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共招待美军:前者上象牙筷赠银戒指,后者飨土豆烧肉炒鸡蛋

先利探险 2024-11-30 17:52:51

抗战爆发后,孤身抵御的中国,急需得到苏美英法的支持援助。国共两党都对美国援助中国抗日持欢迎态度。国民党代表的国民政府,对于抗战末期踏入中国协助抗日的美军官兵,更是给予了意想不到的超国民待遇。

国民党飨美军:做24道菜,上象牙筷,赠银戒指

1943年9月2日,美军中校彼得金从美国本土起飞,经南美洲,然后非洲,绕行大半个地球,到达印度,再经驼峰航线,于10月6日抵达中国的抗战大后方昆明,再于10月27日东赴桂林。

在桂林的3155步兵训练中心,长于轻小型武器的彼得金负责团营连排的进攻教学小组。他的上司包瑞德上校,就是后来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总指挥官。在桂林,彼得金呆到了第二年的7月5日。

美军军官的到来,受到驻地国民党军政长官超乎寻常的欢迎。先是张发奎在桂林以18道菜宴请这些美军军官,没过两天,罗卓英又宴请他们,这回国民党对待美军官兵更加客气,规格更高,光上的菜就达到了24道。

其实这些美军军官的位阶并不高,权势也不显赫,最高的就是准将,其他人多是校尉级中低级军官,而且多是技术官僚。但不知什么原因,国民党高层对他们的招待就是有种“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味道。

12月21日,桂林挨炸,6名国人死于日军飞机的轰炸之下。就在当晚,大概是为了给美军军官压惊,罗卓英又宴请驻桂美军军官,“他给了我们每人一双象牙雕饰的筷子”。仅仅过了三天,罗卓英又“给我们每人两个银戒指作为圣诞礼物。”

著名民主人士马寅初早就看不惯这种现象,不禁痛斥那些“上上等人”:“如今国难当头,人民大众为着抗战建国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浴血奋战,但是那些豪门权贵,却趁机大发国难财,前方吃紧,后方紧吃,前方流血抗战,后方和平满贯,真是丧尽天良、丧尽天良!”

即便黑云压城,那些受训于美军的国民党中低级军官,对学习军事技术也无所谓,不时躲在灌木丛中偷懒,两次测试全班覆没。彼得金说,当时城中散布着国民党军队不抗日的流言。而事实是,国民党军队学员的确斗志都不高。

面对扶不起的阿斗,蒋介石颇为倚重美军军官的作用。1944年2月17日,蒋介石宋美龄夫妇亲自在桂林罗春饭店宴飨美军军官,彼得金得到了宋美龄的亲笔签名。6月24日,日军前锋到达湖南零陵,逼近桂林,美军准备撤离。

7月5日,从桂林撤离经昆明抵达陪都重庆的彼得金接到包瑞德的指令,加入去往延安的迪克西使团,就是后来人们俗称的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从此,他对国共双方的印象有了一个感性直观的对比和认识。

毛泽东吃“三合饭”,而飨美军以土豆烧肉、炒鸡蛋、烤面包

1944年7月22日,经过与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董必武、王炳南等人接洽之后,包括总指挥包瑞德在内的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第一批9人受美国总统罗斯福指示和美军中国战区司令史迪威之命,从重庆起飞,前往延安。8月7日,彼得金等第二批人员起程。

美军驻延安观察组人员,包括海军、陆军通信兵、气象兵、医务兵、陆军航空兵等专业技术兵种和美国驻华使馆官员谢伟思等。观察组的使命有四:在华北建立一个气象网;与中共总部联络;处理战争情报;援救迫降在敌后的美国空军人员。

对于美军驻延安观察组到来的具体接待工作,据时任延安交际处处长金城回忆,时任军委秘书长杨尚昆指示,既要热情周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优待,但也要量力而行,不得铺张浪费,同时要尊重彼此风俗习惯。

8月8日,彼得金到达延安后的第一顿饭,延安方面招待的是土豆炖肉、炒鸡蛋、烤面包和米粥,彼得金说,“早饭很丰盛”,有时“他们给我们送来很多好吃的西瓜和点心”。为了照顾美军饮食,延安还特地为美军修建了一个宽敞的食堂。

既有当地土特产(都是延安军民自己动手、自给自足的食品),也有烤面包等西方人喜欢的食品。金城说,他们在大生产运动中创造了一个“足食园”,能够自制像样的西餐,如面包、果酱、牛奶、猪排、炸鸡蛋,为美军人员洗尘,“客人欢欣已极”,难以想象陕北的穷山沟里也有这样的手艺和创造。

其实,由于地处偏远,自然条件恶劣,加上国民党和日伪的封锁围堵,根据地条件非常艰苦。

陶铸夫人曾志亲眼所见,毛泽东在延安时经常吃的都是由小米、大米和土豆混合而成的“三合饭”。即便物资条件如此艰苦奋、自然环境如此恶劣,中共方面还是竭尽所能地为美军观察组人员提供较好、舒适的生活条件。

