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赖文光,流动战术对付清军,比太平军建立基地更有效

聊聊历史 2024-09-12 11:00:08

晚清农民起义,以太平军、捻军为主,沉重打击了清朝统治。但是,太平军、捻军的战术明显不同。太平军以建立基地,与清军打攻防战为主;捻军则以流动战术为主,寻找机会与清军决战,歼灭对方有生力量。

那么,究竟是流动战术好,还是建立基地好呢?从杀伤清军角度看,赖文光重新组建后的新捻军或者新太平军,比老太平军取得更大成绩,也更加振奋人心。

清朝末年,具有战斗力的军队主要是这么几支:僧格林沁的八旗马队,曾国藩为首的湘军,李鸿章为首的淮军,左宗棠为首的楚军。

僧格林沁是晚清满蒙集团第一名将,麾下士兵主要是东三省八旗、蒙古马队,是清朝的家底。湘军、淮军、楚军,则是汉族私人武装力量,战斗力相当强悍,是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

绿营,也是清朝常备军,但此时战斗力削弱,不堪一击。如此,关外八旗、湘军、淮军、楚军,成为清朝对付起义军的利刃。

从1851年金田起义算起到1864年湘军攻克南京,太平军与关外八旗、湘军、淮军、楚军战斗,有什么重大战果,给予对方重创的例子吗?

关外八旗,主要对手是林凤祥的2万北伐军,相互厮杀2年多。北伐军,战斗力比八旗强一个档次,但人数太少,且缺乏后勤补给,虽说能击败八旗,却未能消灭有生力量,还被反杀,全军覆没。

对付湘军,从杀伤有生力量角度看,最大的战绩是三河之战,陈玉成全歼湘军精锐6000余人。除此之外,就是雨花台之战,李秀成杀伤5千余人。其他战斗,湘军有损失,但不大,只是击溃战而已。

对淮军、楚军,李秀成、李世贤军团也取得不少胜利,但没有经典会战,也没见有消灭对方大量兵力的战斗。后来,江苏、浙江都被淮军、楚军夺取。

太平军与八旗、湘军、楚军、淮军的许多战斗,互有胜负,但以持久找、消耗战为主,太平军最终失败。

1864年12月,赖文光突围北上,麾下太平军只有4千余人。为此,赖文光决定联合捻军首领张宗禹、任化邦、李蕴泰、牛宏升,组建新太平军,也叫新捻军。

重新整编的军队,主要将领都接受太平天国册封,也打着恢复太平天国旗帜进行战斗。但是,军队主要是以前的“捻军”,而是学界多以“新捻军”命名。

那么,赖文光之后的起义军,以流动战术对付清军,效果如何呢?

1865年,起义军与关外八旗连续战斗3场,在鲁山、邓州重创八旗,僧格林沁狼狈逃走。高楼寨之战,起义军成功设下埋伏,全歼八旗8千余人,僧格林沁阵亡沙场。此后,清朝没了直属武装可用,只能授予湘军、淮军大权。

1866年湖北交战,在京山、臼口、尹隆河厮杀。淮军第二悍将郭松林受了重伤,所部4千人损失殆尽。淮军三号猛将张树珊阵亡,所部损失2千余人。刘铭传被围攻,差点成了俘虏,淮军伤亡四千多。

湘军第一猛将鲍超,以有生力量投入战斗,虽说获胜,但损失惨重,仅将领就阵亡27人,没了追击能力。彭毓橘,“吉字营”仅存的悍将,所部4千人被灭,本人被打死。

山东、苏北战斗,刘铭传、郭松林又被重创,淮军伤亡5千余人。可惜,叛徒潘贵升出卖,鲁王任化邦被黑枪打死,起义军惨败,一蹶不振,直到被灭亡。

张宗禹这边,攻入陕西,横扫关中湘军。灞桥之战,斩杀湘军4千余人,另外俘虏7千,陕西巡抚刘蓉逃回西安,龟缩不出,不敢与起义军叫板。后来,张宗禹回来救援赖文光,在河北被清军包围,突围渡海逃走。

从杀伤清军有生力量看,赖文光之后的新太平军、新捻军,比老太平军的战绩更要耀眼。能成建制消灭清军,给予敌军重创,赖文光真的很不错。

消灭敌军有生力量,是建立江山的前提,但太平军做不到这点。定都南京后,太平军与清军以城池攻防战为主,很少进行主力搏杀,而是拼消耗。

太平天国缺乏水师、疆域范围小,一旦进行攻防战,寸土必争,城池必守,就不能集中优势兵力破敌,反而被对手反包围,活活被耗死。

新捻军的流动战术则不同,大范围机动作战,打乱清朝地方军事部署,摧毁地方行政机构,并在运动中寻找机会歼灭清军有生力量,给敌军重创。

太平军名将如云,赖文光只是陈玉成部将,与捻军重新整编之前名气不是很大。张乐行、张宗禹、任化邦等捻军首领很早就跟太平军联合作战,却没有什么重大战绩。

太平天国灭亡前,赖文光、张宗禹、任化邦、李蕴泰、牛宏升没啥战绩,水平也看不到。采取流动战术以后,居然能重创清军,多次成建制消灭对手,这就是流动战术的优势。

自古农民起义,能动用的资源比封建王朝少很多,力量薄弱,但军队士气旺盛。如此,只有先采取流动战术,摧毁王朝在各地统治,消灭对方有生力量,然后再建立基地,方才有机会取得成功。

太平天国,一开始就建立基地,有限的兵力被分散,形成不了合力,还跟清军拼消耗,只能走向败亡。

赖文光的设想是,先流动作战,消灭清军主力,然后建立基地。但是,赖文光疏忽大意,没有认真备战,导致尹隆河之战惨败,起义军没能进入四川,无法立足西南。

如果尹隆河之战获胜,赖文光、任化邦、张宗禹在四川会师,并建立川陕甘根据地。此时,清军已经伤到元气,起义军又有巩固的后方,胜负就难说了。

4 阅读:251
评论列表
  • 2024-09-13 11:26

    攻取城池抢钱抢粮抢地盘,建立政权。流动战术说白了就是大决战,杀伤敌军有生力量。没有骑兵优势很容易被敌人包饺子全歼。

    聊聊历史 回复:
    骑兵可以慢慢组建,但一开始就建立基地,很容易被围剿
  • 2024-09-27 09:38

    没有根据地,就没有固定的钱米粮油的提供来源,更缺乏兵源的长期支撑。太平天国能强撑14年和它保有比较完整的后方是离不开的。

    中国草鞋 回复:
    另外,我个人感觉太清战争中双方在整个战争过程中双方的歼灭战都不多。多的都是击溃战,因为兵员素质还有缺乏马队原因,太平天国在被击溃后被追击的损失有时往往比其作战要大,另外中后期的投降人数也很多。被成建制歼灭最有名的也就是集贤关四垒(其中还有三垒投了降),杀四千人已经是大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