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遭前CTO反诉,索赔超42亿!

卓哥谈科技 2025-01-23 11:32:34

1月21日消息,寒武纪前CTO(首席技术官)梁军在个人朋友圈中发文称,其已被寒武纪公司起诉,要求以约合计5.2万元转让其所持有的中科寒武纪合计约1152万股票,案件将于1月23日在海淀法院开庭审理。

同时,梁军表示,基于入职意向书中有关股权激励属于劳动报酬的相关约定,他也向海淀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要求寒武纪赔偿其股权激励损失,共计约42.87亿元。

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该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研发,于2020年7月科创板上市,成为A股“AI芯片第一股”。

去年,寒武纪股价屡创新高,以全年387.55%的涨幅,成为了2024年的A股“涨幅王”。

截至1月22日收盘,股价为641.12元/股,总市值为2676亿元。以此计算1152万股对应市值已高达73.87亿元。

关于梁军:从华为到寒武纪核心骨干

公开资料显示,梁军出生于1976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硕士学历。在加入寒武纪之前曾在华为工作17年,有着丰富的芯片设计经验。

在华为期间,梁军于2000年从普通工程师做起,先后就职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北京研究所、基础业务部、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工作,历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主任工程师、技术专家、高级技术专家,先后负责网络芯片架构设计、手机SoC芯片设计及团队管理。

2017年,梁军从华为离职加入了作为初创公司的寒武纪,成为核心技术骨干,负责AI芯片的总体技术和产品研发、研发团队管理等工作。后于2019年升任了寒武纪副总经理兼CTO。

就在梁军加入寒武纪这一年,华为也正式成为寒武纪的客户。当年9月,华为发布了全球首款手机AI芯片——麒麟970,其中集成了寒武纪的终端智能处理器IP模块“寒武纪1A”,并应用于华为Mate 10手机,这一次的合作也为寒武纪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关注。

据悉,2017年和2018年,华为还成为了寒武纪营收的主要来源,分别占寒武纪总营收的98.33%和97.63%。直到2019年,华为逐步转向自主研发AI芯片,推出自研达芬奇架构的昇腾910、昇腾310等AI芯片,终止了与寒武纪的合作。

关于离职:与寒武纪公司存在分歧

2022年3月,寒武纪公告,梁军“因与公司存在分歧”离职。

而关于梁军与寒武纪方面分歧,寒武纪当时回应称,对于公司未来发展方面,梁军希望在技术方面进行更多投入和钻研,而公司则希望聚焦产品落地及抢抓机遇期。

在离职公告中,寒武纪公司还表示,梁军并未直接持有(寒武纪)公司股份,其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股东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的出资额共计5.26415万元,占该公司出资额总额的37.60%。根据相关规定,按照实缴成本加算5.00%利息回购价格进行转让。

另外,在公司上市这一年2020年12月29日,寒武纪曾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梁军10万股,梁军未归属的8万股限制性股票因离职而作废。

据《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的律师称,“虽然股权激励在财务上可能计为劳动者的薪酬,但在当下的股权激励纠纷中,股权激励是否属于劳动争议存在分歧。”

律师表示,虚拟股权如增值权、分红权属劳动报酬,一般视为劳动争议;实股如股权、限制性股票,则属于股权争议,法律上属于民事法律关系,而不受劳动法约束。

另外,还有律师领域从业者表示,股权激励确实是企业留住核心员工的重要“法宝”,特别是在科创类企业之中,对于企业或创始股东而言,实施股权激励犹如“放风筝”,务必做到收放自如。

关于寒武纪:尚未实现盈利

对于寒武纪公司而言,近年来,随着AI 大模型爆发,寒武纪市值也大幅飙升。

根据1月9日,胡润研究院发布的《2024胡润中国人工智能企业50强》,按照企业价值排名,寒武纪位居第一。

市值大幅飙升的同时,寒武纪却依旧未能摆脱亏损。

1月14日晚间,寒武纪发布的公告显示,2024年度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0.7亿元到12 亿元,较2023年同期相比,增长50.83%到 69.16%。

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将出现亏损,预计亏损 3.96 亿元到 4.84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收窄 42.95%到 53.33%。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7.65亿元到9.35 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亏损收窄10.34%到 26.64%。

对于业绩变化的原因,寒武纪表示,公司始终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使得报告期内收入规模较上年同期显著增长。

0 阅读:3

卓哥谈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