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赖昌星为扩大势力求见朱镕基,朱镕基大怒:你先补缴10亿税款

帝哥说史 2025-02-20 14:15:39

1998年深秋的厦门,海风裹挟着咸腥味掠过鼓浪屿。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站在轮渡甲板上,目光扫过码头密集的集装箱货轮,突然他对随行人员说:“去海关走一圈。”这个看似寻常的安排,拉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经济犯罪案件的侦破序幕。

1994年,赖昌星以港商身份回到福建,注册成立厦门远华集团,他表面上投资建设远华国际中心、星级酒店,暗地里却通过“假转口、伪报品名”等手段疯狂走私。从1996年到1999年,远华集团走私成品油450多万吨,是同期厦门正常报关量的两倍;香烟走私量达163万箱,案值超530亿元,偷逃税款300亿元。

赖昌星

更令人震惊的是,赖昌星构建了庞大的腐败网络——160多名厦门海关人员被拉下水,占当时海关总人数的13%。20多名厅级以上干部充当赖昌星的“保护伞”,其中甚至包括公安部原副部长李纪周。

赖昌星的“五子战术”令人触目惊心:以钱开路、以房安家、以色固宠、以子布局、以死要挟。他耗资7000万元修建“红楼”,专门用于拉拢腐蚀官员。厦门海关关长杨前线在红楼里收受的礼品堆积如山,甚至将妻子安排进远华集团吃空饷。后来当专案组搜查杨前线家时,发现其保险柜里藏有赖昌星赠送的18公斤黄金。

1998年春节,朱镕基在厦门参加团拜活动时,赖昌星为扩大势力,托人传话想求见他。朱镕基得知后怒不可遏:“让赖昌星先补缴10个亿税款再说!”

朱镕基

1999年初,远华走私案逐渐浮出水面。多名知情人开始向有关部门举报赖昌星的走私行为,这引起了中央高层的高度重视。4月20日,在朱镕基的批准下,中纪委成立了“4·20专案组”,全面调查厦门远华走私案。朱镕基还撂下狠话:“我准备了100口棺材,99口装贪官,一口留给我自己!”

1999年8月10日晚,专案组联合厦门市公安局,出动200余名警力,准备对赖昌星实施抓捕。然而行动开始前,赖昌星已经接到消息,提前逃离了厦门,前往香港。朱镕基得知这一消息后拍案而起:“厦门海关连走私分子都能放走,要你们何用?”

但专案组迅速锁定并逮捕了泄密者——福建省公安厅副厅长庄如顺,这位曾经的禁毒英雄最终因受贿300万元被判死缓。

庄如顺

远华案涉及官员层级之高、范围之广,震动全国。专案组在办案中发现,赖昌星不仅腐蚀地方官员,还试图攀附中央高层,他通过香港商人向某位领导亲属行贿2000万元,但对方将钱原封不动退回了。

朱镕基决定顶住巨大压力,坚持“一查到底”,江泽民也明确表示支持:“国家是你的后盾!”在中央的支持下,专案组历时多年,终于在2011年11月18日将赖昌星遣返回国。2012年5月18日,厦门中院作出判决,赖昌星犯走私普通货物罪、行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朱镕基得知判决结果后感叹:“虽迟但到,大快人心!”

此案共追回赃款赃物价值352亿元,106名涉案人员被判处死刑,其中省部级干部3人、厅局级干部26人。

赖昌星被抓捕回国

赖昌星在狱中曾感慨:“如果‘二哥’(李纪周)没出事,谁也动不了我!”这位曾经的公安部副部长最终因受贿810万元、徇私枉法罪被判死缓。案件查处后,厦门官场经历“地震式”整顿,300多名涉案人员被追责,海关系统全面重建。

朱镕基铁腕反腐的魄力至今仍被传颂,他在国务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说:“不管涉及谁,都要一查到底,决不姑息。”这种“零容忍”的态度,不仅打掉了赖昌星的走私帝国,更推动了国家反腐制度的完善。2003年,《海关法》被重新修订,明确要求建立海关缉私警察队伍;2005年,《刑法》修正案将走私罪列为洗钱罪的上游犯罪。

如今在厦门海关的廉政教育基地,赖昌星使用过的走私船只和“红楼”模型被永久陈列,每当有新关员入职,都会在这里聆听这段历史。正如朱镕基在案件总结会上所说:“今天的中国,不是任何人的后花园,更不是走私者的天堂!”

69 阅读:26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