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乐游神的加持下,今年春节长假福州旅游可谓全面爆发,从中心市区到滨海新城的潭头、金峰、江田、古槐等各个乡镇都挤满了外地游客。我们在网上随处可见诸如江浙沪后花园、三坊七巷有一亿人、海南的平替等说法。
尤其长乐人民一夜之间发现条条村道都停满了来自江浙沪粤的车辆,直到过完年还有很多人正在高速上驱车赶来,看游神的人潮来源地远至东北、内蒙、新疆。看到街头巷尾人山人海,有网友笑着问道:福州本地人上哪儿去了?说来福州本地人都忙着招待外地人呢。

福州各大景区周围商户都很辛苦,以往过春节早早打烊休息到元宵,今年很多人只有除夕下午放了半天假,紧接着就从初一忙到初七,确保游客有地方吃饭,有良好的旅游体验。走在福州大街上,外省游客不难发现,这座城市景区物价和普通城区没有区别,除了酒店房间供不应求比往年贵了点,其余商品过年都不加价,甚至还能免费乘坐公交地铁。
更加令人惊叹的是,去长乐看游神,不少村子还管饭。这一点更是得到外地游客交口称赞,大家纷纷发视频,惊呼福州这座低调的城市原来这么包容友善。而这一切正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城市精神的真实写照。
其实除江浙沪粤之外,福州也是很多北京人最爱的旅游地。诸如佛跳墙、茉莉花茶、脱胎漆器、寿山石雕等宝藏,在福州最落魄的那些年里,很多“榕货”是靠着北京老铁们的念念不忘支撑下去。总体来看,“来福州 过福年”这句口号不是白喊,真有不少人是冲着“福”字来沾福气的。

长期以来有这么一种说法:福州是“江南文化的终点,闽文化的起点”。认真观察便会知道,作为江南文化在南方的尽头,福州和江浙沪皖一样有着白墙灰瓦、亭台水榭的建筑园林,饮食口味也相近,闽都文化完全可以位列江南文化圈。而再往南一点,到了莆田就是红砖大厝的世界。同样是旧时防御建筑,永泰的庄寨造型也明显不同于闽西南的土楼。
此外,稍懂我省历史的人都会知道(真实的历史,而不是某些城市为了宣传,自吹自擂自欺欺人编出来的历史),福州可不是什么一般二般的城市,自古以来就是与杭州、苏州、南京坐一桌的东南大都会,是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城市。后来沦落到被普通地级市拉着比来比去,这场景多么令人伤心。

如果说GDP是硬实力,那文旅就是软实力,发展旅游业是一座城市提高知名度最快捷的途径。希望通过这回春节旅游的火爆,福州人民可以重新认识到,原来福州和江浙沪粤的联系如此紧密。大家一千多年前就是好朋友,从今往后更要在产业发展、文化旅游等方面加强合作,融合发展,互惠互利。而不像本省有些人总是变着法子抹黑省会,总想从你家里抢点东西。
过完春节郑州公布了GDP是14532.1亿,领先福州已经不到三百亿,快的话今年就能实现超越。近几年福州暂以回到全国“前十五”为目标,将来理应带着要回到前十的坚定信念冲刺。闽都尚未全面复兴,福州人民仍需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