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5日
头一天我们住宿白玉县,这么温润的名字,其实是藏语的译音,白,是“吉祥”,玉,是“地方”。相传这里是如来佛和观世音菩萨传授无上密咒大法之圣地,所以白玉的意思就是"吉祥之地"。县城后面,几乎占满了一座山的宏大建筑是白玉寺,康藏地区三个最大的宁玛派寺庙之一。
天未亮,我们仨开车上山去看白玉寺,听说白玉寺的早晨特别美。结果跑上了一条窄而又窄的小土路,却一下子到了白玉寺的金顶坛城之上。在山下就能看见的高大坛城,被大山衬托得反而小了。在岩边探头,能看见半山腰白玉寺大殿的几个金色瓦顶。密密麻麻的僧舍在黎明的微光中呈现出青白色,雪山与红色的佛学院墙头相得益彰。
返回到半山腰,去白玉寺大殿,在这里看见的金顶坛城又是另外的模样。太阳已经出山,大殿虽然都还关着门,但大殿外围的转经筒和大殿前一个红色的小房子周围,已经有许多老百姓在转经。
渐渐,转经的人越来越多,我们先跟着他们走,感觉他们走得很快,我们有些跟不上,怕挡了路,于是在边上看。没有人说话,只有快速而坚定的脚步,同频共振的协调,让我感觉到一种非常强烈的气势。不能不再次感叹信仰的力量。
早饭之后,去离县城48公里的噶陀寺。建在高高山上的噶陀寺,在宁玛派的六大金刚道场中最为著名,被称为宁玛派的母寺。一路上,经过一个又一个桃花盛开的村庄。上山路的中间,有颜色鲜丽的白塔和玛尼堆,转经累了的老人家,就在白塔下闲坐聊天。
走了许久的盘山路,当我们的车转过一个山头,眼前突然出现的那片金灿灿、红彤彤的城堡,真是把我们惊到。天哪,这简直就是一座城啊!两面山上,一排排一层层,金色的、红色的、白色的,全是佛门建筑。
穿过几道金门,顺着弯弯的山路,我们来到那个巨大的金色坛城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坛城,造型精美、体量巨大、做工精细、金碧辉煌。矗立在这一片佛国的前方,仿佛是巨舰的舰首。
转到坛城上方,回首看对面的山上,雪山之下,是比较新的一片建筑,依山而上,一层又一层。那是新修的被称为“小布达拉宫”的佛学修学院。
从山上走下来一位喇嘛和一位女信众,向我们热情地挥手。简单地交谈后,知道喇嘛是从外地来噶陀寺拜佛的。没想到这个遇见,让我们走进了噶陀寺那些辉煌的内殿。跟着他们,我们进了原本以为不开门的一座大殿的二楼,殿内供奉着许多佛像。殿外的走廊上,挂着许多枪支、面具,神秘而古老。
在二楼能看见一楼供奉的巨大佛像的上半身,大殿四周的墙上供着千佛。那位喇嘛和女信众让我们一起在一楼的大门前等着。原来柱子上贴着负责大殿的喇嘛名字和手机号,想要参观大殿,给他打电话就会过来。
开门的泽翁扎西懂汉语,他带着我们参观,一一介绍。原来这里是噶陀寺最古老的大殿,已经有860多年的历史,殿内供奉的巨大佛像是莲花生大师,十分宏伟。殿里还有其他许多佛像、灵塔,其中一尊是肉身塔,唐卡、壁画华丽无比。后来发现,各个大殿都有值班的喇嘛,看我们在门口探头探脑,都热情地邀请我们入殿参拜。
我们游走于各个大殿和坛城之间,见识噶陀寺那些或古老或新修的建筑,体味那些或繁复或简单的图案和花纹,感受这佛国的安宁和友好。
大殿之外,还有一个规模稍微小一点的金色坛城,可以登梯去参佛。一群老百姓正在排队登梯,见我拍照,立即摆出了pose。他们很高兴地要求我给他们拍照片,加上他们的微信晚上把照片传给了他们。
我们也跟着上了坛城,共有三层,中间的屋子里供着不同的佛像。每一层的屋顶就是转经道,已经被磨得光可鉴人。站在屋顶上,旁边的大殿、远处的佛学院,又是不同的视角。值班的喇嘛在旁边提醒脱鞋进殿,维持屋顶的交通顺畅。
看得出来,噶陀寺得到大量资金进行全面建设,大殿的外观和僧舍都很新。从下面第一张图可以看到,至少是三代建筑共存。我比较奇怪的是,同属宁玛派,为什么白玉的僧舍颜色比较清淡,而噶陀寺的却如此鲜艳?不过我的问题是找不到人回答的。
从噶陀寺下山,我们按计划沿G215翻山越岭继续南行,在莫多乡汇入G318。因为交通管制单边放行,我们在大桥边排队半个小时。追上了早就离开噶陀寺的同行车坦克300。从拉萨一路出来,几位男士看我每天开车、摄影、观景,未显疲倦,先叫我“李铁梅”。孜珠寺后,改称我们“铁梅三人组”。然后也不等我们了,各走各的。因为我们喜欢慢慢看,总是到得晚。好在各处住宿都是老妹在预定,与他们至少能在早饭时见面。
沿G318到达巴塘。天色尚早,所订民宿就在八宿河边,梨花盛开,院内可以自助洗车,我们三个“铁梅”立即动手清洗已经被泥浆糊得不见本色的车车。想起来,30多年前我第一次跟车跑川藏线,住巴塘兵站那天,我也帮驾驶员洗车来着。听民宿主人说,巴塘兵站就在200多米外,但是我想,早已经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