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家中医诊所里,有一位“神医”,年仅10岁却能熟练的为病人把脉、开药,一般在10秒左右就能诊断出病情。
慕名而来的患者人山人海。见他第一面的人都不禁怀疑,然而,当亲眼目睹他的医术时,所有人都夸他医术精湛,就连老中医都称他为“小华佗”。
这到底是男孩真的天赋异禀,还是一场精心设计的炒作?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师从名医,医术渐成
他自六岁起就开始刻苦攻读中医典籍,钻研诊治之道。为了亲身体会医理的原理,他更是在诊所里虚心请教医生,观摩临证实践。
为了增进医术,他恭请诊所内的老中医指点,并将所学应用于家人身上,不断练习提高。
就是这样勤恳好学、孜孜以求的精神,让年纪尚幼的刘尚谨在医术上小有成就。
不过,他对中医的着迷,还是来源于自己的一次重病。
在刘尚谨4岁那年,他得了一场重感冒发烧不止。当时他们一家人急坏了,为了治病他们是四处求医问药,打针、输液、吃药,尝试了各种西药疗法,可始终没有起色,病情反而一直加重。
正当全家人陷入绝望之际,邻居建议说去看看中医,中医能针对体质下药有很有效果。
于是他们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了当地一位老中医的诊所。老中医为刘尚谨把了脉,神情凝重。随后他开具了几味中药,嘱咐一定要按时服下。
就这样,几经辗转反侧,刘尚谨的身体状况竟然真的一天天出现了好转!
家人都为之喜出望外,不禁感叹中医的奇效。亲身体会从重病中获救的刘尚谨更是深受震撼。
从那时起,刘尚谨就暗下决心,他要像那位老中医一样,将来当一名出色的中医,用自己的医术去拯救更多病患。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全心全意投入到中医学习之中。
在8岁那年,他正式加入清新国医班,拜师学艺。
刘尚瑾的老师杨志勋是一位中医世家传人。为了让适应年龄尚小的学生们提起兴趣,杨志勋老师可谓是绞尽了脑汁。
比如在讲解五行学说时,他制作了一套五行牌让学生们通过游戏化的方式来记忆;又比如在讲解脉象时,他带来了筷子和吉他弦模拟松紧不一的脉象,让孩子们更加容易领会其中的精髓。
当时的刘尚谨就如同一块吸纳知识的海绵,人体穴位、脉象、上千种药材,只要老师讲过的,他全都牢牢记在了心里。
即便对于一般成年人来说,这些知识也是相当繁琐枯燥,可对于刘尚谨来说,这些知识却都是他渴求的财宝。
正是出于这份无边的热情,刘尚谨才能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从一名门外汉一跃成为实践中医的学徒。
很快在老师的指导下,刘尚谨就开始为诊所里的病人把脉开方。当然,一开始肯定会存在许多失误和纰漏,但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正,他的医术也在日益精进。
有时候,一个人的脉象他反复把好多次,直到他能在10秒内精准判断病情才停。
或许是上天的恩赐,更可能是勤奋好学的馈赠。就这样,在短短两年间,刘尚谨已经能够独立为患者诊脉开方了。
他对各种常见病、疑难杂症都有了透彻的认识,并且对药性配伍有了精准的掌握。
但是,他的追求并未止步于此。
扬名立万,声望日隆
尽管刘尚瑾诊脉的水平已经相当娴熟,但对于一些复杂的病情,他总是无法将脉象与具体病症对应起来,总是一问三不知。
再加上那段时间刘尚谨名声大噪,很多故意上门来考他、刁难的患者也多,更是让他渐渐怀疑起自己的能力。
徒儿的焦虑做师傅的最了解,这个时候杨志勋就会先为病患把脉诊断,随后再让刘尚谨独立把脉,耐心和刘尚谨核对诊断结果,一一解决消除他的疑虑。
为了让刘尚瑾尽快积累临证经验,老师给他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每周日,刘尚谨就要为20多人把脉。
就这样,在杨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自己的刻苦钻研下,刘尚瑾终于渐入佳境。到了十岁那年,刘尚谨不仅诊脉的准确率越来越高,临床分析的能力也越发老道。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总能以病人可以理解的方式,清楚解释病因病理,并作出专业的诊断和调理建议。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一位年过八旬的老妇人前来就诊那次。
本来老人压根没抱希望,一个小小的十岁孩子能诊断出什么呢?但听到刘尚瑾的诊断,老妇人当场惊得连声称奇,因为刘尚瑾所说的这些症状她一直都有,但是之前看西医时,从未被别的医生提起过。
除了老年人,就连年龄相仿的小朋友们,对刘尚瑾的医术也是钦佩有加。
有一次,一位小男孩前来就诊,他的妈妈说孩子素来脾气暴躁,情绪极不稳定。刘尚瑾听后仔细为孩子把脉,很快就准确说出了他的症状和并发因素。
事后,小男孩还对刘尚瑾的诊断给予了高达98%的评价分数。
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来就诊,他所供职的那家小小诊所里,每天病患们络绎不绝。
很多人在接受治疗后,都对这门传统医学由衷钦佩,纷纷表示要向亲朋好友大力推广。就连许多原本对中医怀有偏见的人,在刘尚瑾的影响下也改变了想法。
面对这些质疑,刘尚谨总是谦逊以对。在他看来,自己只是运气好一些,并没有什么了不起。
年纪虽小,但他深知,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好医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磨砺自身。
他知道,医学路漫漫,自己仍须更加努力学习,才能真正将中医文化发扬光大,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如今,时光已逝14载。24岁的刘尚谨早已是一名优秀的中医,名扬北京城。在他的坚守下,中医文化得以薪火相传,绽放出新的光彩。
随着刘尚谨的经历被广为流传,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起了中医药事业。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中医药在抗疫救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让社会更加认识到了中医的宝贵价值。
借着刘尚谨的身影,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医事业正在复兴。都说60岁才是中医的开始,现在看来不以见得,相信刘尚谨也将继续为之奋斗,用自己的所学造福更多的人。
让我们共同传承发扬中华医药文明这一悠久璀璨的文化瑰宝!
本文信息来源:
[中华医药]健康故事:刘尚谨 我是小中医(2010.06.02)_CCTV节目官网-CCTV-4_央视网(cctv.com)
一会上海一家诊所,一会名扬北京城,到底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