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老太太背景可不简单,她可是咱们党早期的革命斗士,还是最早一批女党员里的一个。1923年1月份,她就跟着李立三参与了安源路矿那场大规模的工人罢工。到了1925年,还是由我们党里头的第一位女革命家向警予牵线,让她正式入了党。
她这辈子最让人佩服的,不只是那些事情,更重要的是她的恋爱和结婚故事。
她头一回结婚,对象是杨开智,这样一来,她就成了杨开慧的大嫂。
再婚时,我嫁给了李立三,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之一,也是中国工人运动的杰出代表,更是位伟大的革命家。
第三次结婚,我嫁给了非常出色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蔡和森。
我的第四次结婚,对象是位挺平凡的人。
更离奇的是,她亲自出手安排后,杨开智和李立三这两位曾经的丈夫,最后竟然分别变成了她的七妹和三妹的丈夫。
这位了不起的女性就是李一纯,她以前叫李崇英。
从周南女中毕业的那个有个性的小姑娘
李一纯来自一个充满新思想、注重文化教育的书香门第,她小时候在长沙的周南女中上学。
周南女中跟以前的老学堂可不一样,它是个走在时代前头,特别看重科学和新文化教育的新学校,大家都说它是“近代中国女中豪杰的起点”。这儿培养出了好多厉害的女性革命家,比如杨开慧、向警予、蔡畅、丁玲,还有李一纯也是这儿出来的。
李一纯在周南女校学习期间,接触到了倡导自由的新观念,她开始主张自由恋爱,自己决定婚姻大事。她变成了一位执着且大胆的寻爱者。只要感觉自己的心灵被限制,她就会拼命去打破这些限制。
倾心于年轻有为的杨开智
李一纯和杨开慧是同学,关系好得跟亲姐妹似的,所以李一纯老往杨家跑。那时候,杨开慧的爸爸杨昌济先生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教书,他教过的学生里有毛泽东、蔡和森这些大人物。这些年轻人总爱在杨家聚一块儿,聊人生理想,聊救国方案。这样一来二去的,李一纯也就跟杨开智、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他们都认识了。
打交道的时候,李一纯被杨开智的文雅气质和深厚的家庭文化背景给迷住了。他们俩挺有共同话题的,又都是情窦初开的时候,所以很快就自然而然地谈起了恋爱。到了1918年,19岁的李一纯就跟杨开智成了亲。
这一年,杨昌济先生接受了蔡元培先生的邀请,成了北京大学的老师,并且带着全家搬到了北京。刚结婚的杨开智两口子,也跟着一块儿到了北京。
1920年10月份,杨展这个小女孩来到了他们的家庭。转过年来,1921年,杨开智成功考上了北京国立农业专科学校,也就是现在的中国农业大学。他们全家随后就在北京安顿下来,过着挺安稳的日子。
火速嫁给李立三
1922年快结束时,李立三接到张国焘和罗章龙的邀请,到北京来聊聊劳工运动的事儿。因为他和杨开智是老乡,关系也挺好,所以就住到了杨开智的家里。
聊到李立三,他绝对是中国工人运动里响当当的人物。他和毛泽东、刘少奇等人一块带头搞了安源路矿的大罢工,还参与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的领导。他当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常委,还做过中央秘书长。有那么一段时间,他实际上就是中共临时中央的头儿。
李立三特别有才华,说话头头是道,出口成章,还特有幽默感,把李一纯迷得不行。反过来,李一纯对李立三的温柔体贴也让李立三心里暖暖的。两人之间慢慢有了种说不出的情愫,可只有书呆子杨开智,愣是一点没察觉出来。
1923年1月份,党组织派李立三去江西萍乡安源煤矿,负责带动那里的工人运动。正好,李一纯也要回湖南老家。可杨开智学业太忙,没法跟老婆一起回去。他看李立三的路线和他们大部分重合,就把老婆托付给了李立三,让他在往南走的路上照应一下。
杨开智压根儿没想过,这次出行竟然让他婚姻走到了头,反倒促成了李一纯和李立三两人的情缘。
心里有了念头,李一纯这个倔脾气,立马就想要摆脱原来的婚姻。她连长沙的家门都没踏进一步,直接跟着李立三去了安源。到了那儿,她和李立三就成了夫妻,还一起忙活起了安源路矿那场有名的大罢工。
说到底,杨开智那儿我还是觉得对不起他,因为他真的是个挺棒的人。李一纯就写了封信,跟杨开智明说了自己和李立三的事情,求他原谅,还建议两人好聚好散,离婚算了。
另外,李一纯心里始终惦记着才2岁的亲生女儿,于是她灵机一动,琢磨出一个两全的办法。她开始给前夫杨开智当红娘,写信给他介绍自己的七妹李崇德:“七妹长得漂亮又聪明,性格温柔娴静,她其实更适合你。你俩要是成了夫妻,你虽然不再是我的丈夫,但会变成我的七妹夫,这样咱们还是一家人。”
杨开智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有点懵,但他还是认了命,并且听了前妻的劝,跑到长沙去找李崇德求婚。让人没想到的是,小姨子李崇德竟然很高兴地答应了这位前姐夫的求婚。
经过这么一折腾,李一纯心里头的愧疚少了不少,女儿杨展也有人照顾了。前夫变成了妹夫,大家还是亲亲密密的一家人,这事儿就算是圆满解决了,都挺高兴的。
从深厚的战友情谊发展到坚定的伴侣关系,我第三次步入婚姻,嫁给了蔡和森。
李一纯嫁给李立三后,就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中,她先后在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黄埔军校,还有武汉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教书。到了1925年,在上海,向警予引荐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中央派李立三、蔡和森、向警予他们去莫斯科开会,一个是共产国际第六次执委扩大会议,另一个是红色职工国际会议,李一纯也跟着一起去了。
聊到蔡和森,那会儿他和毛泽东在湖南一师可是齐名,大家都说他们是学校的两大明星。他们的老师杨昌济还曾断言:“将来能拯救中国的,肯定是这两个人!”
