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段短视频。
一位妻子正向自己的丈夫打电话哭诉。
“我觉得好累啊,好压抑。”
说着,眼泪就刷刷掉了下来,声音听着让人格外心疼。
丈夫呢,则在电话那头温柔询问道:
“你为什么会压抑呢?你跟我说说。”
“要不带你回家玩几天?”
呢喃了一会儿,妻子终于说出了原因:
“钱,钱没赚到,小孩,小孩又没有顾上。”
丈夫听后,开启了“安慰模式”:
“我们已经比其他家庭好了,你不要想不开,我不想失去你,等下回去抱抱你。”
评论区,大家纷纷为这对夫妻点赞:
妻子能意识到自己的“不足”,难受了也愿意主动倾诉;
丈夫听到后,不会嫌弃妻子作,还会认真开导。
同时,也激发了另外一些人的“吐槽”:
“照顾小孩,心情很压抑时,老公却总是说我发神经、没事找事。”
“为什么我赚钱那么辛苦,妻子还不理解我,怪我不陪她呢?
你看,明明夫妻双方都很辛苦,都很需要对方的关注和支持。
却硬生生把自己武装成了“刺猬”。
难过委屈时,宁愿独自吞下情绪,也不愿和对方说一说;
好不容易多聊几句,到了嘴边又全是伤人的话。
不知道你有没有观察过,婚姻幸福的人都有一个特点:
很会“聊天”。
举个例子,假如有两对夫妻,我们暂且把他们称作A组和B组。
两对夫妻互为邻居,孩子也在同一个班级,成绩相当。
这天放了学,他们的孩子回到各自家中,都拿着一张考砸了的成绩单。
A组夫妻看到后,开始互相商量“要不要给孩子报个补习班”。
在简单地聊了聊费用和老师后,对话就匆匆结束了。
反观B组夫妻呢,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场景:
妻子拿到孩子的成绩单后,心情有些失望。
丈夫看到了,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坐到妻子身边,询问道:
“怎么啦?脸色那么难看,孩子又惹你不高兴了?”
妻子说道:“是啊,成绩又下降了,我心里有些烦。”
丈夫回应:“别太着急,估计是我们最近太忙了,学习上没给孩子抓好。回头我多花点时间,肯定会好起来的。走吧,今天晚上就别做饭了,我们带孩子出去吃。”
妻子听后,明显开心了一些。
发现了吗?
同样的情景,两对夫妻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对话方式。
A组夫妻,乍一看就事论事,简单高效,可总觉得少了点“温情”。
B组夫妻,看似多了很多“废话”,但明显听着更舒服。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是因为,在B组的对话中,夫妻间有了更多的“自我暴露”。
其实多留意一下,你就会发现,很多大众眼里的“模范夫妻”,也是如此。
除了那些有“目的”的对话,他们更多地还会交流下面这些事:
可能是一件内心深处的故事,或是从前难以启齿的过往;
可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比如中午在公司吃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有趣的短视频,下班的路上拍下的晚霞;
亦或是心里对对方的一些感觉,比如感动、惊喜、委屈、失望等。
这些东西,都被大方地放在台面上,认认真真地讨论着。
当我们能向对方坦然地说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时,这就是“自我暴露”。
《亲密关系》一书中就曾提到:
“如果两个人,不共同拥有一些相对秘密的私人信息,他们的关系就谈不上亲密。”
也有研究表明:
在婚姻中感到幸福的伴侣,他们“自我暴露”的频率相对会更高。
而且随着关系发展,他们的胆固醇水平、心率和血压也会随之下降。
可见,正是这些很少对外人说起的内心世界,成为了亲密关系最强有力的粘合剂。
你有被伴侣误解的经历吗?
曾听过这样一个案例。
一天,辛苦工作的丈夫下班后,给妻子看了这个月的薪水,很微薄:
“今年大环境不好,这个月只赚到了这点钱。”
妻子当下就有点不开心,叹了口气说:
“哎,现在什么地方都要钱,每个月得还房贷车贷,两个小孩也要读书。”
丈夫听后,当下就觉得被妻子小瞧了。
心里又委屈,又丢人。
可他并没有“发泄”出来,而是留到了饭桌上。
一会儿说妻子饭菜不好吃,一会儿指责妻子小孩没带好。
一转身,又指着家里凌乱的角落,说妻子没打理好家务。
妻子被惹恼了,回击了起来。
没一会儿,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就都被挖了出来,尽是埋怨和责备。
其实跳出来,作为旁观者的我们,很容易就能看清他们背后的意思:
丈夫一开始展示自己的薪水,是在表达自己的难处,希望获得妻子理解;
而妻子则是在表达自己的“焦虑”,却也同样没有得到丈夫的正确解读。
他们都有着自己的那份需求和委屈,也都希望能得到伴侣的理解。
可在“自我暴露”时,却采取了大多数夫妻都会用的方式:
指责另一半。
刘擎老师曾说:
所有深刻的关系,都需要一种坦诚和袒露。
这可能会造成不愉快的结局,但是没有这样的冒险,你也不可能获得丰厚的友情和亲密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在“自我暴露”时,是需要冒一定风险的。
而这种风险,其实就是被误解和否定。
丈夫因为担心妻子瞧不起自己,所以把内心的情绪隐而不发,却转而把矛头转嫁到妻子身上;
妻子明明很焦虑,却把焦虑的原因表达为“丈夫没赚够钱”。
出于自我保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会选择把矛头指向别人。
因为指责别人,远比剖析自己来得更快、更容易、更能规避风险。
可放弃剖析自己,也失去了表达真实自我的机会。
而这,正是导致我们“无效沟通”的原因之一。
有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感叹:
天啊,亲密关系也太难了吧!
