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虽说皇权是封建王朝最为至尊的存在,但是皇权毕竟是需要皇帝自身去掌控的,皇帝也是人,是人就有强弱之分。一旦皇帝偏弱,驾驭不了皇权,必然会有其他人攫取大权,或出现像汉朝吕后和元朝海迷失后那样临朝称制的女主,或出现像汉朝霍光和曹魏司马师那样擅行废立的权臣。
甭管这些女主和权臣做了多少好事,他们都会因为缺乏大义名分而遭受非议,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被放大。皇帝搞一言堂顶多就算强势,他们要搞一言堂,那就是打压异己了。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一个饱受非议、被骂了700多年的权臣-贾似道,有人说他是“社稷无人物,湖山养祸胎”的“祸胎”,也有人说他“其材可大用”,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权臣?
南宋权臣-贾似道
一、贾似道的“功”1、再造王室
贾似道出生的那一年,刚好是野狐岭之战结束的第三年,蒙古已然成为草原上的霸主。贾似道入仕的那一年,压了南宋百余年的金国被蒙古人灭了,南宋自此需要独自面对蒙古兵锋,庆幸的是南宋当时有一个不世出的战略大师—孟珙。蒙古两度大举攻宋都没有占到多大便宜,甚至还在钓鱼城下送掉了蒙哥汗。
蒙哥汗本对南宋是志在必得,他组织了三路大军从三个不同的方向攻宋,分别是攻打巴蜀的西路军(蒙哥汗亲领)、正面攻打荆襄的东路军(蒙哥汗之弟忽必烈率领)和绕路攻打广西的南路军(速不台之子兀良合台率领),计划先由西路军和南路军南北对进,攻取巴蜀,接着两军合为一军,顺江而下,与东路军会师鄂州(今湖北武昌),最后三军如泰山压顶般直扑临安。
蒙哥攻宋战略
蒙哥汗战死之时,南宋军民无不大受鼓舞,大家满心以为蒙古军会尽数撤军,不料忽必烈的东路军依然按照既定计划向鄂州攻击前进,形势依然十分严峻,稍有不慎即有亡国之虞。当时孟珙已然身故,接替他主持荆襄防线的是宋理宗的小舅子-贾似道。面对强敌,贾似道没有退缩,他毅然率军进驻鄂州,准备和忽必烈做殊死之争。
此后3个月,十万蒙古大军连番攻城未果,忽必烈麾下众将心急如焚,他们担心如果大军在鄂州城下牵连日久,忽必烈会错失汗位。然而他们再怎么急也没用,城中的贾似道压根就不给他们机会。出于风度,忽必烈对贾似道赞赏有加,“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眼看阿里不哥(忽必烈之弟)闹的阵势越来越大,忽必烈最终无奈退兵,而贾似道则以再造王室之功入朝为相。
宋理宗画像
2、推行良法
贾似道为相十五载,期间打压了不少异己,世人多视他为权臣。的确,他是权臣,可权臣并非都是奸臣。当时抗蒙压力巨大,南宋的军费开支始终居高不下,财政几近于捉襟见肘,朝廷所行的“和籴”(朝廷以低价强行收购民间粮食)之策给百姓造成了极大的困苦。就拿常熟县来说,税粮七万余石,和籴粮却需达到税粮的四五倍之多。
百姓自己都没有余粮,还得被迫卖粮。如果是按正常市场价交易,倒也能接受,可朝廷出的价格往往只有市价的1/10,甚至更少,而且不给现钱,给一些超发的楮币(纸币)。有鉴于此,贾似道适时推行“公田法”,由朝廷出资,以低价回收各级官员和庶民大地主手中的超额田地,然后再出租给百姓耕种,比如一品官之家可有5000亩土地,超出5000亩的部分则需按1/3的比例卖给朝廷。
蒙古带给南宋的军事压力可见一斑
贾似道为了保障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的利益,特别提出定“二百亩以下者免”,可惜那些官僚和大地主视田地如命,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对朝廷的新法是各种阳奉阴违,不仅想尽办法隐瞒自家的真实田亩数,还擅自将压力转嫁自中小地主和平民百姓身上,导致贾似道两头不讨好。不过有一说一,贾似道的出发点是极好的,而且也缓解了朝廷的财政压力。