蔡和森后来变得非常出名,他是位了不起的革命领袖,还当上了中央政治局的委员和常委。在中共的历史上,他算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向警予,她是共产党的第一个女成员,也是推动中国妇女运动的重要人物。
蔡和森和向警予夫妻俩,在党内被大家亲切地叫做“向蔡组合”,是我党里非常有名的一对搭档。
因为全身心投入革命事业,不太擅长处理婚姻关系,两人的感情逐渐产生了隔阂。这时候,向警予正跟蔡和森商量着要分开。
向警予跟李一纯一样,是个性情中人,爱憎分明,不在乎那些老规矩。到了苏联后,她下定了决心,跟蔡和森分了手,两人的关系没能走到最后。这事儿对蔡和森打击挺大,他直接病倒了,一直没能好起来。
在莫斯科的李立三,心里头看不得同志遭罪,就吩咐老婆李一纯,有空多去帮衬帮衬蔡和森。可谁承想,这事儿后来竟也在他自己身上应验了。
蔡和森这人,性格沉稳,思想深刻。身体上的病痛加上婚姻变故带来的心灵创伤,让李一纯对他充满了心疼和怜爱。她打心底里想用自己的温情去照顾他。而蔡和森呢,被前妻伤得彻底,从李一纯这里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怀,就像是重新找回了爱的感觉!
结果就是,李一纯又一次觉得,蔡和森才是她命中注定的“真命天子”。原本的革命伙伴关系,慢慢变成了革命中的爱情。她再次鼓足勇气,做了个大胆的决定:跟李立三分手,跟蔡和森结婚。
接下来,李一纯动作娴熟,又使出了她的老一套。先是跟李立三平静地分了手,然后她这个前妻亲自上阵当月老,给李立三和自家三妹李崇善牵起了红线,又一次让前夫变成了妹夫。
李立三听了李一纯的话,从苏联回来后,直接向李崇善表达了想要结婚的意愿。李崇善很开心地接受了这份来自姐夫位置空缺的“邀请”,并在1926年,两人选择在上海举办了婚礼,正式结为夫妻。
结婚后,李立三和李崇善有了三个女儿,可他们还是没能白头偕老。李崇善也是个革命战士,可惜因为叛徒告密,他英勇地牺牲了。后来,李立三和苏联的李莎女士走到了一起,两人共度余生。
1926年快结束的时候,27岁的李一纯和蔡和森在莫斯科正式办了结婚手续。
1927年3月份,李一纯和蔡和森一块儿从莫斯科回到了国内,他们俩新成为夫妻后,又一起扎进了革命事业里头。
但是,在那个动荡的革命时期,共产党人们时刻都可能会遭遇生离死别。1931年的时候,蔡和森遭到了叛徒顾顺章的背叛,在香港被抓了起来。很快,他就被国民党交给了广东方面,然后壮烈牺牲了。他走后,留下了妻子李一纯还有两个正在吃奶的孩子。那时候,李一纯才32岁。
李一纯没有因失去爱人就一蹶不振,她振作起来,尽心尽力为党办事。她帮忙隐藏党的办公地点,保管重要文件,还当上了党的秘密联络员。
1933年6月份,中共江苏省委的办公地点被敌人给端了,守在那儿的李一纯就被国民党给抓进大牢了。在牢里头,她硬是一声没吭,啥也没透露,真是展现了共产党人的那种啥也不怕的勇气。
国共两党携手抗日那会儿,李一纯被国民党给放了。她恢复自由后,就直接去了延安。到了那儿,她先后在延安的鲁迅师范学校和陕甘宁边区的行政学院当起了老师。
她结了四次婚,最后选择了一个平凡的人共度余生。
在延安那会儿,我就只有跟女儿杨展见过一小阵子,剩下的日子都是自个儿过。
后来,李一纯和单位里一个挺普通的同事结了婚,她心里踏实下来,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为党做事,生活也变得平平淡淡了。
全国统一后,李一纯去了北戴河的中直疗养院,还有北京的中直机关这些地方工作。
看看李一纯的情感路程,作为一个思想前卫的女性,她对爱情的看法就是追求百分百的自由。她每次结婚,都是因为找到了真爱,想摆脱老旧观念的捆绑。这种大胆、自在的态度,在当时真的挺少见的,也因此有人批评她太自我,甚至说她不检点。但其实,她的每段感情都是真心的,都是情真意切的。李一纯爱得热烈,分开时也果断利落,真是个与众不同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