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云南一村支书建豪华“活人墓”,风水先生选址,大摆竣工宴

宇寰谈这个电影 2025-02-10 15:48:54

2017年,云南昭通镇雄县赤水源镇木瓜村的一处山间平地,悄然开始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建设工程。一辆辆满载石料的货车驶进村庄,隆隆的机械声在山谷间回荡。

村民们渐渐发现,这不是普通的村里项目,而是一座为“未逝之人”修建的豪华墓地。主墓用精雕细琢的石材建成,围绕着庭院铺设了石桌石凳,两根雕刻有龙凤纹饰的石柱高高矗立。

有人说,这是村支书王永刚为自己建的一座“活人墓”,听说还特意请了风水先生选址,并注重布局讲究。不仅如此,墓地竣工后,还有人看到王家大摆宴席,招待宾朋庆祝这一“盛事”。这样气派的墓地究竟花了多少钱?资金又从何而来?

山间豪华墓地的来历

2017年,云南昭通镇雄县赤水源镇木瓜村,一座正在兴建的墓地引起了村民们的关注。这片工地位于村子后山的一处地势平缓的区域,被开辟出了一块整齐的空地。

在当地,提前修建墓地算不上稀奇,但王永刚家族正在修建的这座墓地与村民们印象中的普通墓地有着明显不同,规模之大、设计之精致一时间成为村里最受关注的话题。

这座墓地的主体结构用的是精雕细琢的石料,从一开始施工现场露出几块磨好的石板,便已经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几天后,墓地的主墓初具规模,一块块打磨平整的石材被工人们用吊机小心吊装并固定,整体灰白色的墓体上雕刻着细腻的花纹和文字,显得气派而庄严。

墓前则被清理出一片宽敞的平地,小院落的轮廓逐渐显现,地面铺上平整的石板,两组石桌石凳被对称地安放在院子中间。

紧挨着墓地前方,有一个用水泥砌出的小水塘,塘里很快注满了水,清澈见底,四周还围了低矮的护栏。墓地的周围也被修整一新,绿油油的植被映衬着墓地的灰白色基调,显得格外清新雅致。坡上的树木经过修剪,枝叶舒展,风景显得格外怡人。

墓地到村子的通道也颇具特色。在木瓜村,这条原本泥泞不堪的小路被改造成了一条平坦的水泥路,起点从村口一路延伸至墓地的正前方。这段路大约有一公里长,路面宽敞,边缘规整,完全不同于村里坑洼不平的土路。

尤其是道路两侧一排排长势良好的树木,树种都经过精挑细选,枝叶排列错落有致,整齐又美观。村民们路过时,经常对这条水泥路啧啧称奇,在他们看来,这样的村庄道路鲜有人为私家用途铺设,更何况还修得如此气派讲究。

村民的举报与资金疑云

墓地修建完成后,村里的议论声变得更加热烈。许多村民开始围绕墓地的种种细节展开猜测和讨论。对于为何会选中这样的地块,有村民提到,他们曾看到施工开始前,有陌生人进出工地,还拿着罗盘在四处比划,似乎是在勘测地形。

村里一些年长的人猜测,这位被称为“风水先生”的人很可能是被王永刚一家请来的,为墓地做选址和布局设计。

此外,有人回忆起墓地竣工当晚的热闹情景。据说,当时王永刚家里办了一场宴席,许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有人到现场恭喜,席间还摆放了不少菜肴和酒水。

一些村民私下议论,这是王家在为这座豪华墓地“贺喜”,更有人猜测,他们如此高调,可能是对自己建造这座墓地的实力十分有信心。

王永刚家本身的经济状况也是村民们讨论的焦点。作为村里的副支书,虽然工作稳定,但收入并不算高。平日生活虽还过得去,但远远达不到能轻松修建这样一座墓地的程度。

此外,有村民提到,修路和种植风景树的费用甚至可能超过了墓地建筑本身,有人怀疑施工背后是否有不寻常的资金支持。

有村民进一步联系到昭通地区近年来曝光的其他类似事件。他们听说,周边一些村干部因违规使用公款修建私人住宅或设施,被查出了违法行为,这在当地曾引发过关注。部分村民开始将两者联系起来,怀疑王永刚可能也有类似的操作。

有人分析,村办公室以及扶贫等项目的经费是否存在被挪用的可能性。于是,关于王永刚利用职务之便非法牟利的传闻渐渐扩散开来。

家族捐资背后的争议

面对举报和越来越多的外界质疑,王永刚的家人站出来进行了回应。他的长子王定忠首先向外界解释,这座墓地完全是由他们兄弟五人出资修建的。

他详细说明称,这笔资金是在2016年6月筹集的,每名兄弟各自捐出一万元,而他作为家里的长子,额外多出了1000元,总计51000元。这些钱专门用来为父母提前准备墓地。

这番回应一出,村民们的质疑反而更加集中。很多人认为,51000元的预算完全不可能支撑如此规模的墓地。一些村民算起了账,按他们的印象,仅墓地主墓用的石料,那些带有雕刻的石板加上材料费和人工费,就已经是一笔高额支出。

