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元帅,最圆满的可能是徐向前,各方面都达到大成

漫步人生之旅 2025-03-20 14:53:33

谁都希望自己能过上一帆风顺的日子,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盼着能有个好结果。可现实往往不遂人愿,生活这条路从来就不是一条直溜的康庄大道。《红楼梦》里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世间虽有些欢乐事,却难以长久依赖,更有‘八字相连'之说,转眼间喜事就变成了哀愁。”人生之路充满变数,常常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我们就踏上了另一条道路。这条新路是通向平坦大道,还是布满荆棘的小径?谁也说不准。以徐向前为例,当中央红军决定北上,而张国焘主张南下时,他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必须做出关键抉择。这一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命运走向,两种选择意味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徐向前虽然最初没有随中央红军北上,看似有些遗憾;但在毛主席的信任和支持下,他依然在后续的征程中展现了自己的价值,这无疑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因此,在十大元帅中,我认为徐向前的人生轨迹可以说是最为完整的。一、论战功,徐帅打满了全场在军队里,最能证明实力的就是打仗立下的功劳。那些被评为十大元帅的将领,主要就是看他们在战场上做出的贡献和成绩。在红军年代,徐帅手下带兵的数量远超彭总,他麾下有十万大军,而彭总仅有一两万兵力。双桥镇一仗,徐帅率部首次全歼敌军一个整师;苏家埠之战,他巧妙运用围城打援战术,堪称经典;在反六路围攻中,徐帅累计消灭敌军超过十万,创下红军歼敌的最高纪录。

在抗战年代,徐帅担任129师副师长,他提出了一套在平原地带打游击战的新思路。他带领129师的一支部队挺进河北南部,迅速壮大了当地的抗日力量,队伍规模很快接近两万。在徐帅的指挥下,日军不得不从冀南的重要据点撤出。在解放战争年代,徐帅担任华北军区副司令,同时兼任第一兵团指挥员。短短数月间,他将一支6万人的地方部队打造成精锐之师,一举歼灭阎锡山部10万余人。

关于开国元帅的评定,不少网友觉得有些将帅的贡献可能不够格,比如粟裕将军的功绩完全有资格晋升元帅。不过,提到徐向前元帅,大家都没有异议。尽管他身体状况不佳,但始终坚守战场,从未缺席重要战役。二、论最高领导人的信任,一直经久不衰对于一名有抱负的军人来说,获得最高指挥官的认可至关重要。有时候,一旦失去这种信任,就意味着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我常把新中国比作一个新生儿。建国前,全国人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盼着这个"小生命"平安降临;等到新中国成立,这孩子呱呱坠地,大家都满怀慈爱,希望他能健康长大。不过,在如何教育培养的问题上,各人有各人的主张。正因如此,毛主席和一些开国元勋之间产生了分歧,这确实让人感到惋惜。毛主席对徐帅的器重始终如一,无论是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还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和平时期。特别是从1966年到1987年这二十多年间,徐帅作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一直肩负重任,为军队的革命性变革、现代化进程和规范化管理,以及国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关键时期,徐帅依然能够赢得大家的信赖,这实属不易。三、论军中职位,三个重要军职都有做过不少人可能觉得,在高层和军队中,职位最多的一定是那些大名鼎鼎的元帅,像朱德、彭德怀、林彪这些。但事实并非如此,真正担任军职最多的元帅是徐向前,这个结果可能让人感到意外。徐帅在军界创下了一个无人能及的记录,他先后担任过军委副主席、总参谋长和国防部长这三个核心军事要职。这样的经历,让他在军队中的地位达到了顶峰,可以说,他的军旅生涯堪称完美无缺。

四、论长寿,亲眼看到改革开放后的10年在十大元帅中,有两位在60年代离世,四位在70年代去世,还有两位在80年代辞世。只有徐帅和聂帅活到了90年代,其中徐帅尤为长寿,他在改革开放后的岁月里,还亲眼见证了十年的变迁。

人们总说,长寿才是最大的福气。虽然徐帅年轻时身体就不太好,可他坚持到了最后,这也算是一种完整的人生了。

从整体来看,其他九位元帅虽然各有成就,但都存在一些令人遗憾的方面。相比之下,徐帅的人生显得更加完整和圆满。无论从哪个角度衡量,他都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堪称完美。

1 阅读: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