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碑体是中国南北朝时期文字刻石的通称,其书法风格朴茂大方,雄强浑厚,是一种上承汉隶、下启隋唐楷书,对后来的书法发展有巨大影响的书体,历代书法名家在创新书风的变革中也多从其中汲取有益的养分。
魏碑体的字形结构严谨,以方扁横向取势为主,点画多以方笔行笔,转折棱角突出,顿挫分明,给人以刚健有力的感觉。整体书风气象浑穆,沉劲雄厚,古朴险峻中兼有流丽舒畅之美感。
毛主席作为现代书法大家,也曾研习过魏碑体,并在这方面下过不少功夫,只是魏碑体的手迹较少面世。
小编手头有一篇毛主席于一九三八年一月用硬笔书写的关于为国民党中央考察团记者的题词,这篇题词,就蕴含魏碑体笔意,十分罕见,非常独特,为我们探究毛主席的书法源头提供了很好的实证。
我们来看一看这篇独特的题词。

这幅题词的特别之处,不但是用硬笔来书写,更罕见的是,毛主席把稳重方正的魏碑体,创造性地运用到行草书中去,因此而产生出独特美妙的艺术效果。
我们看到,此幅书法手迹,与毛主席常见的字迹大相径庭,字形由左上往右下倾斜取势,可以说是毛主席众多书法手迹中的独一份。
篇中字体大多呈现魏碑体固有的方扁形,转折方刚有力,棱角突出,特别是方框形的字,如“国”字、“团”字、“日”字、“自”字、“目”字等,在硬朗之余,竖画又有角度波折不同的变化,显得生动有韵律。
一些竖钩、竖弯钩的笔画,也富有魏碑、隶书笔形的特征,如“民”、“党”、“兄”、“抗”等字,沉稳又大方,劲健且流丽。

有些字方圆结合,一字之中,有的笔画写得短促挺直,生硬而有力,有的笔画又写得圆转顺滑,如篇中第三行的“而”字、第五行的“由”字等。
整篇字迹点画险峻崛曲,沉实劲健,无一点轻率,无一笔浮滑,凝神静气,参透着魏碑体古朴浑厚、端穆聚神的笔意,实在是风格奇伟的独特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