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河南的建业,欠下多少套房?

翼凯门说 2024-03-19 17:29:23

10月初,建业地产辟谣“宣告破产”、“近万亿银行贷款到期”、“裁员仅剩下数百人”的传闻。舆论愈演愈烈中,10月9日,建业集团董事长胡葆森,出现在了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的直播间。一句“我还有30万套房子没有交付,这就是我的责任”,哗然一片!

这一次露脸老胡,跟以前不一样:面容愈发消瘦了,头发也白了。有文称“河南地产王,满头白发奔走自救,在为了未交付的房子,堪称大义。”

小编不吹不黑,但确实不解,也不苟同,难道“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是最基本的商业规则吗?”要是我在网上买瓶水,店家不给货都算诈骗的。建业现在的状况,确实困难,但那些悲情自救“英雄化”的言论,着实让人费解。

30万套待交付?

“让河南人民住上好房子”“让中原人民过上好生活”建业一直以来的情怀,赢得了老百姓的信赖。2004年起,森林半岛系列、联盟新城系列、壹号城邦系列、桂园系列等系列产品在河南各地市铺开,几乎河南每个城市都有建业的住宅。建业深耕河南18个地市和104个县级城市,总楼盘超400个。

2022年,根据建业公布,共计交付166个批次,74756套房,交付面积约1100万㎡。2023年前三季度交付23277套,面积约339.1万㎡。

按照这进度,这30万房全部交付完成,5年完成恐怕压力还是有点大的。

有消息称,建业未交付的30万套房子,包含自建项目400多个,其中有一半是问题楼盘,有的甚至延期近2年未交付,并处于施工缓慢状态。

业内专家粗算,建业完全脱离泥潭,顺利交付30万套,包括人员、施工、税费等,则至少需要1000亿。

最新负债:1286亿

财报披露,截至今年6月底,建业地产的总负债1286.94亿元,比2022年底减少了5.1%;但总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以及受限制银行存款)减少的速度更快,余额为37.79亿元,比2022年底减少13.2%;

在暴雷之前,建业地产每年的销售业绩都稳居第一,2018年全年销售了723.66亿元,超第二名的正商200多亿元,2019年更是高达734.3亿元。2022年直接下降到225亿。

2021年,网络上流传出一封建业的“求助信”,信中明确提到,在水灾、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建业累计各种经济损失逾50亿元之后,负面新闻不断。

2022年7月,政府第一批保交楼名单中,建业郑州北龙湖写字楼项目赫然在列,紧接着建业河畔洋房、建业J18、建业君邻大院梅苑、建业花园里·朗岸、建业城等住宅,或延期交房或基本处于施工缓慢中。

建业集团今年以来,努力在偿还美元债及利息,境内的公开债务也在努力偿还,尽量保持信用不违约的记录。

但是员工理财,供应商的欠款,在建项目的一再延期,建业对这些不知道是无力解决还是彻底躺平,一而再再而三地忽视,“让河南人民住上好房子”“让中原人民过上好生活”的情怀,成了一句空话,让大家伤透了心。

建业只是缩影

2022年,一篇《2023年,十大艰难行业》非常火,有人统计了A股的5300多家上市公司,根据各行业典型公司2023年上半年(1-6月)财报数据,收入同比下降超过17%,利润为负数的,倒序排名。

十大艰难行业,民营房地产排第一。

建业只是这经济潮流中的一员,并非个例,很多民营房企都在艰难支撑。

经济史告诉我们,古今中外,经济发展好的时候都有一个基本特征:放水养鱼,减轻税负,尊重常识,勤劳务实,问题导向的实用主义。经济不好的时候,债务危机、信用缺失,舆论极端、社会动荡。

所以保交楼不仅是个经济问题,是社会政治问题。

2023年上半年,全国期房交付率仅为54.8%,创历史新低。其中,一线城市期房交付率为46.9%,二线城市为55.1%,三线城市为57.2%

2021年房地产热词是“延期”,2022就是“停工”,2023是“保交楼”,2024年可能是“房企重组”、“清算”或者“防止大面积烂尾”,这之后或许才会回暖。

3年也好,5年也好,但再大的雨也会总停,阴霾也总有散去的一天。

呼吁

随着国家的房地产的新法律法规的出台与实施,我们呼吁:

一、现房交付,让购房者合法拥有自己的心仪之房。

二、出新规让购房者拥有这样的权利:没有最终综合验收的房子,购房者有按合同合法退款的权利。

三、停止自有资产不足的开发商的开发资质!

这样的话,安居乐业的居住者的天,才是阳光明朗的天。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