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热议的“男生因反击骚扰女生的醉汉而被刑事拘留”,其实透露了很多时代变化。
新闻说,女学生去取外卖,与3个冒充外卖员的醉汉发生矛盾。3名男学生发现后制止,醉汉冲入学校掐住其中一名男学生的脖子,男学生挥拳反击,醉汉倒地。
有意思的是,“当地警方赶往现场进行处置,双方签订了和解协议。”然后仅隔一天,一名男学生收到区公安局的拘留通知书,被判刑事拘留。
舆论的不满声和繁杂的热议之后,济南最新通知是“成立调查组,对此案提级办理。”
这个提级办理是很“为难”的,倘若重新判了男学生正当防卫,那么抓人的公安分局是不是颠倒黑白,要不要承担责任?倘若维持原判,又该用什么理由来说服群众,毕竟从现在的舆论趋势来看,显然更多的人愿意相信“存在猫腻”,一个没弄好就是另一起彭宇案,“不是你撞的为啥要扶”。甚至济南此事中,还有人认为“醉酒男子”的背景身份起了作用。
不能怪群众会这么想,因为目前能够看到的面板信息都支持他们朝这个方向去思考问题。
“醉汉冒充外卖员,调戏在校女学生”,“闯入学校”,“掐住男学生的脖子,导致对方挥拳”,这些内容,全都支撑着人们力挺学生,力挺他正当防卫。
难道被掐住脖子了不能反击?难道看到女同学被调戏不该制止?
你说还有内幕,还有事实细节未曾曝光。
可细节是什么,为何事情刚发生的时候不进行通报,又不告知社会。
人们会因为这种迟到的事实还原,而对还原的内容产生怀疑。从这一点来说,这是记者存在的价值。他们能提供很多不掺杂评论的碎片事件,而那些“碎片”会成为人们最后思考的依据、或者线索,他们也会依据这些碎片来判定谁是值得相信的。
但现在,记者们越来越不愿意参与到这些事情之中。本地的不敢参与,外地的无法参与。
毫无疑问,这是现状。前有台长说“我们从不报道外地的负面”,后有记者进现场被阻拦拍摄。你可以看到现在很多舆论不是记者采访曝光,而是当地网友投稿,由其他城市有影响力的博主发到网上,引发大量的网民热情和舆论热议,再被外地的媒体“转发”,注意是转发而不是报道,这时候事发本地的官方才会开始出通知说“即将调查”云云,本地的媒体才敢稍微插手。
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新的流程,而这种流程必然是病态的,也必然破坏整体群众对官方的公信力。人们只是无力和无奈,但人们并不蠢,大家都清楚为什么会被迫的出现这种流程。
当一个人在意形象到几乎变态的时候,必然意味着他可以为了形象而欺瞒围观者的视觉。
并且这种不敢或者不愿的心态,会越来越多的不仅仅只出现在媒体和记者身上。
很有意思的一段报道,记者进行了一系列“电话采访”,并且这些采访的对象无一例外的“拒绝了”。
红星新闻致电事发公安分局,对方称“不方便透露”;致电伤者家属,对方说“关于伤者的信息都不能说”;又致电了被调戏的女生,对方表示“拒绝接受采访”;他们甚至打了电话给班主任,班主任告诉记者,“这种事大家都不愿意看到。”
一种新气象,记者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打电话,而人们会因为各种因素拒绝采访。连被骚扰的女学生都拒绝接受采访,虽然这不说明她一定会拒绝作证,但这种新变化,也会连锁反应出其他的东西,比如进一步削弱人们见义勇为的概率。
这些新的气象带来的,是群众对外界信息的抗拒,他们会本能的怀疑所有看到的东西并进行猜测,他们也会开始更多的把自己封闭在不愿接触现实的空间里,并对社会性事件越来越失去关注的动力。
有些人有些部门或许会认为这种沉默是好事,但显然对于整个国家和整个社会来说,那并不是。倾诉才能带来改变与进步,死寂与沉默能带来的只有更加的死寂与更加的沉默。
本文来自公众号“天涯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