抗战末期,毛泽东指示“放手与美军合作”

美国向延安派驻美军观察组,是中共与美方的唯一官方交往,中共方面持热情欢迎和全力配合姿态。但中共表明态度,与美国的交往必须在政治上平等,用金城的话说,中央定调,“要维护国格、人格”,既要坦率正面解答,开诚布公交流,又要做到不卑不亢、有理有利有节。

毛泽东、朱德以及中央和边区党、政、军负责人对于美军观察组的到来给予极高的政治礼遇。

毛泽东首先在《解放日报》亲撰社论,亲切地称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为“战友们”,欢迎其真实的了解中国共产党团结抗战、实行民主政策和中共领导下的敌后抗战力量,把它们传达到美军统帅部,“并据以决定正确的政策”。

其次,毛泽东、朱德以及中央和边区党政军负责人多次分别接见或设宴招待美军观察组。在延安期间,毛泽东多次与谢伟思、彼得金等人长时间交流。延安还实行“夫人外交”,毛泽东夫人江青曾与彼得金一起跳舞。

据唐洲雁著《毛泽东的美国观》,早在此前一年,毛泽东就对与英美官方的接触十分重视,亲自过问中共与美国驻华使馆情报交换等重要工作,指示中共可以向其提供边区游击区民主建设和生产等情报,而从美方获取敌伪情况、彼此抗敌战况和宣传品等。

毛泽东朱德迎接美军驻延安观察组

珍珠港事变后,中共加强与英美驻华军政外交人员密切接触的举动,得到美国上下的积极回应,美国总统罗斯福最终接受驻华使馆官员戴维斯建议,通过史迪威向蒋介石提出,应允许美军立即向中国西北派出代表团。

美国政府的态度转变,毛泽东十分重视。他认为中共与美英官方建立直接关系的时机已经到来。1944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会议上提出,当前对英美方面的主要工作是宣传抗战,要求英、美派人常驻陕甘宁边区。

确知美军观察组即将来延的消息后,毛泽东专门召开会议,决定由他本人、朱德、周恩来、彭德怀、林彪、叶剑英等出面接待并与之谈判。后来陈毅、贺龙、聂荣臻等也与美军驻延安观察组成员进行了广泛、坦诚的接触与交流。

7月26日,毛泽东出席欢迎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第一批成员的晚宴,席间他与美国使馆驻华官员、“中国通”谢伟思交谈,提出“美国有否可能在延安建立一个领事馆”的问题。

8月18日,根据毛泽东的意见,中共中央首次明确指出要将争取与美国建立友好合作关系的任务,当做当前外交工作的中心。后来毛泽东更是提出“放手与美军合作,处处表示诚恳欢迎”,这是“我党既定方针”。

为了配合美军观察组的考察,让其对中共领导的后方抗日根据地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中共几乎开放了延安所有的机构设施和活动,让美军参观。美军发现经过359旅的开垦,“南泥湾的百姓不仅能够丰衣足食,还给边区政府贡献粮食”。

种粮、养猪、喂牛羊,还种棉花薅羊毛,抗日军民自己纺线、织布、制作军服。此外这里还有榨油厂、造纸厂、鞋厂和被服厂。被服厂居然还有13台美国产的胜家牌缝纫机,还有一条生产线。

考察八路军的军事能力,是美军观察组的重要职责。

在一个机械厂,彼得金看到八路军采用极其原始的工具,却能每月生产50门迫击炮和10万发步枪子弹。而原料,就是几十吨用来提炼锌的中国硬币!美军观察组现场观摩了八路军缴获的日军武器展和军事技能演练,还会见了在延安的日军战俘。

延安抗日根据地军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其忠诚、坚毅的信仰品质和团结、民主的气象氛围,让彼得金等美军观察组人员不由得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刮目相看,“我发现延安的人和牲畜都比中国南方的要健康、强壮。”

开放美军考察根据地,让其明白中共是真抗日真民主

为了配合美军观察组的考察,毛泽东还给各根据地、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下发了一系列指示,要求他们配合美军观察组。毛泽东甚至要求山东、江苏的八路军新四军军部尽可能搜集日本海军在青岛、烟台、连云港常泊舰数目及类型,每日进出军舰等数目,以及连云港是否已设为潜艇基地等情报,供给美军,以配合未来美军有可能的在华登陆作战。

随后美军观察组派出人员,分赴晋察冀等敌后抗日根据地深入参观考察。

彼得金一行受命前往晋察冀根据地进行考察。沿途他们发现学校书声朗朗,兵民一心,老百姓四人一组用担架护送受伤的抗日战士。在晋绥根据地,彼得金一行受到120师吕正操将军的热烈欢迎。

