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季汉秘史10】建兴元年出使吴宫秘录(阴化)

米多知道 2025-02-19 07:08:32

建兴元年冬·成都丞相府

诸葛亮望着案前堆积的竹简,指尖划过蒋琬昨日呈上的《举荐疏》。"武阳令阴化..."他轻声念着这个被蒋琬三次推让时提及的名字,烛火在深褐色的瞳孔里跳动。屏风外传来更漏声响,三缕长须无风自动——这个被蒋琬称作"沉敏有古风"的年轻人,或许正是出使东吴的最佳人选。

十二日后·建业吴王宫

阴化跪坐在织锦茵席上,耳畔是编钟清越的余音。他望着十步外那道垂珠冕旒,忽然想起丞相临行前叮嘱:"子度(阴化的表字)当效苏张之辩"。可当孙权问及"刘备新丧,蜀中可有异动"时,他分明看见自己捧着漆盒的手在微微发抖。

"大汉与东吴既结盟好..."阴化喉结滚动,将"自当守望相助"咽了回去,改口道:"我主虽幼,尚有诸葛丞相总揽朝纲。"话未落地,他便瞥见孙权嘴角浮起冷笑。侍立在侧的张昭突然开口:"听闻贵国蒋公三让茂才,不知阴使者可曾学过纵横之术?"

当夜·驿馆西厢

阴化对着铜镜卸下进贤冠,镜中映出他苍白的脸。案头《战国策》翻在"触龙说赵太后"那章,可今日殿上他终究没敢质问孙权为何坐视曹魏进犯汉中。手指抚过腰间玉璜——这是临行前蒋琬所赠,刻着"慎终如始"四字篆文。

"大人可要传膳?"侍从在门外轻唤。阴化摆摆手,提笔蘸墨时又顿住。该怎么向丞相禀报?说吴王问及南中叛乱时自己顾左右而言他?还是说当张昭讥讽蜀地贫弱时竟未能反唇相讥?

三日后·玄武湖畔

孙权负手立于画舫船头,望着远处正在收网的渔舟。"蜀使可还在背诵典籍?"他忽然发问。步骘躬身答道:"阴使者晨起便在亭中诵读《盐铁论》。"孙权嗤笑出声:"当年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气魄哪去了,怎么把阴化教成了腐儒!"

此时阴化正盯着湖面涟漪出神。昨日宴席间,吴臣虞翻故意将酒爵碰倒在他衣襟上,他竟只默默擦拭而未发一言。若是邓伯苗(邓芝)在此...这个刚念头起,他便狠狠掐住掌心。武阳城头劝农桑、理刑狱的自己,何曾想过要学苏秦张仪?

归程前夜·江风亭

"使君可知吴王为何不满?"突然出现的诸葛瑾让阴化手中简册险些落地。不待回答,这位吴国重臣已自斟一盏清茶:"王上问蜀中虚实,是欲量同盟诚意;张公问纵横术,是试使者胆魄。可使君...太像我们江东的顾雍了。"

阴化望着亭外翻涌的江涛,终于明白自己错在何处。当孙权需要听到"吴蜀当共分天下"的豪言时,他却在解释《周礼》的邦交仪轨;当东吴群臣期待蜀使展现锋芒时,他却用县令断案的方式回避机锋。

建兴二年春·汉中丞相行辕

邓芝展开孙权亲笔书信时,诸葛亮正望着案头阴化带回的吴地柑橘。"丁厷浮艳,阴化不尽..."羽扇停顿在半空,突然轻笑出声:"阴化错把建业当武阳了。"

阶下蒋琬抬头欲言,却见丞相的目光穿透帐门,仿佛望见那个在江东处处恪守"慎终如始"的年轻人。江陵水战时的连环船、白帝城头的七星灯次第闪过,最终化作一声叹息消散在《出师表》的墨香里。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