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是经济发展的硬指标之一,工业用电量、制造业用电量及其增速更是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所在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含金量”。从2023年的已公布数据来看,我国有10座左右的城市年度全社会用电量在1000亿千瓦时以上,上海、苏州、重庆排名前三;10座左右的城市年度工业用电量超过500亿千瓦时,其中上海、苏州、滨州等工业大市年度工业用电量超过1000亿千瓦时。
三大工业巨头城市里,上海和苏州的年度工业用电量早早超过1000亿千瓦时,深圳则距离这个数值尚远。2021年深圳的年度全社会用电量才首次突破千亿千瓦时大关,年度工业用电量基本在500亿千瓦时上下浮动。
26座万亿GDP城市以及即将进入该行列的唐山,年度全社会用电量基本都是500亿千瓦时起步,但工业用电量却呈一定的梯度,既有上海、苏州、宁波、无锡、东莞等600亿千瓦时起步的工业用电量“大户”,也有如长沙、郑州、西安等工业用电量占比不高的城市。2023年新晋成为万亿GDP城市的烟台,是少数年度工业用电量下降的重点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大部分万亿GDP城市的第三产业用电量比重有所上升,杭州、深圳等都是如此,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其产业结构的变化,其中杭州的工业用电,在浙江省内只能排在第三,低于宁波与嘉兴。
总得来说,制造业大市、工业城市的第二产业用电量比重基本在50%左右甚至更多,如宁波这样的工业大市,工业用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成。最典型的案例当属山东滨州,这座鲁北小城的年度全社会用电量高达1000亿千瓦时以上,且90%以上都是工业用电,轻松超过一系列省会城市,发达的铝业让滨州在全球产业界都有一席之地,与之类似的城市是广西的百色,只不过量级有所差异。
大量的电力被所在城市的各个优势产业所分配使用,还是以深圳为例,其2023年用电量份额增长最为迅猛的领域为汽车制造业、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业,这也和其2023年“新三样”出口暴增有很大关系。随着我国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汽车制造业在各个汽车产业重点省市的用电量都呈大幅增长的态势。
各个省市区的用电量分布和其所辖城市的经济发展现况及产业布局有关,结合各个省市区的发电量情况来看,电力资源分布和发电量并不均衡,得益于特高压技术和建设完备的基础电力网络,大量的电力可以被安全地输送。
众多制造业大市、工业大市基本上不能在电力方面实现自主供应,需要外购电力,很多东南沿海地区城市都是“西电东送”工程的受益方。其实外购电力是很多大城市的常态,即便是在能源领域有一定资源底气的重庆也需要外购买电力,2023年重庆外购电量达382亿千瓦时,但已同比下跌了12%。
与电力的充足供应相比,电价是另一个多方关注的焦点。我国的电价在全球属于较低水平,仅有极少数资源天赋异禀的南美国家和欧洲国家电价比我国电价更便宜,甚至出现过负电价现象,但有其短暂的周期性。
电力指标特别是工业用电量是透视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现况的一个重要角度,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同样是用电重要领域,每一度电所创造的GDP并不能简单的换算出来,一些重点工业城市、产业大市年度用电量极高,而GDP排名并不高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但是,一些城市和地区的工业用电量、工业总产值大幅下降,规工增加值还能持续增长,GDP也继续飙升,则可能并非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