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这个项目厉害了——“地沟油”变航空燃料

自由的生活生活 2025-03-14 16:11:25
近日,石家庄迎来了一个特殊的外商考察团。

为什么特殊?因为规格很高,而且是对方着急要跟我们谈合作。合作的项目也老厉害了,其中一个就是“地沟油”变航空燃料。

解闷解惑有趣有料,这里是杨涛有料。

3月12日,超超书记与丹麦驻华大使孔墨客一行进行了工作会谈。据官媒报道,老孔这次来可不是一个人,还带着一帮丹麦的跨国公司,都是想来石家庄搞投资挣大钱的。

新闻通稿里有句话专门提到,这是“应丹麦驻华大使馆照会”,要在石家庄搞一个中丹洽谈交流会。

照会是国与国外交机构之间发出的正式通知,代表各自政府立场,非常严肃,收到后必须抓紧办理,要么同意,要么拒绝,不能拖延。

由此可以说明三点:第一,对方很着急促成此事。第二,来自丹麦的这些公司也想给自己找个背书。意思就是,我们可不是骗子,官面上的人咱都熟,诚心实意来谈合作的。第三,跟着大使一起来,不仅能见到大领导,没准还能特别关照一下。

其实要我说,丹麦人太见外了,只要是符合政策互惠互利,所有外商投资我们都欢迎,不用这么大阵仗,下次来我安排。

而且很快,由深泽县中能亿达(河北)新能源公司与丹麦托普索公司共同投资建设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加氢项目,就要正式签约了。

中能亿达别看注册在深泽县经开区,去年股权变更后,已经是正宗的央企背景了。丹麦托普索公司更了不得,是全球能源和化工领域知名的催化剂研发生产企业。催化剂被称为“工业魔法师”,就像你在游戏里给装备附魔升级一样。

这次他们要干的就是把废弃动植物油脂转化为生物质能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地沟油”变航空煤油。因为使用的是可再生资源,所以被叫做可持续航空燃料。

这个项目总投资18.54亿元,预计年产40万吨。一座1000万人口的城市,一年产生的餐余废油大概是10万吨。这也就意味着,可持续航空燃料项目投产后,石家庄还有周边城市的餐余废油都能拉过去变废为宝。

跟传统化石航煤相比,可持续航空燃料能减少80%以上的碳排放。去年,国航、东航、南航共有12个航班已经开始加注这种燃料了。

按照计划,到2050年,所有商用航空器都要达到减排净零排放。也就意味着,飞机加注的航空煤油中70%都是由“地沟油”炼制的可持续燃料。

所以,我们与丹麦托普索公司合作的这个项目前景非常广阔。

除了托普索公司,丹麦大使这次又带来的丹佛斯集团、格兰富集团、卡姆鲁普公司、波昂阀门公司等,他们主要是想在石家庄承揽一些低碳供热项目。

比如:丹佛斯的核心技术就是通过智能调控,使区域供热系统能效提升20%以上,碳排放减少30%‌以上。格兰富是生产水泵的,卡姆鲁普是生产热量表的,波昂阀门就是生产阀门的,估计都是丹佛斯的配套供应商。

反正他们在会上都表了决心啦,如果给机会,一定好好干。至于给不给机会,就看“超级马力”研究决定啦。

其实石家庄与丹麦的合作,正是东大与欧洲经济互相靠近的缩影。

前几年,欧洲被老美忽悠着跟我们搞意识形态,生意做得好好的非要“去风险”,也就是脱钩。跟着老美风险才大呢,不仅陷入了与大毛的军事对抗,连自己最重要的能源管线也被切断了。

当工业生产遭遇能源价格暴涨,商品也很快失去了市场竞争力。以德意志为首的欧洲企业纷纷加大在华投资,一是为了绕过贸易壁垒,二是为了向外转移产能。我们广阔的市场、廉价的能源、充足的技术人员、完整的供应链,全球找不出第二家。

如今川子又回来了,提裤子就不认人,要把俄乌的烂摊子甩给欧洲自己处理,完美继承了大英“世界搅屎棍”的角色,霍活儿完了就走。欧洲对老美的信任危机反而推动了中欧之间的互信合作,被搁置的贸易谈判有望重启。

石家庄作为中欧班列的桥头堡,今年1月,石家庄国际陆港开行中欧班列125列、货值14.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9倍、9.7倍,相信在接下来的中欧经贸合作中还要发挥更大作用。

0 阅读:4

自由的生活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