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回导读
《红楼梦》第六十回“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主要讲的是荣国府下人们激烈的派系斗争。在贾府当差,待遇好,地位高。而宝玉的怡红院,更是贾府子孙辈中最受宠的地方。宝玉身边的丫鬟,老婆子们嫉妒,年轻丫鬟们憧憬。因为生活的不公,大家眼红宝玉身边的人,因此惹出不少事。
从当时社会风气上看来,戏子、丫鬟等角色,地位低贱,因为宝玉的包容,这些人恃宠而骄,因为受宠,就失了分寸,少了谦卑之心。这为她们将来的结局埋下伏线:不遵守社会秩序的人,终将被社会抛弃。
这一回中芳官等人围殴赵姨娘、彩云偷玫瑰露送贾环等不守规矩的小事,暴露了长辈不在家时管理上的漏洞。赵姨娘从丫鬟升到姨娘的位置,生下了儿女,却仍被大家瞧不起。她和贾环在贾府不受待见,一半是因为出身,一半是因为自己作的。
同样是姨娘生的孩子,为什么凤姐怕探春,而芳官等戏子都敢欺负贾环?这还得从赵姨娘的为人说起。
2 丫鬟晋升,却始终不被长辈接受
赵姨娘原本是贾政的丫鬟,从时间线上来看,也是钻了贾政和王夫人感情出问题的空子。《红楼梦》的时间线,不同版本稍有不同。在脂评本里,冷子兴第二回里说王夫人生了贾元春之后,次年就生了贾宝玉。在程高本里,冷子兴不是这样说的。贾元春比宝玉大十岁左右。
也就是说,王夫人在生了贾珠、元春后,间隔了大约十年才生的宝玉。而在这十年间,赵姨娘得到贾政的喜爱。贾珠早逝,元春选进宫做女史,好听点是当皇差,实际上也是伺候人的活儿。一脚踏进去了,要出来就比较难。
贾珠是王夫人抚养的,从后文的资料中可以推断,贾珠考上秀才后没中举人,生病去世的。王夫人一边忧心贾珠的学业,一边眼巴巴的看着元春要进宫骨肉分离。后出生的宝玉,被贾母带走抚养,三个孩子没一个省心的。
王夫人焦虑啊,夫妻关系出现了问题。这时候贾政跟年轻漂亮的家生的丫鬟赵氏对上眼,把对方升为妾室,也就是赵姨娘。贾政不理家事,甚至都看不到王夫人的忧虑,与赵姨娘新婚燕尔,如胶似漆。赵姨娘有心计,很快怀了孩子。
按照当时社会的习俗,庶出的子女是要归正室抚养的。王夫人带走了赵姨娘的第一个孩子探春。而赵姨娘乘机又生了贾环。
赵姨娘虽然是奴才出身,但生了子女,地位提高了,贾政时常在她房里留宿。按理说,这样的待遇是丫鬟的天花板了。但她并不满足,甚至觊觎王夫人手里的权利,时不时搞些小动作刷存在感。这让贾母很瞧不上她,对她有偏见。
赵姨娘不安分,自卑加上偏见,让她在贾府的日子并不好过。同样是贾政的儿子,宝玉是捧在手心里的宝,贾环却无人问津。底层生活的人,一旦误闯了自己没见识过的上层生活,心大了,就再也回不到曾经的位置。赵姨娘总觉得宝玉和王夫人挡了贾环的路,想除掉宝玉。
宝玉得宠,不光是因为长得可爱。贾母自己也是豪门世家,非常注重血统。从这个角度来讲,赵姨娘的位置注定了贾环和探春的地位不如宝玉。赵姨娘太单纯,以为有贾政撑腰,就能改变这样的局面。实际上,贾政迂腐、刻板,对祖宗留下来的规矩不敢越雷池半步。
王夫人抱走探春,却把贾环留给赵姨娘,才是最厉害的算计。母凭子贵,如果儿子不成才,不用王夫人出手,按老规矩,赵姨娘也无出头之日。
3 心胸狭窄,单纯随性,任人挑拨
赵姨娘自身除了一双儿女和贾政的宠爱,没有别的资本在贾府立脚,与王夫人强大的娘家势力完全没有可比性。贾府时代的荣耀,内部维持正常的运转就是一个小型的官场。管理层层分级,权利和待遇也天差地别。
下人们的派系争斗,不比官场少。赵姨娘没有后盾,没有经济基础,加上自己没远见,过的比较艰难。赵姨娘还有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单纯,易轻信人。
第二十五回,受马道婆的挑拨,赵姨娘让人施法加害王熙凤和宝玉。贾母因为宝玉的病伤心不已的时候,赵姨娘竟然说要顺应天意,准备后事,蠢到极点。
第六十回,贾环跟芳官要蔷薇硝送给彩云,芳官不舍得,给了他差一些的茉莉粉。赵姨娘觉得连戏子都欺负到自己头上了,气不过去找她理论。路上夏婆子又挑拨一番,说这些戏子如何狂妄,看不起贾环,赵姨娘更加气愤了,到怡红院跟她们闹起来。
明明是一个有头有脸的长辈,却经常因为这些小事,与下人起冲突,完全没有一个主子的格局。原文中有这样一段探春对赵姨娘的评价,非常准确:
这里探春气的和尤氏李纨说:“这么大年纪,行出来的事总不叫人敬服。这是什么意思,也值得吵一吵,并不留体统,耳朵又软,心里又没有计算。这又是那起没脸面的奴才们的调停,作弄出个呆人替他们出气。”
赵姨娘没地位,在教育贾环上也不得法。长期生活在怨气中的贾环,母亲不疼爱,外人嫌弃,也将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归罪到了宝玉的身上,才做出了用灯油烫宝玉脸、在贾政面前说宝玉欺辱金钏的事。
芳官当着宝玉的面,也敢看不起贾环,足见贾环母子在贾府的地位有多低。芳官给茉莉粉,本是一件小事,在赵姨娘看来却是天大的侮辱。
时常处在被欺负的环境中,没得到过一点人世的温暖,一旦有机会,是要报复的。赵姨娘和贾环的处境,可怜又可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