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一向自视为为欧洲大陆的“势力平衡者”,帮助弱势一方对抗强势一方,但是这种“平衡策略”在碰到德国时严重失算了。
一战后的德国几乎被协约国扒得干干净净,不仅丢失了全部的海外殖民地,军事实力也从大象变成笼子里的鸡仔,隔壁的法国狮子大开口索要200亿金马克 ,就差没把德国吞了。
德国百姓苦啊!不仅勒紧裤腰带还债,又碰到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街市上的一个面包都卖到了50万马克。
为了预防法国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做大,英国开始在各种国际场合有意维护德国的利益,不仅反对法国对德国的过分诉求,同时提供大量的金融贷款帮助德国偿还债务。
纳粹党上台之后,德国开始重新大规模武装自己,英国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策略。等到德国的实力成型,对外开始表现出强烈的利益诉求。
1937年3月,张伯伦在出任首相前不久给美国财政部的信中写到:“德国决心使它自己强大得没有人敢于抗拒它所提出的要求,无论是对欧洲还是对殖民地的领土要求。”
此时的张伯伦已经意识到,德国绝不会满足一战后对其的安排,势必重新整顿军备,再度成为一个野心勃勃的超级大国。
尽管知道德国的野心,张伯伦想到的不是冒“直接开战”的风险,全力抑制德国的崛起。而是容许德国获得与其实力相匹配的利益,这样才能保证欧洲及自己不会被拖入下一场世界大战。
每一次欧洲大战都避免不了波及英国,而英国民众还没有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影中走出来。
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忽悠下,英国不仅容忍了德国和意大利的侵略行为,也一步步出卖了自己的欧洲盟友。
为了达到避战的目的,张伯伦政府认为,有必要通过和平谈判全面解决欧洲问题。
这成为张伯伦政府对外政策的核心,其主要内容包括:承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划分的欧洲边界的不合理,满足希特勒“统一德意志民族”的要求,以求得欧洲政治问题的解决;在欧洲“政治解决”达成协议的情况下,“对德国提供经济上的援助”,允许德国开发其出口潜力,从而在经济上消除德国对外扩张的理由。
基于上述设想,张伯伦上台后,开展了一系列相关的绥靖外交活动。
首先,在外交上加强与德国的联系。张伯伦一上台就邀请德国外长牛赖特访英,并于1937年11月派遣哈利法克斯出访德国,目的是对德国放风、摸底,“找到一项解决分歧的方案”,达到“一个总的解决,那时,合理的抱怨可能消除,猜疑可能被束之高阁,信任可能重新恢复”。
访问结束后,张伯伦称,会谈充满相互信任,进一步加强了相互了解的愿望。
为了实现对德绥靖的目标,也需要绥靖意大利。
1938年年初,他建议与意大利会谈,解决两国间的所有争论,并且不顾外交大臣艾登的反对,于4月16日缔结了《英意协定》,确认并划定两国在整个地中海和中东的权益,承认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占领, 以此换取墨索里尼在“总解决”中的默契与回报。
张伯伦深感,要实现欧洲问题的全面解决,单靠英国是不行的。鉴于法国在欧洲格局中的重要地位,张伯伦于1937年11月访问法国,对其施加外交压力,要求法国与其协调行动。这对此时已将同英国保持一致作为外交基点的法国在绥靖道路上越走越远起了很大作用。
为了与希特勒达成欧洲问题的全面解决,张伯伦不惜以牺牲中小国家为代价,只要希特勒同意“按和平演进方式实现变更”,就满足其侵略扩张的要求。正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张伯伦在绥靖道路上越走越远。
1938年3月,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张伯伦认为这是“不可能避免的”。
接着,希特勒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苏德台区。张伯伦将此看做是通向欧洲问题总解决的可能入口。
当捷克危机加剧时,张伯伦乘飞机三赴德国与希特勒谈判,并一再做出让步,最后上演了慕尼黑丑剧,把英国的绥靖主义推到了顶峰。
在20世纪30年代,英国的绥靖活动还表现在对西班牙的态度上。 西班牙内战爆发,英、法两国政府实行不干涉政策。而德国和意大利法西斯则对西班牙共和国进行公开的武装干涉,不仅给西班牙叛军送去大批金钱和武器弹药,派军舰封锁西班牙海岸,而且派出几十万正规部队,直接侵入西班牙,使地中海的局势顿时紧张起来。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结束地中海危险的状态,英国和意大利两国政府于1937年1月签订了《英意地中海协定》。协定双方保证维持地中海的现状,相互尊重对方在地中海的利益和权利,并共同维护西班牙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是,这个协定的缔结对地中海的局势没有产生什么具体影响,对意大利的侵略扩张和对西班牙的武装干涉也没有起到任何限制作用。
在英国下院里“叛国”、“耻辱”的呼声中,英国首相张伯伦1939年2 月27日宣布承认西班牙的佛朗哥政权。法国总统勒布伦也采取了类似的步骤,但他却得到法国内阁成员的一致支持。
原本以为满足了德国正常的利益诉求,维持欧洲的均势,既能够避免战争的发生,又能够使英国继续控制欧洲的局势。令人没想到的是,英国不断地妥协极大地拓展了德国的野心,谁也没想到希特勒的目标可以大到统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