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也有"童子军",为何看到俄罗斯少年军校后,集体破防了?

依白评世界 2024-07-08 00:47:25

2014年,美国一家以捍卫国家利益,对外强硬十足著称的媒体,突然与“死敌”俄罗斯站在了一起,其发文称:美国在奥巴马治下,阳刚之气越来越少,与之相对的,俄罗斯显然做的更出色。

原来,当年是俄罗斯家长将孩子送往少年军校历练的“大年”,不少家长甚至会因为孩子未能入选而感到失落。可能有朋友会有疑问,美国不是也有童子军制度吗?为何媒体要“炮轰”本国总统呢?

今天就和大家聊聊,俄罗斯的少年军校到底都教些什么?而两国在少年军事历练方面又有何区别呢?

1943年8月,在经历了2年的浴血奋战后,苏联终于获得了斯摩棱斯克会战的胜利,不过,虽然赢得了战役,但苏联付出的代价远比德军多。

资料显示,此次战役苏联的伤亡率足足是德军的4倍,而造成该结果的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德国在工业、武器装备方面都强于苏联;其二是作为侵略者,德军部队大多是职业军人,而反抗的苏联人在参与战争之前,大多是连枪都没见过的庄稼汉。可以说,苏联最终能获胜,完全凭借的是天气优势加上“不怕死”的精神使然。

然而,当苏联收复失地,并准备将战线反推时却发现,由于损失过于惨重,当地除了从事生产的壮年人外,已经无法再组织起军队了,也正因如此,苏联在1943年10月出台了恢复斯摩棱斯克地区的法案,其中有一项规定影响至今,即着手建立培养青少年素质的军事院校。

用现在的眼光来看,苏联此举还是相对激进的,毕竟战争无论如何都不应落在青年人头上,但若站在当时的角度,面对可能无法获得最终胜利,甚至有可能“亡国”的后果,青年人也必须担当起抵御外敌的重任,而用现在的眼光来看,少年军校制度不光为后来的俄罗斯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更是斯拉夫民族尚武精神传承不息的实际体现。

在发展过程中,少年军校制度其实也经历过断代、被抵制等情况。

上世纪80年代,由于西方国家的渗透,本就摇摇欲坠的苏联尝试改头换面,在戈尔巴乔夫的影响下,大量苏联人开始学习所谓“自由精神”,一时间,大学内的教授开始处心积虑的进入政坛,学校内的学生也纷纷走上街头游行示威,而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少年军校亦受到波及,足足10年都没能体现其价值。

直到苏联解体,叶利钦治下的俄罗斯因“惨败”给了车臣反叛武装,俄罗斯才重新想起少年军校所带来的正向影响。就这样,随着普京掌权,他开始重新摸索少年军校制度的发展模式。

目前,俄罗斯针对各军种,都会设立少年军校,一共有18所。这其中,陆军统称为“苏洛沃夫军校”7所,海军统称“纳西莫夫军校”1所,空军统称“少年航空飞行学校5所,除此以外,少年军校还包含有军事航天和军事技术武备中学4所,军事音乐学校1所。

与“夏令营”概念不同,俄罗斯少年军校是纳入俄罗斯军事院校编制的,一般来说,其学制在3-5年。设备配套方面,除了有专业的军事教师外,其技术兵器研究室、战役推演复盘室等应有尽有,可以保证学子理论成绩过硬;在管理方面,少年军校执行全军事化管理,学员的一切费用由国家供给,且能获得津贴。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该制度比较完善,且确实能为部分家庭困难的学子提供未来的规划,但其建立初期,却还是受到了不少俄罗斯家长的抵制。

原因很简单,首先,部分家长认为自苏联解体后,世界上就不会再爆发大的战争了,而俄罗斯如此做法会被西方扣上“穷兵黩武”的帽子,以此更加在经济、文化等领域制裁他们;其次,少年军校的经历还是比较“残酷”的,除了与军队采用同一套管理体系外,青少年们甚至还会接受野外生存、跳伞、内部演习等相当具有危险性的专业课程;最后,或许是男性对女性天生的“保护欲”,少年军校制度建立初期严禁女性加入,这便让那些“不爱红装爱武装”的女娃失去了征战沙场的梦想。

不难看出,少年军校制度难以让各方都满意,而这也正是普京在2014年之前最“头疼”的部分。不过,当他在同年做出一项改革后,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该项改革在已有的优势方面进行了补足。首先是允许女性加入,其次是不再硬性规定学子的去留。换句话来说,少年军校毕业的学子可以选择进入军事大学深造,亦可重返社会自求发展,最后,在训练的严格性方面普京没有做出调整,因为在他看来,战场远比学校内更残酷。当然,这项最让家长担心的事,很快也因俄罗斯后续的完善军改消除了。

让我们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事实上,美国在少年军事历练方面,起步要远早于俄罗斯,既然如此,在普京修改该制度,引得大量家长将孩子送进少年军校后,美国媒体为何要炮轰本国总统以及制度呢?

聊到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提美国的“童子军”历史。

20世纪初期,美国完成了农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而与之一同发生的,还有大量的社会问题,一时间,美国发起了大量“进步主义运动”,一时间各种组织应运而生,而这其中,童子军算得上翘楚。

美国“童子军”的创始人叫鲍西,他认为必须将爱国主义、勇气等重要价值观传授给下一代,并喊出了“教会男孩什么是勇气、自力更生和族群价值”的口号,一时间,大量家长纷纷响应,将孩子们送进这家私人组织,而在1916年,“童子军”更是获得了联邦特许,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私人少年机构。

教学方面,美国童子军可能不像俄罗斯少年军校那么“硬核”,但野外求生、打靶、格斗等技能也是无一不缺的;管理方面,童子军也要遵循“长官”的命令,然而,也正是这一规定,使得美国的该制度从2000年开始,便成为了“万众唾弃”的标靶。

原来,与俄罗斯少年军校,教官都是现役军人不同,童子军的教官可以是退伍军人,也可以是“闲杂人等”,根据其规定,只要参与考核并获得资格证,就能成为教官。不过,童子军毕竟是私人机构,因此对教官的素质要求并不严格,随着时代发展,有大量别有用心的人进入其中,这就使得童子军一方面成为只走过场不教干货的“镀金场”;另一方面也成为了儿童侵犯案的重灾区。

也正因如此,美国人开始越来越不愿意将孩子送进“童子军”历练,而带来的影响则是,其青少年在缺乏相应的爱国教育后,往往会将旺盛的经历放在游戏、电子产品等方面,与此同时,由于缺乏对枪械与军事技能的认知,美国又不禁枪,因此产生了许多事故。

不得不说,虽然俄罗斯近年因战争、经济制裁等原因过的并不如意,但其在少年阳刚之气方面的培养上,确实走在世界前列。个人看来,少年军校存在的价值不只是为军队未来提供源源不断地人才,更重要的是,其对于一个民族保持坚韧不拔的品格是有利的,而这也或许正是咱一开始聊到的,美国媒体在得知双方对于青少年培养方面的异同感到惭愧,因此才炮轰童子军与总统的原因。

0 阅读:0

依白评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