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滞后性薪酬策略?
滞后性薪酬策略是指企业支付给员工的薪酬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或者竞争对手的薪酬水平。
这种策略的特点在于企业在薪酬给付上相对迟缓或者保守,其目的通常是为了控制人力成本,尤其是在企业资金相对紧张或者处于成本控制阶段时较为常用。


对于许多创业公司来说资金通常较为紧张,他们需要将有限的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品研发、市场开拓等关键业务环节。

例如一家刚刚成立的互联网软件创业公司,在产品还未获得市场认可之前收入有限,此时公司可能会采用滞后性薪酬策略以较低的薪酬吸引那些愿意与公司共同成长,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的员工。
这些员工往往更看重公司的发展潜力和未来的收益,如股权、期权等非货币性薪酬。

另外当企业以成本领先作为主要竞争战略时控制成本是核心目标。
例如一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企业,其产品在市场上主要依靠价格优势来竞争。
为了保持低成本企业会采用滞后性薪酬策略来降低人力成本。
这些企业通常会在生产成本的其他环节也进行严格控制,如原材料采购、生产流程优化等以实现整体成本的降低。
但滞后性薪酬策略也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1. 人才流失风险。由于薪酬低于市场水平可能导致员工满意度下降,员工流失率较高。特别是对于那些核心人才和对薪酬较为敏感的岗位,如高级技术人才、销售精英等,他们更容易被竞争对手以更高的薪酬吸引走。
2. 招聘困难。在人才市场上的吸引力较低,企业可能很难招聘到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和热门的专业领域人才往往有更多的选择机会。
3. 员工积极性影响。较低的薪酬可能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员工可能会因为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公平的回报而产生消极情绪,进而影响工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