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桶,又称囤窠,是过去乌镇一带十分流行的育儿用具。小孩子会站立后,当地人常把他放在这个桶中,孩子不会跌倒,大人在一边干活可以随时照顾。冬天,桶的下边还可以放个暖炉,宝贝在桶里暖暖的,又十分安全。

一代接着一代,一个小小的立桶,不知道养育了多少代人。
383号卖船头粽,这名字一听就很有意思。
船头粽,就是乌镇粽子,具有极其浓厚的地方特色。该粽比嘉兴粽子消瘦,比湖州粽子肥胖,头翹尾平、形态如船,被民问誉为“船头粽”,寓意“财头粽”或“彩头粽”。



其实,船头粽真正的来源是为了让粽叶充分利用,同时在煮粽时不至于互相粘合形成夹生,故而包裹成四角外翘、头宽身瘦这样的船体形态。
费家厅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875-1908)。
费氏老宅面阔三间,临街为店面楼房,二进为正厅,三进四进为内宅。后有厨房、下房,西侧单独建有备弄。
费氏亦绅亦商,民国时开有酱园和蜡烛店,民国十八年(1929)西栅火灾,店面被毁,族人贵桢(字斡卿)重建时改成临街石库门,门内两侧厢楼,中留天井,上盖玻璃顶棚,成为乌镇上独一无二的店堂格局。
1929年出租给西乡归姓商人开设恒益堂中药铺。2004年全面修缮。
仁济桥(栅桥)是一座半圆单拱石桥。长22.6米,净跨8.5米,宽2.8米,通航高程7.92米,河底高程1.67米。因旧时桥下有水栅,故又名栅桥。与西高桥相接形如曲尺,共称"桥里桥"。



仁济桥始建年代不详,明正德年间改建,清雍正年间重建,咸丰时毁于兵燹(读作xiǎn),同治年间复建。
白莲塔原称金莲塔、西宝塔,建于宋代崇宁年间,吴元年(1363)兵毁。明嘉靖、万历、崇祯年间三次重修。康熙四十二年(1703)塔身倾斜,乾隆年间又修,同治七年(1868)倾颓,于二零零五年乙酉年重建西栅。
登白莲塔,可鸟瞰整个西栅历史街区,更是观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运河——京杭大运河的极佳之处。




京杭大运河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中乌镇水域属于湖州与嘉兴交界之处。
登上白莲塔,但见运河之水自西(湖州)而来,蜿蜒东去(嘉兴);烟波浩渺、百舸争流,令人神清气爽。
乌镇的景物很多,怎么看都看不够;乌镇的故事也很多,怎么讲都讲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