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中的狂人,帝王中的恶魔

风起车涌 2023-03-20 14:54:34

大夏皇帝赫连勃勃又要杀人了。

攻下长安后,赫连勃勃征召京兆隐士韦祖思。此前,后秦姚兴、东晋刘裕都曾请韦祖思出山,但被他婉拒了。

赫连勃勃召见,韦祖思却不敢继续窝在家里。韦祖思前来觐见时,对赫连勃勃毕恭毕敬,史书用了四个字——“恭惧过礼”。

韦祖思能来,赫连勃勃很高兴,但是他防范畏惧的态度,勃勃不喜欢。

赫连勃勃怒道:“我以国士之礼待你,你却不把我看作同类。你当初不拜姚兴,为何现在来拜见我?可见你并没有把我当作一个真正的帝王。我死后,你们这些人执笔写史,将置我于何地!”于是,他下令将韦祖思处死。

这个混血的匈奴族皇帝,像一个矛盾统一体。他追慕中原的夏后氏,定国号为“夏”,却抛弃汉姓,自称大单于;他既向往千秋伟业,又沉迷野蛮征服;他建造了千年不朽的统万城,却改变不了大夏国祚短促的命运。

01

赫连勃勃原名刘勃勃,《晋书》载其字屈孑。但有学者认为,“屈孑”为卑下之意,应该是后来北朝对他的蔑称。

刘勃勃11岁那年,曾经饱尝逃亡的屈辱。

公元391年,割据朔方的刘勃勃之父刘卫辰遭到北魏攻打。刘卫辰兵败后单骑出走,被其部下所杀,部众狼狈溃散。年少的刘勃勃成功逃生,在溃兵的保护下,前往投靠鲜卑叱干部(即薛干部)。

刘勃勃出身的匈奴铁弗部,与北魏的建立者鲜卑拓跋部早有恩怨。铁弗部的祖上,为东汉时迁入代北之地的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当年去卑归附朝廷后,和其他匈奴贵族一样,冒姓汉朝皇室的刘姓,他的子孙多与鲜卑等族通婚,形成了号称“铁弗”的混血部落。

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与其他北方少数民族一样,一度臣服于前秦苻坚,刘卫辰还娶了前秦宗室为妻。这个苻氏女子便是刘勃勃的母亲,也就是说,刘勃勃还有氐族的血统。

淝水之战,风声鹤唳,让苻坚的霸业付诸东流,北方各民族也纷纷摆脱前秦控制,再度掀起战乱。

当时,铁弗匈奴占据黄河以西朔方一带,而拓跋鲜卑立足于云中、雁门,重建政权,改国号为魏,双方关系剑拔弩张。北魏太祖拓跋珪将刘卫辰视为其西进的头号阻碍,于是率领大军攻打刘卫辰。

刘卫辰败亡后,拓跋珪“收其珍宝、畜产、名马三十余万,牛羊四百余万”,北魏国力大增,但北魏仍有游牧民族的文化残馀,没有留下来经营朔方地区,而是引兵而归。拓跋珪还将刘卫辰的子弟宗党五千人投入黄河,并四处打听刘卫辰其余儿子的下落。

不久后,拓跋珪得知11岁的刘勃勃逃到叱干部,派人前去索取。叱干部虽是鲜卑人,但曾依附于铁弗匈奴,不愿落井下石,其首领太悉伏对拓跋珪的使者说:“刘勃勃国破家亡,才来投靠我,我宁愿与他共存亡,怎么忍心将其绑缚送去魏国?”

叱干部为他们的情义付出了代价,愤怒的拓跋珪派兵将他们所居的三城(在今陕西延安东南)给屠了。那时,刘勃勃已经被叱干部暗中送去投靠另一个鲜卑人没奕于。

没弈于曾被前秦任命为安定都尉,统辖陇东,镇守高平(今宁夏固原)。他跟铁弗匈奴也有交情,便好心收留了刘勃勃,看这小伙子一表人才,还把女儿嫁给他。刘勃勃在没弈于的保护下日渐成长,成年后的他身长八尺五寸,相貌俊美,是个能言善辩的“高富帅”。

战国时期匈奴文物-鹿形鹰喙金怪兽。图源:图虫创意

淝水之战后,前秦衰落,羌族姚氏起兵叛乱,攻占关中,建立了后秦政权。没弈于失去了前秦庇护,得认个新大哥,便带着刘勃勃去长安朝见后秦皇帝姚兴。

姚兴一见刘勃勃就觉得他是个人才,封他为将军,统领原先朔方的3万部属,甚至说“欲与之平天下”。于是,原本如丧家之犬的刘勃勃,带着铁弗匈奴余部回到其父辈经营多年的地方。

姚兴之弟姚邕是个音乐家,不仅曲子弹得好,还有一双识人的慧眼。眼见姚兴对刘勃勃这个小帅哥毫无戒备,姚邕对哥哥姚兴说:“我看刘勃勃这个人对上无礼,对下残忍,不念旧情,只知利害,如果过分信任,恐怕会成为后患。”

姚邕一再强调:“勃勃不可近也!”

