!! 在他之前、之后看过、改过史书的帝王不计其数, 汉武帝不但看过,还亲自修改过史书 ——( 汉武帝闻司马迁述《史记》,取孝景及已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宋朝从宋太宗起写好的起居注都要经过皇帝过目的。朱棣更是改过《太祖实录》!
将心比心,如果李世民真的以帝王之尊威压史官,逼他们修改史书,那么所谓的“玄武门之变”以及“观看起居注”这两件事根本不会出现在历史上,正是因为李世民没有干预史官的工作,让他们得以秉笔直书,所以他自己的所有缺点和错误都会出现在史书上,让我们后人可以肆意批评,这是个很伟大的行为。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忽视了李世民盖世无双的军事、政治才能,招揽人才,折节下士的人格魅力,以及唐朝开国战争中独一无二的功勋。玄武门之变之前,他一个人的功劳,基本上就已经比父亲兄弟所有人加起来都要多,唐高祖李渊对他基本上已经是赏无可赏,封无可封,只能封他做“天策上将”,地位在诸王大臣之上。
“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身边的女人也是极其了不得的。今天就说说李世民身边的四位独特的女人,那可是一个比一个厉害啊!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
唐太宗李世民无疑是一位雄才大略的人物,他身边的女人也是极其了不得的。
李世民一生的最爱——长孙皇后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
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春游曲》长孙文德
长孙皇后的祖先是北魏的拓跋氏,后来北魏孝文帝实施姓氏改革,一番周折之后改为长孙,长孙皇后的父亲是隋朝时的右骁卫将军。
长孙皇后自小就饱读经书知书达理,在13岁时就嫁给了李世民,从那时起就尽行妇道,悉心侍奉公婆,照顾丈夫,俨然一个称职的李家少奶奶,长孙皇后不仅勤俭持家,而且还喜欢看书,颇有文采至今还流传有一首《春游曲》,从诗中也看得出长孙皇后“三千宠爱在一身”的自豪。
不过长孙后从来都不是很看重权力的女人,她知道外戚恃宠而骄的下场。她不愿以自己特殊的身份干预国家大事,她有自己的一套处事原则,各司其职,该管的事我管不该我管的绝不能插手。
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悲痛万分。
据史料记载,李世民自武德元年起,他亲自指挥了三场大战役:一、破李轨,平定陇西割据势力薛仁杲(薛举之子),铲除了唐王朝来自西北方面的威胁;二、败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并、汾失地,巩固唐王朝的大后方;三、在虎牢之战中,一举歼灭盘踞中原两大割据势力,扫平王世充军事集团和窦建德军事集团,经此一役,取得了唐代统一战争决定性的胜利。
虎牢关一战,李世民亲率数千骑兵带头突阵,大破窦建德数十万大军,在军中已经是战神一样的传说。秦王李世民自此就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战后进入长安时,受到长安部分军民以皇帝的礼仪招待。可见其是得民心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是亘古不变的道理。武德四年冬十月,高祖封李世民为天策上将、领司徒、陜东道大行台尚书令,食邑增至二万户。后来,唐高祖又下诏特许天策府自置官属(就是自己设置官衙,任免官吏),可见其权势之盛。俨然是另外一个中央政府机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子李建成在名望、功勋、才能上,都无法与“天策上将”、尚书令、秦王李世民相提并论,不是说李建成没能力,而是因为他有个太可怕太强大的弟弟,古人云:“功高震主”,此时的唐高祖李渊已经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既然立了太子,却又给了李世民太大的地位和威望,李世民到了这个位置,无论是交出兵权还是甘居人下都是不可能的,他不灭太子,太子也会除掉他,玄武门之变看上去残酷,但也已经是最合理最高效的选择,社稷之重,本来就是有能有德者据之。天可汗不出,奈苍生何?
李世民的军事能力更表现在对外战争上,当时突厥是一个强大的北方游牧帝国,控弦百万,严重威胁新生的唐王朝。李世民认为,突厥利在掳掠,专靠防守不能阻止,须将其消灭。唐初百废待兴,官营牧场只剩母马3000匹,李世民日日率身边的卫队和御林军练习骑射,皇家禁苑也成马场。唐初40年间,官马繁殖到70万匹,史称“秦汉以来,唐马最盛”。李世民在位23年间,不修长城,由之前的防御转为进攻。利用漠北突厥各部分裂之机,唐军先直捣东突厥腹心,再击溃和收降西突厥各部。
公元630年,大唐名将李靖率3000精骑在寒冬中千里夜袭,直捣突厥老巢,以自身千人的损失斩敌骑万名,并生擒颉利可汗,几十万突厥人马就此崩溃。这一中国古代战史上罕见的战例,显示出唐军越野、耐寒和骑射能力都不弱于在北方游牧中成长的突厥兵。大唐初期武力的强悍,作战的勇猛,不在强汉之下,令后人追思神往。宋朝的粉丝们往往抱怨大宋没有养马地,所以打不过游牧民族,却不曾想过,大唐开国的时候,也没有太多骑兵,然而万世之功,灭国无数,都是靠唐朝人自己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公元647年,唐太宗被回纥等族拥戴为“天可汗”,成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领,各族在回纥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条“参天可汗道”,华夏历代君王,能够让天下如此归心的,仅此一人而已。
柳克述先生如此评价唐太宗:“假如中国历史上没有李世民这样一位卓越的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华夏民族究竟会演变到怎样的境地?综数百年华夷乱离黑暗之局,成大一统的民族复兴与新局面的开创,其版图西至葱岭以东,南至中南半岛,东临大海,北被大漠。而国计民生之康裕,学术艺事之发达,典章制度之昭明,思想文化之融汇与创导,至使倭人贩其余绪以立国,欧西各国向往而慕化。其气魄之大、业绩之伟,无可媲美。推崇功业,数典不忘,我们岂能忘掉李世民!”
