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天安门“孤立”事件,刘少奇提出请求,毛主席为何断然拒绝

鲜衣怒马讲文史 2025-02-20 17:55:27

参考资料:

1966年刘少奇最后一次上天安门城楼 海外网

《刘少奇政治生涯中的若干“最后一次”》 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这是刘少奇一生中最“可怜”的时刻!

1966年,身为国家主席的他登上天安门,却惨遭冷待,只好尴尬地站在角落!

天安门广场上集结了大量欢呼雀跃的群众,可刘少奇却一点都笑不出来,他满面愁容,在这片欢乐的海洋中,显得尤为格格不入。

更糟的是,这次登上天安门,他似乎被所有人“孤立”,绝大多数人都不想和他有任何瓜葛,只有两个人愿意和他说话。

痛苦之中,他向毛主席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却惨遭毛主席断然拒绝。

不久前还是国家二把手的刘少奇,在天安门上究竟遭遇了什么,毛主席又为何会拒绝他的请求呢?

1966年,对刘少奇来说,是格外难熬的一年。席卷全国的风暴突然降临,没给他留任何反应的时间。

很快,他就被卷入其中!处在风暴中的刘少奇郁郁寡欢,他时常感到迷惑不解,却始终找不到原因,也不知自己究竟哪里出错,这让他更加忧郁。

这一年,毛主席在天安门接见群众,当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时,整个广场都沸腾起来,人们欢呼雀跃,为能见到毛主席而高兴。

可不久后,眼尖的人却看出了“不对”,刘少奇竟然也出现在了天安门城楼上。

人们本以为他已经“没事了”,可实际上,只有他自己知道,他面临的麻烦远没有停止。

当时,他依然是国家主席,本应站在毛主席身边,却只能无奈站在角落,他脸色很不好,而碍于当时的状况,甚至没人愿意过去和他说句话。

没有人知道,这位佝偻着身子的老人心中究竟在想什么,他只是直直地望向远方,安静得像一尊雕像。

就在这个尴尬的时刻,刘少奇看到了和自己同病相怜的人,邓小平。

他们虽然一个是国家主席,一个是国务院副总理,在那段时间却都被“扣了帽子”,两人同病相怜,深陷逆流,处境都很堪忧。

这时,刘少奇主动问候起邓小平:“小平同志,怎么样?”

邓小平回答:“横直没事。”

横直是反正,横竖的意思,表示肯定。

刘少奇说:“没事,学习。”

这短短几个字,饱含着两人对彼此的关怀,可当时两人都无法预料,这竟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

和邓小平短暂交谈后,刘少奇继续沉默着,这时,毛主席注意到了他,和他交谈起来。

这次交谈中,刘少奇向毛主席提出一个请求,却被毛主席拒绝了。

1966年,刘少奇坠入尴尬的深渊,登上天安门参加庆典,和同样深陷泥潭的邓公进行短暂交谈后,毛主席也注意到他,开始和他攀谈起来。

毛主席先是问了王光美的现状,不久前,王光美被污蔑为间谍,处境非常危险。

在听到刘少奇的回答后,主席又问起了孩子们的状况,刘少奇一一做出了回答。

这时,刘少奇“大起胆子”,提出了一个“要求”。

他表示,自己想要离开中央,去到群众中好好锻炼锻炼。

谁曾想,毛主席听后不仅不答应,反而直接拒绝了他。

紧接着,主席担忧地解释说:“你年纪大了,就不要下去了。”

听过毛主席的话,刘少奇也不再说什么,继续沉默下去了。

在这之后,刘少奇想要继续为国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可糟糕的是,由于那些别有用心的人暗中操控,刘少奇根本无法正常行使自己的职权。

主页有更多精彩隐秘历史故事,欢迎点击头像查看,让你一次刷到爽!我们下期见。

6 阅读:3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