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武帝元修最愚蠢的决定就是去关中投奔宇文泰

梧桐评商业 2025-02-17 09:45:25

北魏孝武帝元修是高欢打败尔朱氏后拥立的皇帝,高欢还将女儿嫁给元修做皇后。高欢居晋阳,元修在洛阳,本来可以避免产生矛盾。后来,元修在斛斯椿等人的挑唆下,与高欢交恶。高欢率军南下“清君侧”,元修离开洛阳投奔雄踞关中的宇文泰,几个月后被毒死。

北魏孝武帝元修

高欢拥立元修为帝

北魏孝庄帝元子攸杀死权臣尔朱荣后,众多尔朱氏攻陷洛阳,杀害元子攸,另立新君。

高欢起兵讨伐尔朱氏,立安定王元朗为帝。孝武帝元年(532年)三月,高欢在韩陵之战击败尔朱氏联军,尔朱氏政权崩溃。高欢逮捕尔朱氏立的皇帝元恭,囚禁崇训佛寺。高欢认为元朗皇家血统疏远,改立孝文帝元宏的孙子元修为帝。高欢派人替元朗撰写诏书,让出皇帝宝座。

元修于四月二十五日登基称帝,封高欢为大丞相、天柱大将军、太师,封高欢的儿子高澄为侍中、开府仪同三司,娶高欢的女儿为皇后。

这个时候,元修与高欢合作愉快,亲密无间。元修当了皇帝以后,越来越觉得当皇帝的感觉真好 ,为了消除后患,元修将前皇帝元恭、元朗、元晔处死,还将叔父汝南王元悦诛杀。

高欢网络图片

宇文泰的崛起

关中雍州本来由尔朱天光镇守,尔朱天光东下讨伐高欢时,交给他弟弟尔朱显寿镇守。尔朱氏战败后,雍州刺史贺拔岳、秦州刺史侯莫陈悦、行原州事宇文泰联合进攻长安,尔朱显寿弃城而逃,贺拔岳等追到华阴将尔朱显寿擒获。高欢任命贺拔岳为关西大行台,贺拔岳将政务交给宇文泰处理。

宇文泰向贺拔岳提出扩充势力计划,贺拔岳很高兴,派宇文泰去洛阳向皇帝元修报告这项计划,元修大为高兴,擢升宇文泰为武卫将军,任命贺拔岳为都督雍华二十州诸军事、雍州刺史。

贺拔岳率军西上,进驻平凉,秦州、南秦州、河州、渭州归附贺拔岳。贺拔岳推荐宇文泰担任边防要塞夏州刺史。

高欢对贺拔岳、侯莫陈悦的强大和团结深感忧虑,右丞翟嵩说:“我能挑拨离间他们的感情,叫他们自相残杀。”高欢派他去执行任务。

贺拔岳打算攻击依附高欢的灵州刺史曹泥,邀请侯莫陈悦在高平举行会议,讨论如何行动。这时候,侯莫陈悦已经被翟嵩说服,准备对贺拔岳下手。

讨伐灵州曹泥的联军出动,贺拔岳命侯莫陈悦当先锋,先行出发,抵达河曲,侯莫陈悦引诱贺拔岳来自己大营,随即将贺拔岳杀死。侯莫陈悦不敢接管贺拔岳的军队,反而率领自己的军队仓促撤退到陇山之西,驻扎水洛城。

贺拔岳的军队逐渐归队,但没有主帅。将领们商议后决定请夏州刺史宇文泰来领导军队。宇文泰来到平凉,被军中拥为主帅。皇帝元修任命宇文泰为大都督,统帅贺拔岳旧部。

宇文泰率军攻打侯莫陈悦,侯莫陈悦战败自杀。

高欢听到宇文泰平定秦陇,派使节送上厚礼,用卑微的措词,表示愿结盟友。宇文泰不接受,并将高欢的信转报皇帝元修。元修任命宇文泰为侍中、骠骑大将军、关西大都督,封略阳县公。

宇文泰

元修与高欢交恶

元修与高欢交恶,斛斯椿起到决定性作用。斛斯椿原是尔朱氏政权的骠骑将军,得到尔朱氏在韩陵战败的消息,开始密谋铲除尔朱氏,斩杀尔朱彦伯、尔朱世隆,擒获尔朱度律、尔朱天光。

尔朱仲远投奔南梁,其帐下都督乔宁、张子期向高欢投降。高欢责备他们不忠不信,将他们诛杀。

由于铲除尔朱氏有功,斛斯椿由尔朱氏执政时的骠骑大将军华丽转身成为新皇帝元修的近臣,担任侍中。斛斯椿听到高欢以“不忠不信”的罪名诛杀乔宁、张子期的消息后,想到自己同样“不忠不信”,大为惊慌,就联合几位大臣向元修进言,说高欢专断,接受诏书时态度不端正,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等等,建议元修相机除去高欢。

