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辅臣来说,辅佐那种无才无德的君主也许是一件相对容易一些的事情

江南体育说球 2019-04-26 21:46:41
对于辅臣来说, 辅佐那种无才无德的君主也许是一件相对容易一些的事情。

诸葛孔明和刘备的关系,是君臣关系的典范。 然而,刘备死后,诸葛亮所面对的后主刘禅则是一个异常昏庸的人。在如何处理和昏庸之君的关系方面,诸葛亮的行为堪为后人楷模。

从某种角度来看, 凡庸可说是刘禅的优点,因为他能谨守先皇遗诏, 凡事都委托给诸葛亮,宫中府中之事概不过问,使得孔明能够一心一意地办好政事,一心一意地去征伐魏国,而不受到刘禅的任何掣肘。

因此,诸葛亮大权在握, 虽名为宰相,事实上却肩负君王之职。 然而,诸葛亮遵守刘备“复兴汉室”之嘱托,竭尽心力扶持刘禅,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正是他的高尚之处,也是他的智慧之处。

如果诸葛亮要取代刘禅的帝位,并无什么困难,况且刘备在托孤时也曾说过:

“君才十倍于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 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所以,既使诸葛亮取代刘禅的帝位,似乎也无可非议。然而,诸葛亮并没有这样做,他终其一生,尽心尽忠,为报刘备知遇之恩、复兴汉室而终生操劳。 这种伟大的牺牲精神和高尚的品格, 使他成为中国人心目中最理想的辅臣。在《出师表》中,孔明对刘禅说道:“受命以来, 夙夜忧叹, 恐托付不效, 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 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 兵甲巳足, 当奖率三军, 北定中原, 庶竭驽钝, 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份也。”

从这些言辞中,我们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如何忠诚于刘备的事业,如何辅佐后主刘禅。 诸葛亮并不因刘禅昏庸而对之不恭不敬,恪守作臣子的本分,不敢稍加逾越。

《三国演义》上有这样的故事:

诸葛亮三出祁山, 攻伐魏国。 正值屡屡获胜, 战争顺利之时, 却忽然收到了后主刘禅要他班 师回朝的诏书。

原来, 蜀军中有一押粮官荷安,在押送粮草时,因贪酒而耽误了行程,比规定时间迟了十天才押送到军营。诸葛亮十分 愤怒,喝令推出斩首。由于众臣请求,孔明才免他死罪,打丁他八十大棍后释放了他。

苟安受到责打后,心中怀恨,便投奔魏营。 魏军统帅司马懿让他回成都散布流言,说诸葛亮有怨上之意,早晚飲称为帝,促使后主召回孔明。 荀安应允,回到成都后,即广散谣言。 后主听到后,果然中计,便写了让诸葛亮回朝的诏书。诸葛亮接到诏书后,仰天长叹说:

“主上年幼,必定有俊臣在他身旁。我正要建功,怎能召我回朝? 但如是不回, 又犯了欺主之罪。 若奉命而退, 恐以后再没有这么好的机会了。”

无奈, 诸葛亮只得命令军队撤出战斗,班师回朝。 第三次 北伐就这样被轻易断送了。

即使在战争的关键时刻, 诸葛亮也恪守身职,不违 君命,对刘氏政权忠心耿耿。

中国历史上, 无德无才、 或年幼无知的君主,最终被辅臣取代者不在少数,如三国时的曹魏政权,就是被其辅臣司马氏家族取而代之的。 但是这种不忠不义的行为历来被后世所唾弃,被看成是大逆不道。这种 行为与中国为政者的传统政治理想相背逆,所以,历来的杰出辅臣们都不屑于此。 诸葛亮不怠懈其职守,鞠躬尽瘁辅佐刘禅,且丝毫不生取代之心,也正是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

中国人向来注重政治理想甚于政治成就, 这更多地与中国人注重人格品性修养有关。 对于这一点,现代为政者不可不有深刻体认。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 贤明下属辅佐平庸上司的情形都普遍存在,在这种情形下,下属应努力尽一己之责,这是一种现实的要求,也是一种德性的要求。 切不可贪图名利、 萌生取代之心。 这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不合乎中国传统的政治理想的。

