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皮药用历史悠久,2000年前《神农本草经》已有关于陈皮记载。而新会陈皮药用历史可以追溯至明清时期。
明代《本草纲目》记载,“柑皮纹粗,黄而厚,内多白膜,其味辛甘,今天下以广中采者为胜”,文中所说的“广中”,指的大概就是现在的新会。

到清朝太医院时期,常常见到新会陈皮的身影。
清朝太医叶天士开列的方剂中,有写明“新会皮”的就有25个,最广为人知的是其在所开的二陈汤里特别指明要用新会皮。这是因为若非新会所产的陈皮,其药效远逊,且乏香味而痹口,达不到方子的疗效。

在清朝时期,皇帝和后宫嫔妃在治疗风寒和咳嗽时,太医们常特别指明要用新会陈皮。因此,陈皮在当时被封为贡品。
新会陈皮药食同源,由于新会陈皮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又是传统的香料和调味佳品,所以向来享有盛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其品质、营养、功效均高于其它产地陈皮。

中华中医学会终身理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药泡制技术代表性传承人、国家级大型图书《中华本草》编委、国医大师金世元认为:
道地药材是质量基础。新会陈皮是药材产区地道性文化传承和保护良好的品种之一,要继续加大力度支持新会陈皮产业传承和发展,深挖道地药材价值。

国医大师金世元曾作《新会陈皮道地性和文化魅力》主旨演讲,他表示:
全国的橘皮都可以制作陈皮,但药材也分好坏。
新会陈皮入膳可调百味,入方可调百药,长期以来,新会陈皮是非常珍贵的中药材,新会陈皮从药效、芳香等方面均强于其他产地的陈皮。

关注作者:cbnxhcp
陈百年新会陈皮编辑发布,部分图片来源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