元修接受斛斯椿建议,增加自己卫队人数。元修数次出宫游逛,斛斯椿都亲自指挥部署。从此,朝廷的决策和军事行动,元修只单独与斛斯椿商议。

元修暗中与关中大行台贺拔岳密切结合,又派贺拔胜出任都督三荆七州诸军事兼荆州刺史。元修打算依靠贺拔兄弟抗拒高欢,高欢对元修也越来越不满。

孝武帝三年(534年)正月,高欢进攻归附贺拔岳的河西纥豆陵伊利部落,生擒其首领,将整个部落迁到河东。这是高欢对贺拔岳的示威,也是对不听从自己号令的各地诸侯的警告。皇帝元修责备高欢不向朝廷请示便采取军事行动。

元修与高欢之间,皇帝与权臣之间快要摊牌了。

元修西行投奔宇文泰

孝武帝三年(534年),元修打算攻击高欢的大本营晋阳,于五月十日下诏戒严,宣称准备御驾亲征南梁。元修征集黄河以南各路人马,在洛阳举行盛大阅兵。

六月六日,元修下密诏给高欢:“宇文泰、贺拔胜有背叛的阴谋,我假装南征,实际上是暗中对付他们。”这是元修对自己戒严、调兵的解释。高欢回复元修:“我已准备二十万大军,兵分四路攻击宇文泰、贺拔胜、南梁,全军已进入紧急状态。”

元修知道高欢已洞察他的阴谋,内心恐惧,却威胁高欢:“大王如果心平气和安坐北方,我纵然有百万大军也没有冒犯大王的野心。大王军旗如果指向南方,我即使赤手空拳也要抵抗至死。”

元修一方面准备向西投奔宇文泰,一方面发布正式文告,列举高欢罪状,与高欢公开决裂。

高欢动员军队南下,发布公告:“我因为尔朱氏专权乱政,所以在海内倡导大义,拥护主上(元修),赤胆忠心,人神共鉴。想不到被斛斯椿挑拨陷害,主上把我的忠心当作叛逆。我军南下的目的,只诛杀斛斯椿一人。”

宇文泰也向各州郡传递文告,列举高欢的罪行,亲自率军从高平出发,前锋进驻弘农。

七月二十六日,高欢率军渡过黄河。第二天,元修离开洛阳西逃,于八月初进入长安,任命宇文泰为大将军、尚书令、雍州刺史,无论政事军事,全由宇文泰裁决。

元修荒淫乱伦,他的堂妹与他上床,不能出嫁的有三人,都封公主。平原公主元明月,是南阳王元宝炬的亲妹,也跟随元修入关。宇文泰说服皇家各亲王,逮捕元明月,诛杀。元修大不高兴,有时弯弓拉弦,有时捶打桌案,与宇文泰的感情也告破裂。

闰十二月十五日,元修饮酒,而酒中有毒,毒发身死。

元修从入关到身死,只有五个月时间。

元修最愚蠢的决定是投奔宇文泰

这一部分参考柏杨先生的观点。

专制帝王什么时候失去对武装部队的控制,什么时候就是他的末日,没有例外。

元修除非拒绝高欢的拥立,否则命中注定不会有好的结局。他如果乖得像一个婴儿,顺得像一条小狗,再加上好运气,将来被踢下宝座后,有可能寿终正寝,就像汉献帝刘协、魏帝曹奂一样。如果他以为高欢离开他就没有饭吃,仍要行使最高统治权,就像武装部队并没有失去控制一样,他就要用生命作代价。

元修的积极夺权行为,发动得太早。高欢不如尔朱荣,尔朱荣的部落结构,已是一个影子内阁,一旦进入洛阳,大权立刻掌握。高欢所领导的,是一个拼凑的班底,所以朝廷大权落在斛斯椿手中。尔朱荣凶暴成性,随时可以翻脸,元子攸如坐针毡,因之早日下手,完全符合情理。高欢的智商,高出尔朱荣百倍,他知道他需要皇帝这块招牌掩护,至少在高欢在世期间,元修没有生命危险。

然而,元修却自认为他的聪明可以使他突破困局。元修与高欢决裂后,他唯一的一条生路,是他亲率大军,杀入敌阵,击败高欢南下军队,但对一个皇孙而言,让他亲冒乱箭飞石,是不可能的。所以,元修只能用小动作,刺一点心前血送给别人,争取效忠;至于给高欢下的诏书,简直每一句话都是白日做梦。高欢贫寒出身,元修富生富长;高欢百炼金刚,元修纨绔子弟。元修与高欢斗智,甚至以为高欢可能掉进他的圈套,越发显得他不自量力。

元修最愚不可及的,是他投奔宇文泰。宇文泰之行凶,依照封建政治发展规律,同样在意料之中,唯一出人意料的是,他下手如此快速。元修之死,本无可救,但刚刚折腾,就被诛杀,则是因为他始终没有认清他扮演的角色。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