除此之外,修建墓地的过程中,涌入村里的挖掘机、吊机等施工机械,也是一大笔租赁费用。而从村口到墓地的水泥路,路面平整,两侧还栽种了不少名贵的风景树,远看就与村里的其他道路完全不同,这种花销根本就无法用5万元来完成。

根据村邻王昌军的说法,墓地开始建设前,王永刚的确与他进行过一番商议,当时王家表示打算为长辈修建一处墓地,并提出购买他家农地的一小块用于这个目的。双方商定,墓地面积为15平方米,价格是5000元,钱款也在协议达成后支付。

当施工进行到一半,王昌军路过墓地附近时,发现情况已经远超原来的约定。墓地的主建筑早已建得超过了原来的面积范围,外围又修建了一些意料之外的亭子和水塘。

而旁边栽种的树木占据了更大范围的土地。他仔细打量后发现,墓地已经扩展到了两分多地,而不是最初双方商量的15平方米。

被免职的后果

2019年,赤水源镇政府开始正式介入处理王永刚家族“活人墓”事件。经过初步核实,镇政府作出明确认定,认为作为党员干部的王永刚未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私建规模宏大的“活人墓”不符合党员干部应有的作风形象,根据相关规定,王永刚当即被解除村副支书职务。

与此同时,当局进一步对这座争议墓地作出了后续处理决定,要求王家限期自行拆除墓地的所有建筑及附属设施。拆除令明确给出最后的执行时间,并要求王定忠一家必须在规定日期前完成自拆工作,否则将由相关部门介入强制执行。

2019年4月9日凌晨,“活人墓”的拆除工作悄然展开。在收到前一日发布的最后通牒后,王定忠连夜召集家人,迅速行动起来,开始清理大半年前耗资修建的这座墓地。为了满足政府限期拆除的要求,王定忠一家请来了数名工人以及相关设备。

天蒙蒙亮时,墓地的拆除工作已经基本结束。村民们在早晨经过这里时,发现昔日气派的“活人墓”几乎已荡然无存。原本的主墓位置和小院子成为一片凌乱的空地,碎石和尘土散落在地面上,湿润的泥土裸露出来,水塘的痕迹模糊不清。

王定忠在接受采访时提到,这场夜间的拆除行动对全家来说难免感到沉重。他一再澄清了此前村民间传播的传言,否认了有人提到的大摆宴席或特意请风水师指导选址一事。

他解释称,村民口中所谓的“风水先生”,不过是王永刚儿媳妇的父亲,协助建造时仅仅做了一些简单的建议,与专业风水毫无关系。

另一边,王永刚自己也作出了说明。他强调自己并未参与家中财务事务,也从未挪用过村里的资金。“贪污”这一指控毫无根据。他指出,自己在村里主要负责协调村民纠纷,完全没有接触村账目或扶贫经费的权限,因此根本无从挪用公款。

“活人墓”的现象与监管漏洞

从全国范围来看,“活人墓”的购买情况正呈现上升趋势。这种现象背后,与传统风水文化的深远影响密不可分。根据行业内人士的说法,好的墓地讲究“天时地利”,在风水学中,合适的墓穴方位需要结合山水格局、地势走向等多方面因素,还需要与家族命理相契合。

由于具有优越风水条件的墓地资源稀缺,很多人认为这样的墓穴存在不可替代的特殊价值,因此这些“风水宝地”往往被认为“物以稀为贵”。一些买家早早就愿意投入高价,一方面囤积稀缺资源,另一方面避免未来有更高的市场价格。

但在规范的管理制度中,形成“活人墓”的行为实际上是被明令禁止的。根据民政部门的相关要求,购买墓穴需要严格遵循程序,购墓者必须提供尸体火化证明,而这种证明是丧事办理合法合规的基本凭证。

如果没有相关证明文件,正规的陵园是不能将墓穴出售给购墓者的。一些陵园工作人员表示,墓穴的销售需要在购入环节完成备案,这些都受到行业监管的严格控制。为了确保制度的落实,民政部门还建立了年度审查制度,每年会对辖区内各公墓单位的销售档案进行仔细检查。

在整个监管框架内,理论上应该是杜绝“活人墓”的出现。但在实际操作中,这一现象却主要出现在一些管理不够规范的陵园。

这些陵园往往利用监管体系的漏洞进行违法操作,打着提前选定墓地的旗号,将墓穴销售给尚未去世或尚未办理火化证明的人群。在一部分地区,甚至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灰色链条。

面对这种状况,一些地方民政部门也逐渐加大了巡查与处罚力度。建立并完善销售档案年审制度就是防止违规陵园钻监管空子的重要措施,通过对档案的逐年对比,可以有效发现销售墓地与使用人数是否存在差异。

然而,由于灰色交易的隐蔽性,以及部分违规陵园的背后可能还涉及复杂的人情关系,所以彻底消除“活人墓”行为还有很大挑战。

参考资料:[1]赵宇,李娟.墓葬用地管理的现实与理想——“活人墓”现象管窥[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18(4):32-34

0 阅读:3

宇寰谈这个电影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