但姚兴没有听从弟弟的建议,他有意扶持刘勃勃作为制衡北魏的力量。当时,铁弗匈奴所在的朔方,南有后秦,北有柔然,东有北魏,西有河西诸凉。

姚兴打着如意算盘,想把刘勃勃当成一枚阻挡北魏西进的棋子,但他万万没想到,他提拔的是一个更没底线的野心家。

刘勃勃返回故地后,几年间就聚拢了数万军队。之后,他恩将仇报,以到高平打猎为名,带着一支军队袭杀其岳父没奕于,收服其部众,势力迅速壮大,成为北方一支不容忽视的军事力量,无论是北魏,还是后秦,都不得不对其有所防备。

02

刘勃勃恢复铁弗匈奴的势力后,开始了他的逆袭之路。

有勇有谋的刘勃勃同时与后秦、北魏为敌,甚至放出豪言:“不出十年,岭北、河东(后秦、北魏之地)都将归我所有。”

作战中,刘勃勃发挥匈奴骑兵的优势,尤其擅长打游击战,不争一城一地的得失,而是发动突袭,在战场上消耗对方的有生力量。他说:“吾以云骑风驰,出其不意,救前则击其后,救后则击其前,使彼疲于奔命,我则游食自若。”

面对刘勃勃的反叛,当初不听弟弟之言的姚兴吃了不少苦头。

后秦北境不断受到铁弗匈奴的骚扰,后秦的平凉(今甘肃平凉)、定阳(今陕西延安市东南)等重镇先后被勃勃所夺。每次交战,刘勃勃的军队都会抢掠大量人口、牲畜,不到十年间,后秦损失的人口多达两万多户。

公元407年,刘勃勃在陕北黄土高原建立大夏政权,自称天王、大单于,并将自己的姓改为“赫连”。

当初,汉高祖刘邦曾将宗室女嫁给匈奴单于为妻。后来,匈奴内附,一些匈奴贵族改用“刘”姓,声称汉匈为舅甥关系,比如匈奴刘渊入主中原时,他就打着刘姓的旗号,以使自己的政权看起来更加“合法化”。

刘勃勃反其道而行之,他说,我不要姓刘了,因为“子从母之姓,非礼也”,于是给自己取了一个更牛掰的姓,改姓“赫连”,说“王者继天为子,是为徽赫,实与天连,今改姓曰赫连氏”。

民族史专家姚薇元认为,赫连一词是勃勃从匈奴语的“祁连”改译而来的,其原意是“天“。

赫连勃勃豪不避讳自己的匈奴血统,但他以夏为国号,仿造汉制设立百官,又表现出了对汉化的追求。

赫连勃勃建立的大夏政权,史称“胡夏”或“赫连夏”。

这里的夏,指夏后氏,即史书中夏朝君主的姓氏。汉代史学家司马迁认为,匈奴是“夏后氏之苗裔”,这一说无从考证,一般认为是“伪托之辞”。

大夏建立时的天下形势。图源:最爱历史

赫连勃勃坚持改回匈奴姓,却用汉人国号,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理,而这种矛盾在其征战四方的生涯中贯彻始终。他凭借匈奴的游击战术,掠夺广袤的土地,又想学汉人皇帝,建立一个坚固的都城。

后秦大臣王买德投降赫连勃勃后,成为大夏的重要谋臣,他对赫连勃勃说:“后秦的势力虽然已经衰败,但地方统治仍然很稳固,希望您能继续等待,积蓄力量。”

于是,公元413年,赫连勃勃改变“不专一城”的游击战术,开始营建都城。他任命大臣叱干阿利主持建造工程,动用十万民工,耗时五六年,在今陕西靖边的无定河北岸修筑都城。

赫连勃勃为其取名为统万城,即“统一天下,君临万邦”之意。

这座大夏国都的遗址,后来被荒沙围困,深陷于沙海之中。但赫连勃勃建城时,这里布满绿色植被,可谓山清水秀。赫连勃勃登高眺望,叹道:“美哉斯阜,临广泽而带清流,吾行地多矣,未有若斯之美!”

更重要的是,此地靠近北魏,可以探查北魏西进的动向。

史载,统万城为“蒸土筑城”,城基厚达30丈。根据考古研究,所谓“蒸土筑城”,是用砂、粘土、石灰加水混合成三合土,作为建筑材料。在建筑过程中,需要烧制大量石灰,石灰遇水膨胀,挤压砂土,从而使之更紧密,这样建造的城墙土色为白,质地坚硬,故有“白城子”之称。

统万城的设计者还为城池修建了高耸的“马面”。宋人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考释,“马面”就是城墙上每隔一段距离向外凸出的部分。一般的城墙大多与地面呈垂直状态,敌军一旦靠近城墙,就会形成难以防御的死角,而有了“马面”的凸出部分,这个死角处就消失了,弓箭手在城墙上防守时,可以对来犯之敌一览无余,并以弓箭射杀。

0 阅读:0

风起车涌

简介:感谢大家的支持,喜欢点点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