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景帝二年,晁错恨透了昔日那些被分封的诸侯。决定给这些目无君主的诸侯们一点颜色瞧瞧,当即写了一份《削藩策》,这篇文章里列举出各路诸侯的各种过错。诸侯隔三差五装病不来朝拜皇帝,吴王还公然挑战汉朝法律,私自炼铜铸钱,煮水贩盐。
诸侯们这种目无君主的行为,理应杀头。如果再不削藩,日后定会兴兵作乱,后患无穷。
晁错则说:“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意思是说,吴王都已经摆明了和朝廷对抗,起兵谋反只是迟早的事情,早点削他,他的危害还小一点,晚一点削他,等他发育起来,朝廷拿他更没有办法。在晁错的一再坚持下,汉景帝终于下达了“削藩令”。
01当年,刘邦建立汉朝,在除掉韩信等异姓王期间,将姓刘的几个兄弟分别进行分封。在刘邦看来,这些人都是刘家的人,身体里流着同样的血,自然比外人靠得住。
然而,事实却狠狠打了刘邦的脸。因为即便是自己人,势力大了,同样会谋反。刘邦对自家人的分封,属于同姓王。一开始,这些同姓王不到10个,但到了汉文帝时期,同姓王已经多达20多个。这些诸侯王手中的封地全都加起来,土地超过汉朝一大半的土地。
汉文帝时期,各方诸侯就已经不把皇帝放在眼中。汉景帝继位后,资格老的一些诸侯只把汉景帝当做一个后生晚辈看待,更加肆无忌惮。在晁错提出削藩的计划时,窦婴跳出来第一个反对,因为窦婴觉得眼下削藩对大汉非常不利。其实窦婴的考虑要比晁错更胜一筹,因为汉景帝这才刚刚继位,就干这件大事,风险实在太大。
“削藩令”下达后,汉景帝和晁错立马就把目光瞄准那些比较弱小的诸侯国,楚王刘戊是西汉第三代楚王,也是汉景帝的堂兄弟。但他实力稍微弱小一些,因此被汉景帝和晁错当做第一个目标。当楚王朝拜汉景帝的时候,晁错趁机揭发楚王在服丧期间作风不良的事情,汉景帝则顺势夺走了楚王的封地。
紧接着又收回了赵国的几个县城,将这些县城的统治权全都纳入汉朝管辖。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况且这些诸侯王,每一个都不是善茬,自身全都有污点,此刻被汉景帝针对,想找他们麻烦是一找一个准。在削了楚王和赵王后,胶西王因为私自售卖官职,也被汉景帝顺势削了他的封地。
02吴王刘濞作为刘邦的侄子,势力非常大,而且他打仗非常厉害。在辈分上,汉景帝还得叫他一声叔叔,所以汉景帝一直不敢对他下手。刘濞看到汉景帝陆续削弱藩王权力,屁股上的椅子坐的也不怎么舒服。刚好楚王、赵王、胶西王对汉景帝的削藩做法非常不满,当即就找到老大刘濞,请他出手一起攻打汉景帝。
刘濞其实对汉景帝刘启最不满意。早在汉景帝年幼之时,刘濞的儿子刘贤去皇宫找刘启玩,哥俩一起下棋,刘贤可能是棋品比较差,在下棋时与身为皇太子的刘启发生争执。
刘启很生气,举起棋盘这么一砸,刘贤顿时一命呜呼。当时,汉文帝也没想到两个小孩子下棋,竟会惹来命案,况且大家都是刘家人。汉文帝便让人把刘贤的尸体送往吴国。刘濞直接拒收,把刘贤的尸体重新拉回长安。
对着长安大骂说:“天下都是刘家人的,你们皇家姓刘,难道我吴王不姓刘了吗?吾儿刘贤也是高祖的子孙,死了自然也可以埋到长安,何必惺惺作态送往吴国?”
汉文帝扣押使者的做法,让刘濞非常害怕,以为汉文帝要除掉他。但是,汉文帝从没有想过要除掉他,再后来,汉文帝又念及旧情,便把吴国使者放了。并对刘濞进行赏赐,说他年迈,以后可以不朝拜。从这时候起,刘濞就有了谋反之心。因为汉文帝对他的仁慈,被他误认为是朝廷软弱无能,拿他无可奈何。
03汉景帝刘启继位后,刘濞对这个侄儿更加不放在眼中。如今汉景帝要削藩,他也不知道这次削藩有没有尽头。在楚王、赵王、胶东王连番被削后,全都对汉景帝心怀不满。他们找到刘濞,在刘濞的牵头下,又找来了济南王、胶西王、淄川王,一共七国诸侯。
大家以吴王刘濞为首,打着“清君侧”的名义与汉景帝公开作战。所谓“清君侧”,就是要除掉第一个提出削藩的晁错。吴王刘濞带着七国,要求七国内14岁到60岁的男人全部入伍,兵力一下子就达到了30万。声势极大,汉景帝也开始慌了。
他原本想的是逐个击破,但现在才刚刚开始,他们就直接联手反抗,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形势迫在眉睫,稍有不慎,皇帝的宝座真可能被他们抢走。汉景帝的立场极不乐观,他与晁错商量。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则留在京城守城。
但这时,曾经那些与晁错有过节的奸臣,竟然蛊惑汉景帝说七国发动叛乱,只是为了杀掉晁错,只要晁错一死,所有事情都可以解决。人一急啊,就容易丧失判断力。汉景帝在这时候,头脑一片混乱,最终做出错误决策。他昧着良心把自己最爱的大臣晁错腰斩。
那些奸臣觉得光是杀死晁错不足以让七国退兵,又提议将晁错满门抄斩。汉景帝又信了这种屁话,晁错妻儿老少,因此全都死亡。作为被灭门的主角,晁错反而是最后才知道此事,他可能从没想过,汉景帝竟然会对他下手。
04在这时候,汉景帝已经因为采纳晁错的削藩,把自己逼的无路可走。绝境之下,他重用周亚夫,又低声下气找来窦婴。周亚夫和窦婴二人一文一武,与七国打了整整两个月,依旧没有任何结果。
窦婴这时猜测,这长达两个月的消耗战,七国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突破,他们此刻一定弹尽粮绝,士气低沉。既然已无退路,何不放手一搏?于是周亚夫趁此机会,指挥大军兵分四路,非常冒险的对七国发起猛烈反攻。奇迹在此时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