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与臧克家讨论发表诗作的手迹,丰神秀逸,是草书的典范

禅书愿悟道 2025-02-06 10:18:33

臧克家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全国政协常委,是我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作家、编辑家,以诗词、散文著称,他还是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等,其诗歌、散文曾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臧克家在五、六十年代任《诗刊》主编期间,曾在《诗刊》编辑出版了毛主席的诗词,在全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毛主席诗词的传播和普及,起了重要的作用。

有趣的是,毛主席曾致信给臧克家,讨论发表自己诗词的事宜,其书信手迹融和润泽,流丽圆熟,堪称草书的典范,十分值得我们学习、欣赏。

以下是毛主席致臧克家的书信墨迹,我们来看一看。

毛主席的这封书信手迹,与其说是书信,不如说是书法,其字迹猷劲沉稳,融和润泽,写得十分精彩。

整篇字体中锋行笔为主,行书和草书结合,写得规范流畅,圆熟纯正,足可以给我们当作行草书学习的范本。

如开始下笔的“克”字,墨色醇厚,融和润泽,可见字体线条沉稳劲健,没一点虚浮飘滑,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接下去的“家”字,又写得飘逸流动,翩然起舞,但锋毫力度不减,灵动中带骨力。“同志”两个字则一气呵成,牵丝映带间,同样韧劲十足。

信中的几个草书,写得十分规范经典,给我们学习草书提供了生动的书写范例。如第二列的“数”、“到”、“感”,第三列的“谢”、“当”、“处”,以及后面的“拟”、“发”等字,写得十分生动灵巧,典雅规范。

第二图中的字迹,整体又显得飞逸奔放,流丽跳动,有一种豪迈的气势。如信中正文最后的“为荷”两个字,用笔轻快,连续的绞转腾挪,笔触灵动而跳跃,而线条丝毫不见减弱,非常出彩。

最后的姓名和时间的落款,写得出神入化,令人拍案叫绝。特别是姓名三个字,线条细如发丝,连绵不断,一气呵成,结体天马行空,行笔天真烂漫,却又稳健如磐石。

毛主席的这件墨迹,既是珍贵的历史见证,更是不可多得的书法珍品,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欣赏!

0 阅读:0

禅书愿悟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