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连云港市公安局张贴的一份征集犯罪线索的通告引发全社会关注。通告称,近期,连云港市公安局侦查以宋世敏为首的犯罪团伙实施的犯罪行为,已抓获宋世敏、宋世团、宋忠柏等多名犯罪嫌疑人。为深挖余罪、彻查该犯罪团伙的犯罪事实,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特向社会公开征集宋世敏等人违法犯罪线索。
本来,在打黑除恶常态化的形势下,公安机关采取向社会公开征集犯罪线索的通告行为,实属普通和平常,类似的通告经常可见于媒体、网络,似乎也没有很大的舆论热议。然而,连云港的这次征集犯罪线索通告,却显得有点不寻常,在社会上掀起了一定的波澜,原因呢,在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有点特殊,有点儿不简单。
据媒体起底,通告中提到的犯罪团伙头目宋世敏,曾任副县长,而且这个副县长非常不简单。其本身是靠搞建筑和水产经营起家,成为一名农民企业家,1995年起,宋世敏就任江苏赣榆县宋口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1999年组建注册资金1·5亿元的全省唯一的省级水产苗种集团公司—江苏榆城集团,任董事长,2000年,被国家人事部、农业部联合评为“全国农民十大优秀人才”。2003年6月,时任宋口村党总支书记、青口镇党委副书记,同时也是榆城集团董事长的宋世敏,在人大常委会上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被选举为赣榆县副县长,轰动一时,被媒体称为“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第一次直接从农民中选出的副县长”。
正因为头顶“全国农民十大优秀人才”、直接从农民中选出来的第一位副县长的光环,所以,宋世敏为首犯罪团伙的被查引发了舆论的热议,这热议不在于其犯罪行为本身,而是在于其这样特殊的身份,一些媒体、网络都用了“农民县长被抓“这样的显赫字眼,去报道、去评论这一事件。
从公开的资料看,宋世敏的身份跨度确实比较大,从一普通农民,到村党支部书记,再到集团公司董事长,有人学而优则仕,他则是商而优则仕,最后成了副县长,实现了身份的大跨越。
从宋世敏这个身份变化的轨迹中,人们也在怀疑和猜测。从通告看,宋世敏被称作是犯罪团伙头目,既然是团伙,团伙不是一两天就形成的,这个犯罪行为的时间跨度也应该比较长,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嘛。那么,宋世敏为主的犯罪团伙实施的犯罪行为,到底是在其当农民、担任董事长还是副县长期间?因为案件还在侦查期间,具体实施的犯罪行为性质、时间等,目前肯定不会公开,具体情形则要等到司法机关送查清事实后,公众才能知晓。
但是呢, 人们可以猜测,其犯罪行为的发生,无非是这么三种情况,一是当村支部书记、董事长期间,宋世敏在当地有个响亮的外号“三蟒“,他的两位兄弟则分别被称为”大蟒“和”二蟒“,从外号也可见其在当地的势力会不一般,所以,不排除其通过手中的权力和势力,欺行霸市,掘取第一桶金;二是当选副县长之后,身处高位,忘了初心和使命,或者有了更高的权力、地位,亦官亦商,利用这一便利条件作掩护、作交换,实施了相关的犯罪行为;三是有可能其犯罪事实和行为贯穿其从村支部书记到副县长的整个过程,只是光环太耀眼或者保护伞太强大,一直没被查没敢查没被发现而已。
有意思的是,宋世敏在2003年当选副县长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他就坦言他和传统农民有根本不同,此时,他已拥有一个上亿元资产的集团公司,已是当地知名企业家。而且,从其身份的变化跨度看,从他进入公众眼光的那一刻起,似乎就跟普通农民没多大关系。
所以,以宋世敏农民副县长的身份为噱头,来探讨案件事实,来关注问题本质,其实是没有什么多大意义的。正像一些曾经身居要职的贪官们被查后,其忏悔书大都有这样的内容:其出身于寒门,父母都是普通农民,经过寒窗苦读和自身的努力打拼,走上了高位后,却忘却了自己的农民子弟身份,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愧于良心、有愧于农民父母云云,这些都纯属于搏取公众同情心而已,没有一点现实教育和警示意义。
人们真正需要挖掘深扒的是,宋世敏是怎样从一个知名企业家和副县长变成犯罪团伙头目的?犯罪行为到底持续多久?背后是否有利益交换和“保护伞”等,逐案剖析原因,而不是纠结于其身份。事实上,宋世敏根本不是普通的农民,普通农民根本当不了副县长,普通农民也根本没那么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