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文章:讲到普通当事人在案件准备时需要注意的事,粉丝朋友们读后咨询了很多问题。对于事实清晰的借贷类案件,一般而言胜诉是没问题的(但结果往往是“赢了官司赔了钱”,在前篇文章有讲解:)。那对于其它类的经济案件,需要注意什么呢,在此给大家讲解一下:
一个诉讼案子(这里指民事和行政案件,不是指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另一套逻辑)能否胜诉,通过与法官的接触中就能预判出来。比如:如果法官庭后多次让你提交材料,则你胜诉率就会直线上升。(注意:多次指的是至少3次,并且让你提交的材料不是程序材料)。
为什么出现这种情况,胜诉率会高呢?因为开完庭后,大多数情况下,法官是不会和当事人主动去联系的。法官庭后让双方都多次提交材料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非常低。如果法官准备裁判某方输,那更是不会让这方庭后补交材料的,否则就是多此一举,还给法官自己增加风险。
那么法官如果庭后联系某方让其补交材料,而且是多次,原因就是法官需要用这些材料来辅助裁判这方赢。也即:法官需要看这些材料,强化其内心裁判确认、找到更多裁判这方赢的理由(或依据)。所以,如果法官多次让你提供相关材料,意味着你的胜诉率会很高。
与之相反的一种情况则是:你是原告,法官和你说法院很重视这个案件(可能是在开庭前没多久,可能是在开庭时,也可能是在开庭后),对你说:法院很重视你的这个案子,法院也想解决这个事情,知道你的这种情况,开会研究这个案子等。总之就是以上这种话,突出在法院知道你这个事,没有不管。
只强调重视,却并没要补充提供什么材料(或其它事项)。那么,你的案件的胜诉率会直线下降(尤其是,如果案件涉及到房产、钱财或者还有其他人有类似案件但没起诉的且法院得知,那你的胜诉可能性很低了),这点和很多当事人想的不一样,很多当事人认为这种情况说明法院更站在自己这边。
还有就是,如果法官在庭外和你长时间聊事实(聊事实,而不是聊其它),你要注意了,因为这对你不是个好信号。这种聊是法官以问为主,当事人以答为主的形式,看起来法官像是站着你这边,实际上基本没好事,特别是如果你再长时间说个没完。
如果作为当事人,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把握住两大原则:1、长话短说,少说为妙;2、少说为妙,但不能一句话也不说啊,那你的回答内容就紧扣核心,别说涉及案外事实,只说案件本身。
当事人不要认为一个法官和你经常接触,则你一定更可能赢,这种事不是你想得这么简单。切记:无论是在庭外还是庭内,少说话,假话不说,真话选着说。至少,你在回答法官询问时,不要产生对己不利的效果。(这里讲的经常接触,是指非朋友关系的经常接触,不是指朋友间。比如,我和法官朋友们没事时经常聊天“侃大山”, 这种朋友间的经常接触聊天是另一回事)。
如果你掌握不住“语言艺术”,面对法官询问,不知道哪些该说,哪些不该说。我教你一句比较有效的“万能”回答句式:“我不清楚”。 “我不清楚”这句话,意思的融合感更强(包容性强、可塑性强,类似于橡皮泥,有回旋余地),而且可以终结话题。
面对法官的询问时,这四个字就是你回答某些问题的最好回答(当然,前提是你确实不太“清楚”)。(其实,在人际交往中,对于某些事情或问题,这也是一句比较有效的“万能”回答句式)。今天就先给大家讲解这些吧,更多内容后续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