彼得金发现,这里的人民对日伪军十分警惕,对他们实行坚壁清野,所有粮食、家具、门板都要隐藏并掩埋,每个路口都有哨兵检查路条。战士民众演抗日剧,没有电灯,就在一个油碗里点燃四根蜡烛照明,化装没有雪花膏,就用猪油涂在脸上。

行将穿越同蒲线时,毛泽东朱德特电吕正操注意保护美军人员安全。吕正操开始派了一个100多人的警卫连进行护送,还给彼得金等人各发了一把卡宾枪。穿过同蒲路的时候,护送他们的战士最多达到了四个连500多人。

彼得金一行到达晋察冀根据地总部时,八路军以面包、蜂蜜、煎鸡蛋、土豆泥、大米粥和粉蒸肉款待他们。彼得金一行还见到了被游击队营救的美军B-29轰炸机7名机组人员。还在延安的时候,彼得金就见到了被营救的另一些美军飞行员。

在这里,彼得金一行了解到晋察冀根据地的大致情况,抗日军民还向美军介绍了游击队的组织结构、装备和战术,示范了游击战中如何布置地雷、手榴弹和诡雷陷阱。

当地抗日政府给他们每人发了500元地方钞票。这里的抗日官兵伙食和服装都免费,八路军从士兵到师长,每人每月都有2到6元的津贴,连长营长和团长师长的津贴只相差1元,官兵平等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地十分注重经济民生建设。这里设有集市和合作社商店,里面花生、鸭梨和柿子等农产品与棉毛袜、香皂、圆珠笔、羊毛衫等日用工业品和手工业品应有尽有。

这里还设有工业部,设备简陋,却能生产硝酸、硫酸、酒精、醚、炸药、雷酸银等制作地雷和手榴弹用的原料。根据地善待这些生产武器原料、制作武器装备的“土专家”,对他们每月包吃包住,还提供每月200--800元的高工资。

根据地优待医护人员和医学院学生等“知识分子”,每个人都有用武之地。护士的待遇是每月津贴4元,相当于连长;护士长和实(见)习医生的津贴则相当于师团长的六七倍,医生教授的津贴则高达每月60--210元钱。

由于根据地长年遭受围堵封锁,医院缺医少药,他们就用石磨等简陋的设备生产含有呛鼻的大蒜制成的药。一个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矢志抗日的抗日根据地形象屹立在彼得金等美军人员面前。

八路军护送到抗日根据考察的美军观察人员

彼得金一行惊奇地发现,根据地抗日的战士都非常年轻且勇敢善战,其中警卫连一名18岁战士,在一次伏击战中用刺刀刺死了3个日本兵。在这里他们参观了13团缴获的日伪武装的武器,还被赠送了日本军刀、日本国旗等战利品。

全民皆兵,兵民一体。彼得金一行在晋察冀根据地所见所闻,表明中共及其领导下的军民是真抗日,艰苦卓绝的抗日。

在晋察冀根据地,抗日军民还毫无保留地带彼得金一行参观了他们首创发明的地道,这条地道长10里,向3个方向延伸,有13个秘密入口,或设在猪圈里,或设在地面上、大树下,或设在谷仓里、碾子下。

这些地道由150个人每周至少抽一天时间,持续6个月挖成。先纵向向下挖一个三四米深的井,然后在井下横向挖掘,此地道挖成后,再在另外一个地方依同样的方式进行,地道挖好之后,上面再盖上土和秸秆等物,避免被发现。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形成密布地下、互相连通、且能防毒,让日伪军防不胜防的地道网。

在此过程中,当地抗日军民还让彼得金猜猜其中的一个地道的入口在哪。他仔细转遍了3个院子,楞是没有找到入口。后来才知道其中一个入口藏在一个院子的谷仓里,而另一个入口则躲在一个大石辗子下,必须推开笨重的石辗才能钻进去。

多么巧妙、隐蔽的设计,抗日军民的智慧,让彼得金大开眼界。

抗日根据地也十分注重民主建设。英模大会,劳动能手和英勇的战斗人员都被选为英雄,600多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参会,他们中有8%的女性,有年轻姑娘,也有裹小脚的老妇。大会选出的16名主席中,就有两个小脚女人,其中一位还抽烟草。

中共及其领导下的根据地军民真抗战,真民主,真团结。从晋察冀返回延安之后,彼得金将他此行考察的所见所闻,客观公正地写成了几份报告,发给重庆。

在返回延安之前的圣诞日,彼得金一行收到中共高层和耿飚等人赠送的圣诞礼物,其中最有深意的是日军手枪、日本军旗、日军大衣。作为回报,回到重庆之后,彼得金在宋庆龄等人的大力支持下,组织并护送电缆、军粮、汽油等一批军用物资和医护人员到延安。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