影响辅臣发挥政治才干的因素, 概括起来,不外乎以下三点:

第一,与君主的对应关系。 由于辅臣都是臣佐君主的,所以君主的贤愚直接影响着辅臣才干的发挥。

第二, 时代状况。 纵使有优异的才能,倘若生不逢时,仍难发挥其长。 可以看到,凡在历史上有丰功伟绩的辅臣,无一不是生长在最适于发挥其个人政治才华的时代里。第三,则是臣相个人的才干、政治手段及处事手腕了。

我们看到, 无论是辅佐有德有才的圣明之君,辅佐有德无才的平凡之君,还是辅佐无德无才的昏庸之君,辅臣都可以适应不同的情况发挥其政治才华,因为在这三种情况下辅臣和君主之间都可以达到一种相容的关系。然而,唯独在有才无德的暴虐无道之君面前,再高明的辅臣也无法发挥其ォ千.

殷商的最后一位帝王殷纣王, 传说是十分有才能的人,他天赋优秀、 智慧超绝、 口齿伶俐、 能言善辩, 再加上具备击猛虎于臂腕下的神力, 可说是文武兼备于一身。 然而, 纣王寡德暴虐、 荒淫无道, 使得他的手下几乎没有一个杰出的辅臣, 即使有些忠心于殷商的贤臣, 不是被纣王诛杀, 便是被驱逐或躲避起来。 在纣王身边得宠的, 全是一些奸佞之臣。

身处暴君之朝, 忠良之臣的进退之路十分艰难。 纣王是一个不纳忠谏的君王,若有人敢犯颜进谏,则无 异 自 取灭亡。 若不肯违背己意,就只好流亡国外。

纣王的叔父箕子, 生性耿直, 忠君爱国, 曾经有人规劝他, 既然纣王不肯纳忠言, 不如流亡国外, 以免杀身之祸。但是一腔忠忱的箕子认为臣子若因君王不纳忠 言 便 离国他去, 则是陷君王于不义, 于是执意 不 肯 如此。 终于不被接纳, 并被纣王贬为奴隶。 箕子为了躲避纣王的进一步迫害,只好装疯卖傻, 抑郁度过余生。

此外, 纣王还有一个叔父叫比干。 比干一心为主,认为君主若有过失,群臣就有死谏的责任,于是不顾死活地当面指责纣王,结果激怒了纣王.纣王说:“我听说圣人的心都是七窍的,我要看看你这个人究竟是不是圣人。”于是令人当场将比干的心挖出。

纣王的异母胞兄微子,亦曾数度上谏,却全被驳回,再加上箕子和比干的前车之鉴,对殷纣王绝望至极。 他认为,君臣之义不同于父子之情。 父亲有过失,为人子者不可指责,但君若有过失,为人臣者数次上谏仍不予采纳,只有舍弃君主而去。 于是微子逃亡国外,隐居起来。

箕子、比干、微子的忠君之法各有不同,孔子在《论语》中有“殷有三仁”之说,认为他们都不违背仁。 盖殉死、留朝、去国、隐居皆可。

历代的贤臣名相, 若不幸生不逢时、侍奉暴虐无道之君,大概都是依照殷之三仁之例,决定其进退之道的。宋代政治家司马光在论及德才关系时说,有德有才者谓之圣人,有德无才者谓之君子,无才无德者谓之愚人,有才无德者谓之小人。 盖作为辅臣,最不幸的便是侍奉这种有才无德的小人之君。 圣人之君和君子之君由于贤明,易于合作;愚人之君由于其愚钝,易于匡正服膺;唯独这种小人之君,竔足够的能力去干坏事,而不受任何道德之约束限制,贤臣名相能够奈他若何?

卖而且,这种小人之君有个通病,就是嫉贤妒能、喜爱谄媚奉承之徒,贤能之士更不易在其身边辅佐。

所以,侍奉这种君主的臣相,最好是明了一些明哲保身的智慧,以保全生命。 当然,如果要像比干那样尽忠到底,确也值得钦佩,但除了给他人增加几声哀叹之外,还会有什么别的用处呢?
0 阅读:7

江南体育说球

简介:沧桑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