其实并不是。
你想想看,刺猬蜷起来露出满身的刺,只是它“自我保护”的本能而已。
同样地,过度防御,只不过是你坚硬的外壳罢了。
它不是导致关系紧张的“结果”,而是你从前没被好好对待的“原因”。
如果现在的你,还不习惯相信别人,不习惯自我暴露,也请不要责备自己。
“自我暴露”和“相信对方”都是需要练习的。
请相信:意识到,就是改变开始的第一步。
张晋和蔡少芬,一直为人称羡。
抛开荧幕上他们恩爱和谐的画面,张晋说过的一段话,至今令我印象深刻:
“关系中所谓的忍耐并不是真实的自己。
我如果不喜欢她做某些事情,我会告诉她,不是骂她,而是尽量表达真实的自己,避免后续积怨,那她就会在这方面留意;
当她有什么感受时,她也会告诉我,我也会去留意。”
你看,感情并不总是美好甜蜜的。
我们难免会发生误解和争吵。
而当你有了负面情绪时,恰恰说明了,当下的你感到很不舒服。
这时,我们要做的:
首先,是在争吵中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诉求;
同时,接住对方抛来的情绪,看清楚她真正想表达的,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
然后,一起讨论,做出相应的行为调整。
如果单纯为了避开矛盾和冲突,而不去表达,我们确实可以获得暂时的风平浪静,可也错失了一次次了解彼此的机会。
除此之外,十点君还整理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希望可以帮助到身处困惑中的你。
我们先来设想一个情境:
某天,你下了班回到家,看到洗碗池里堆了很多碗筷没洗,而另一半正躺在沙发上刷手机。
此刻,你会有什么反应?
(1)作为表达者:学会精准表述
你咋总是把家里弄得乱糟糟的!
你天天和甩手掌柜似的,能不能帮我带带孩子?
这样的话,我们多多少少都说过或听过吧?
但其实,这样的表述充满了指责和对抗,并不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们可以试着改进两个地方。
第一,避免使用“总是”“每次”这样的词语,而是就当下具体的事件去讨论。
第二,多使用“第一人称”去表达自己的心情。
比如,“看到家里碗筷堆了那么多,我觉得有点乱”。
通过具体的情境描述,再合理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样听起来就会舒服很多。
当然,作为另一半,我们同样也可以给出更好的回复。
(2)作为倾听方:学会复述
不就几个碗吗?什么时候洗不一样啊?
面对伴侣的负面情绪,很多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抵触,是生气的。
这样就会把“争吵”带歪。
我们可以试着用复述的方式,来帮助对方解读情绪。
比如,当妻子吐槽家里乱糟糟时,你可以重复她的话:
“你是说,我们的洗碗池看起来很乱,让你觉得很烦,对吗?”
“是啊,你看都这碗堆了那么久,我上班都那么累了,回来看了就更心烦了。”
可不要小看这一步,这样做,可以让自己脱口而出的指责先“缓一缓”。
还可以进一步鼓励伴侣,去说出内心的真正感受。
(3)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同情和关心
如果你想要进一步消解伴侣心里的不满,还可以再多做一些。
比如,妻子这时候把包一扔,瘫坐在沙发上,开始埋怨“等下又要洗碗了。”
你可以走上前去,把手搭在妻子肩上,或者抱一抱她。
“我这就去洗,你辛苦一天了,先坐着休息一会儿吧,晚饭交给我来做。”
通过语言和动作,让妻子更清楚感受到你的理解和安抚。
很多时候,不是我们不想沟通,而是我们不知道如何沟通。
只要我们学会用正确的方式表达,那么我们每次的自我暴露,都不再是冒险,而是靠近彼此的机会。
在电影《刺猬的优雅》中,有这样一个“古怪”的老太婆勒妮。
她在一个高档公寓里,做了27年的门房。
人前,她总是外形邋遢、弯腰驼背,举止也很粗鲁暴躁。
人后,她却是位阅读量惊人,精神世界极其丰富的女士。
这么做,不仅为了符合大家印象中门房的形象,也是因为内心深处的自卑。
于是,她彻彻底底地把自己伪装成一只敏感的“刺猬”。
以此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一天,公寓来了一位新邻居小津格朗。
善于观察的小津格朗,很快发现了勒妮的不同寻常。
他开始频繁邀请勒妮一起观影、吃饭,也常常在话语中鼓励、肯定勒妮。
勒妮感到自己深深地被“看见”了,慢慢变得自信起来,学着打扮自己、接纳自己。
随着交往变多,两人也对彼此有了感情。
但就在勒妮决定勇敢走向小津格朗时,却不幸迎来了一场车祸。
讲这个故事,并不是想展示人生无常。
而是想告诉大家:
在遇见小津格朗之前,勒妮从未真正体会过被“看见”的力量。
比起那个满身是刺的勒妮,卸下伪装的她,其实更加幸福。
最深的爱,是被看见,被理解。
而“被看见”的前提,正是不断的“自我暴露”。
你的伴侣真正喜欢什么?
TA经历过,或正在经历什么?
你们彼此内心的脆弱都有哪些?
TA介意什么,又害怕什么?
……
当我们褪下尖锐的刺,互相拥抱,才能感受到彼此最柔软的部分。
你接得住我崩溃时的情绪,我也懂你无法声张的隐秘。
这样,关系才会越来越亲密。
最后,一定别忘记:
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
如果在此之前,你们没能好好地表达,不妨从这之后,试着开始“自我暴露”。
因为,重要的不是我们目前的现状,而是我们正准备如何。
相信看完这篇文章的你,正准备好好去爱,用正确的方式。
你有什么想对伴侣“自我暴露”的吗?欢迎写在留言区,也欢迎把文章分享出去。
点个【关注】,愿你始终“被看见”,永远有人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