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梅贻琦之外,还有一位天津人,考入清华大学并当了九年校长

天娱往事 2024-12-04 10:31:14

清华大学历史上曾有两位天津人担任校长。一位是1931年至194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另一位是1994年至2003年担任校长的王大中。梅贻琦的故事大家比较熟悉,今天咱们讲讲王大中的故事。

王大中1935年3月生于河北昌黎,出生后不久,随父母来到天津,在天津上小学、中学。他自己也说:“我是喝着海河水长大的。”小学毕业,他想上南开中学,家里人帮他去报名,没想到那天下大雨,没去成。第二天报名就截止了,王大中只好上了木斋中学(河北区)。

王大中

1949年年初,王大中听说南开中学招收插班生,便又去报考。初中二年级下学期,他如愿转到南开就读,直到高中毕业。他说过:“我永远感激母校当年的教育。在南开中学,我不仅学到了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学校和老师的教导,使我选择了献身科技事业的道路,使得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作风在我头脑中扎下了根,还使我养成了热爱体育运动的习惯。这些都成了我大学学习和以后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动力。”

小时候王大中很爱动手,常在学校路边小摊上买些破旧电气零件,回家自己做电铃、电动机、半导体收音机。虽然失败很多,但慢慢锻炼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1953年,王大中考上了清华大学。1955年,清华大学成立工程物理系,从全校各系抽调品学兼优的学生组成这个系第一个班,王大中是其中之一。

王大中

在南开中学时,王大中喜欢踢足球、打棒球;进清华后,他参加了学校的棒球队和舞蹈队。青少年时期的文体活动给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8年,王大中大学毕业。当时清华大学校长蒋南翔决定建设一座2兆瓦的屏蔽试验反应堆,作为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基地。王大中等年轻师生留校参加了筹建工作,他们离开清华园,来到燕山脚下,扎帐篷,挖砾石,打地基,战胜重重艰难困苦,终于在1964年国庆前夕建成了屏蔽试验反应堆。

1981年,王大中到德国于利希核研究中心做访问学者,并获得了亚琛大学的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发明的“一种在严重事故下具有安全稳定性的球床核反应堆”获得德国专利,并分别在美、英、法、日、意等国的专利局进行了登记。

王大中

返回清华后,王大中带领一班人开始研发,并于1983年冬成功地完成了国内首次低温核供热试验。1985年,50岁的王大中担任清华核能所所长,挑起重担,进行科研攻关,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4年年初,王大中在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后,被任命为清华大学校长。

“跳起来摘果子”,是王大中从事科研工作时常说的一句富有哲理的话。他解释说:“伸手就摘得到的果子,早让人家摘走了;跳起来也摘不到的果子,只能烂在树上;跳起来摘得着,是一个适度的高标准,不断增高,达到一个高度,又瞄着新的高度。在我们制定工作目标时,往往应当如此。”

1994年4月,清华大学校庆83周年,王大中在清华大学校报《新清华》上发表题为《如何把清华带入21世纪》的文章:“到2011年我校建校100周年之际,争取把清华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

0 阅读:10

天娱往事

简介:打开记忆闸门,让昨日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