李世民身边最有才的女子——徐惠
由来称独立,本自号倾城。柳叶眉间发,桃花脸上生。腕摇金钏响,步转玉环鸣。纤腰宜宝袜,红衫艳织成。悬知一顾重,别觉舞腰轻。
——《赋得北方有佳人》徐惠
李世民的身边女子都很漂亮,不过既漂又有才的女子才是他的最爱,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很长时间都陷入痛苦当中,不过这个徐慧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据说徐慧爱四岁时就已经可以把《四书》、《五经》念得滚瓜烂熟了,简直就是个天才。徐惠除了在文学上颇有造诣外,在政事上也有独特的眼光。
李世民晚年多统治渐趋腐化,老百姓怨声不断。徐惠在贞观二十二年上《疏建》给李世民,李世民看后顿时悔悟,称赞徐惠所言有理,并重重奖赏了一番。
徐慧与长孙皇后一样深深的爱着李世民,对李世民格外用心,徐惠在李世民去世后忧郁成疾,痛苦的死去。
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子——大隋的公主
隋炀帝的女儿不仅有着高贵的血统,还有着与众不同的才气和更加与众不同的智慧,杨妃是李世民被晋封亲王后的第一个妃子。
在长孙皇后去世后,李世民一直想立她为皇后,但是群臣以她是隋炀帝的女儿而强烈反对,无奈只得作罢。 而他的儿子李恪是少有的文武全才,比长孙皇后的几个儿子要出息得多。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谋反,嫡次子李泰涉嫌谋嫡,李恪连被提名为立储人选,但最后却被长孙无忌据理反驳,说服了李世民。最后李恪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
被皇帝睡过的皇帝——武则天
羲农首出,轩昊膺期。唐虞继踵,汤禹乘时。
天下光宅,海内雍熙。上玄降鉴,方建隆基。
——《曳鼎歌》武曌
最后这位真的很厉害,不过在李世民在位时并不出众,后宫有那么多美丽的女子中她的年龄很小,对他人还构不成威胁。
贞观二十三年李世民病逝,武则天与所有嫔妃被送到感业寺削发为尼。新皇帝和武则天早就心有灵犀,新皇后知道他们的事情之后,不仅不生气,反而很高兴。并且悄悄地想利用武则天来对付李治身边的女人萧淑妃,没想到结果却引火烧身。
最终武则天成了大唐后宫乃至大唐朝的主宰。 箭术无双
史书记载,李世民年轻时力大无比,随身兵器中,最有名的是一张两米长的巨阙天弓。
李世民有次与敌对战前,仅率领一名骑兵一起充当侦查工作。途经一处草原高地,因为太累与士兵一起睡着,被敌人发现,本来意欲围杀李世民。此时突然有一条蛇追老鼠,奔到骑兵脸上,惊醒骑兵,才发现身边都是敌人,于是李世民与骑兵上马逃亡,李世民本人左右开弓,百发百中,终于逃出追击。
虎牢关之战时,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拿着弓箭,你手持马槊相随,即使有百万大军又奈我如何!”足见他对自己箭术的自信。
李世民继位前曾任天策上将,设天策府。李世民继位后在苑囿内狩猎,有一群野猪奔了出来。李世民四箭射杀了四只,但还是有一头雄壮的公野猪冲到近前。吏部尚书唐俭慌忙下马,与之搏斗。李世民拔剑砍死野猪,笑着对唐俭说,“天策长史,不见上将击贼耶?何惧之甚!”原来唐俭曾任天策府长史。唐俭当即回答道:“汉祖以马上得之,不以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岂复逞雄心于一兽!”李世民觉得唐俭说得有理,于是停止了狩猎。 李世民不单单是一名军事奇才,还是一个爱民如子的皇帝。伟人曾经说过,正是因为有李世民这样的人,我国的领土才会变得这样的辽阔。唐朝有了李世民,实属百姓之大幸。一个勇猛,智慧的君王开创了中华最辉煌的一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