在打击土地兼并之余,贾似道还在军队中开展了大规模的反腐行动,推出了“打算法”,由朝廷指派专人监察审计各地统兵大将的军费开支,只要发现有人做假账、吃空饷,就必须让他们把吃进去的给吐出来,期间纵使是他的亲戚史岩之“侵盗官钱”,同样得“纳钱而妻子下狱”。另外,他针对地方官府在计量工具上玩心眼的情况,亲自主持制定了口窄底阔的新式官斛,此举惠及后世。
口小底宽的官斛
二、贾似道的“过”1、鲁港之遁
忽必烈在夺取汗位之后再度大规模攻宋,得益于降将刘整的谋划,忽必烈将战略关建点放在了襄阳,并投入过半财政收入作为襄阳之战的军费。当时贾似道坐朝理政、统筹全局,荆襄防线由吕文德负责,无奈吕文德大意失荆州,他错误相信了蒙古人在襄阳城外建通商榷场的谎话,导致蒙古人顺利在襄阳城外筑连垒以困襄阳,城中守军只能坐吃山空。
贾似道深知忽必烈此招的厉害,一边极力筹措军费,一边调度周围各军援助襄阳,甚至他本人也多次请命去一线主持军务。然而两国对战是“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援军受阻于蒙古人的连垒,贾似道又无法抽身,襄阳在坚守了6年之后还是陷落了,紧接着鄂州等荆襄江防重镇接二连三地宣告失守。
南宋的京湖防线
有道是“无襄则无淮”,襄阳、鄂州既失,南宋的江淮防线也岌岌可危了。眼看着局势崩盘,贾似道不得不亲率大军赶赴芜湖坐镇。适时蒙古军从鄂州顺江而下,贾似道将自己手下能用的所有战力分成三股,主力(7万大军)由大将孙虎臣率领进驻丁家洲(今安徽铜陵一带)防守,另外水师则前出封锁江面,他自己留守芜湖。
没曾想孙虎臣早就失了战心,他刚和蒙古军交上手就临阵脱逃,致使整个长江下游防线失控。贾似道本打算到扬州聚拢溃兵,可惜兵败如山倒,无人听招呼,他只得急谏谢太后(宋理宗的皇后,当时宋恭帝年幼,由她临朝)迁都,并令各地驻军做好勤王的准备。国势糜烂至此,一些满口忠心的大臣不思如何保国,反倒是甩锅给贾似道,迫使谢太后将其贬往循州(今广东龙川一带)。
贾似道战败之后的形势图
2、蟋蟀宰相
贾似道是权臣,朝中不服他的大臣肯定是有的,以前他威风八面的时候,人家动不了他,他吃了败仗,痛打落水狗的人就都冒出来了。福王赵与芮(宋理宗之弟、宋恭帝之祖父)唯恐贾似道卷土重来,竟募人暗害贾似道。一个叫郑虎臣的县尉欣然应和福王之令,他在送贾似道去循州的路上将其灭了,南宋的最后一个权臣就此结束了其褒贬不一的人生。
贾似道死后,先前力主问罪他的宰执大臣王飊、陈宜中和留梦炎无力支撑局面,整日在朝堂上搞权斗,使得朝廷还没来得及迁都就被蒙古大军所围,谢太后因此被迫携宋恭帝出城投降。虽有陆秀夫等忠臣携部分宋室宗亲在闽粤一带组建流亡朝廷,但是明眼人都知道南宋已经没戏了。然而围绕着贾似道的各种小道消息却没有因此而休止。
陆秀夫塑像
有人说他为相期间曾斥巨资在西湖和葛岭一带修建亭台楼榭,终日幽居于此,肆意荒废朝政。各级衙门如有事需他定夺,则派专人将相关公文呈送至他家,而他也不怎么看,悉数交予门人处理。即使在襄阳之战的关建时刻,他都习惯性地日夜饮酒作乐,乐此不疲。还说他不顾宰相体面,常和家中小妾趴在地上斗蟋蟀,故称他为蟋蟀宰相。
还有人说他生活豪奢,只是因为喜欢吃鳊鱼就让人专门挖了一大片池塘,并在其中养了上千条鳊鱼,就连他到芜湖一线去抵御蒙古时都不忘带着整船的金帛辎重。甭管这些事是不是真的,反正最后一传十、十传百,贾似道在权臣之外又多了个奸臣的标签。如果他真的那么不堪,他为何甘于受贬,而没有像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文臣武将一样投降蒙古?
贾似道玩蟋蟀
结语贾似道历仕宋理宗、宋度宗和宋恭帝,宋恭弟继位时才3岁,能指望他乾纲独断吗?宋度宗的智商堪比晋惠帝,在位期间耽于享乐,甚至让所谓的春夏秋冬四夫人替自己批阅奏折,能指望他力挽狂澜于既倒吗?宋理宗在位期间错招迭出,不思北宋联金灭辽之教训,不顾唇亡齿寒的道理,竟然联蒙灭金,而且后期纵情享乐,能指望他抵抗蒙古吗?
三代君主皆如此表现,还谈什么贾似道是权臣,没有贾似道,也有李似道、张似道,在当时那种局势下,还真不见得有多少人能做得比贾似道更好。一个王朝覆亡,绝非一人之过,那些投降蒙古的士大夫有何脸面将责任全部甩给贾似道?据说忽必烈曾问南宋的一众降臣降将为何会投降的速度那么快,好家伙,他们异口同声地将原因归结于贾似道擅权,简直无耻。
参考文献:
《宋史》
《全宋文》
《宋史纪事本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