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恭两次击退北匈奴,再次向西域各国展现汉军的强大战力和不屈意志。
假以时日,朝廷再发动第三波攻势,拿下龟兹就可以与班超在西域胜利会师。
只可惜,千里之遥的洛阳发生了巨变,刘庄驾崩。
西域局势再次发生逆转,
趁大汉国丧,北匈奴再度兴兵,匈奴发动旗下所有仆从国包括焉耆(yān qí)、龟兹等对汉军的三个要点展开围攻。
事实说明,耿家的确有两把刷子,同样是守城,西域都护陈睦就被焉耆、龟兹联军团灭。
西域都护府就设在车师前国,车师前王一看匈奴势大,再次转向投靠匈奴,主动请命攻打柳中城的关宠。
耿恭最大的希望就是车师后国能同他站在一起。
然而,车师后王还是让他失望了。也不能怪人家立场不坚定,夹在匈奴和亲匈仆从国之间,他还能有什么选择?
匈奴分兵两路,焉耆、龟兹、车师国攻打,单于亲自对付耿恭,因为两次围攻不利,这次成为匈奴人的重点打击目标。
相比前两次围城战,这次的形势对耿恭更为不利。
1、之前全靠车师国提供粮草,现在这个最大的后勤补给没了。
2、陈睦被杀,关宠被围,再没有友军支援。
3、匈奴的出兵规模更大,西域的所有仆从国都被发动起来。
很快,汉军粮食耗尽,将士们开始用水煮铠甲和弓弩,只能吃皮革来果腹。
身处异域、粮草耗尽、没有援兵,西汉名将李陵选择了投降,耿恭和疏勒城的数百勇士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就在此时,偏偏匈奴人抛来了橄榄枝。单于十分钦佩耿恭,派使者和耿恭谈判,条件很丰厚,只要投降,就封白屋王,同时嫁公主(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
条件已经远超当年的李陵。
耿恭的回复也很干脆,直接斩杀使者,还把尸体架起来,在城上当烧烤烘着。
生为汉将!死为汉魂!
九死无悔!绝不投降!
单于大怒,再派援兵攻城,依旧无法奈何这些汉军勇士,疏勒城固若金汤!
只是没有援军的话,城破只是时间问题。
朝廷难道真的放弃这支孤军了吗?
其实柳中城的关宠早已上书洛阳,刚继位的章帝极其重视,下令众人会商。
对是否出兵救援,朝廷分成了两派:
司空第五伦的意见是放弃西域,他的理由是:这些年来,北伐匈奴,东征南越,南抵蛮夷,西开西域,致使百姓连年服事徭役,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苦了天下百姓,穷了江山社稷,长此以往,国家经济建设定然会因为征战而停留,陛下要明察啊!再加上国家新君初立,国事未定,更加不宜劳师远征。
司徒鲍昱叱责第五伦:如果放弃营救,就是长敌人的志气,灭大汉的威风。以后还有谁愿意替朝廷卖力?
为了打消章帝的疑虑,鲍昱进一步分析:汉军在西域只有数百人,然而数万匈奴却久攻不下,这说明啥?
咱们汉军在战力上远强于匈奴,只需命敦煌、酒泉两郡太守各率领精骑二千,多带旗帜,日夜兼行,四十天内必定得胜回塞!(可令敦煌、酒泉太守各将精骑二千,多其幡帜,倍道兼行,以赴其急。匈奴疲极之兵,必不敢当,四十日间,足还入塞)
说服领导得讲艺术,鲍昱的说法值得学习,先提出不救的后果,然后分析双方实力对比,得出结论:只要出兵,就能稳赢,而且花钱不多,不必担心财政压力。
章帝被说服,最后拍板:出兵。
酒泉太守段彭征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郡兵和鄯善的军队共七千余人前往天山救援。
事实也确如鲍昱所料,汉军在吐鲁番遭遇匈奴主力阻击。凉州军勇不可当,斩杀奴军三千八百人,匈奴远逃,车师前国再度投降。
凉州兵自东汉立国起就征战不断,相对中原的郡兵,战力自然更为强悍,这也是为啥后来董卓、韩遂、马超等可以纵横关西的根本原因。
段彭击溃匈奴后,继续西行,抵达柳中城时,已是次年的正月(公元76年)。此时,己校尉关宠已经战死,那远在车师后国的耿恭还救不救呢?
诸将商议后,一致同意撤军,为啥呢?
三点原因:
1、西域已经入冬,要救耿恭,就要冒着严寒的气候,翻越海拔四千米的天山,积雪如渊,行军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2、汉军跋山涉水,不远千里来到西域,士兵们已经是强弩之末。
3、耿恭现在音信全无,说不定疏勒城早已被北匈奴攻破,去救耿恭还有什么意义呢?凉州和河北两个军功集团明争暗斗下,人家为啥要冒这个风险去救嚣张的耿家。
眼瞅着耿恭就要被抛弃了。
恰好,耿恭有个部下范羌也在军中,最终在范羌的强烈坚持下,段彭分兵二千人给他去救援耿恭。
东汉版的拯救大兵瑞恩上演了!谁说咱们没有个人英雄主义题材,几千年来,类似的战例比比皆是!
路途的确艰难险阻:遇大雪丈馀,军仅能至,那是三米多深的雪啊,古人是怎么通过的?
为啥要走雪山,因为谁也不知道耿恭还能坚持多久,绕过天山花费的时间太多,可能到疏勒城时,耿恭都快饿死了。。。。。。
范羌赶到疏勒城外,城中夜闻兵马声,以为匈奴又来攻城(推测围城的匈奴兵在段彭的打击下,已经撤兵),众人大惊,因为实在打不动了。。。。。。
城外传来熟悉的声音:我范羌也,汉遣军迎校尉。
城中的人齐呼万岁,耿恭下令打开城门,众人互相拥抱,痛哭流涕,
大汉的好男儿们,朝廷没有忘记你们,我们来接你们回家了!
城里实在没有粮食,耿恭和范羌商议后,决定第二天就撤回关内。
回程的路更惨(没东西吃,还要走最艰难的雪山),到玉门关,清点了人数,出发时,跟随耿恭的还有二十六人,现在只剩下衣衫褴褛、瘦得没有人形的十三人(唯馀十三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
曾出使匈奴的郑众感动不已:(详见这篇:北伐匈奴序幕,仅用一年时间就彻底治理好黄河水灾,使其千年无患的牛人是谁?)
恭以单兵守孤城,当匈奴数万之众,连月逾年,心力困尽,凿山为井,煮弩为粮,前后杀伤丑虏数百千计,卒全忠勇,不为大汉耻,宜蒙显爵,以厉将帅。
耿恭完全可以封侯!(鲍昱奏恭节过苏武,宜蒙爵赏)
然而,章帝最后只是封了他个骑都尉,副手石修为洛阳市丞,张封为雍营司马,范羌为共丞,其余九人皆为羽林军。
背后的原因咱们后面会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