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何不查“死鹰事件”?其实邬思道说了谎,这是在算计老四!

卿心君悦 2024-05-10 21:17:27

文丨卿心君悦

雍正继位前夕,突如其来的“死鹰事件”,打破了康熙朝最后的宁静。

事件发生后,即将离世的康熙上演了一番让人浮想联翩的谜之操作——

不仅没下令追查“死鹰事件”的真相,反倒撤了老四和老八的差,还降了张廷玉和马齐的职。

一时间,在有心人的眼中,老十四俨然成了康熙内定的接班人。

就在老四对此揣测也深信不疑之时,邬思道对康熙“帝王心术”的解说,让老四豁然开朗,明白了眼前这一切,竟是康熙为了让他继位所做的准备……

可真相确如邬思道所说的那样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这篇文章要揭秘的就是康熙这波操作的真实目的,以及邬思道为何要说谎的原因。

迷阵:冷处理

老十四成功平定西北的捷报传到京城,了却一桩“心病”的康老爷子,终于同意如期举办他68岁大寿的庆典。

可就在庆典当天,一件宛如“叛逆”的事情却突然发生。

在诸皇子进献寿礼的环节,老十四派来献礼的鄂伦岱送来了一块特殊的“天石”:

“是一块流星天石,上面天生烙着一个寿字,大将军王说这是上天给皇上增福增寿的吉兆。”

听了鄂伦岱的话,在场众人皆发出了惊呼,而康老爷子更是惊喜地感叹道:

“那可是难得的吉物啊,既是上天所赐,朕亲自来接!”

然而,等李主任打开这件稀世珍宝时,却发现里面装的竟是一只死鹰。

见此,暗中偷换寿礼的八爷党,当即进行了一番私下交流——

先是老八用眼神示意了老九,随后老九又用胳膊肘戳了戳老十,最终愣头青老十傻乎乎地站了出来开始发难,命令图里琛抓住鄂伦岱,又招呼隆科多封锁现场。

等隆科多控制住现场后,康老爷子却叫人放了不断喊冤的鄂伦岱,面对非要当场严惩鄂伦岱进而向老十四追责的八爷党,康老爷子平静地说道:

“有罪的,无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当天,“死鹰事件”以康老爷子意外昏倒而仓促落幕。

事后,就在老四、老八与上书房大臣张廷玉、马齐等人一同为康熙祈福之际,康熙不仅没对“死鹰事件”展开追查,反倒下了两道意有所指的旨意——

其一,因王掞要举荐老四为太子,被免去一切职务;

其二,撤掉老四和老八的一切差事,并降了张廷玉和马齐的职,只保留“上书房行走”。

康老爷子这一番操作后,明眼人都瞧出了这其中暗含的深意,也因此老九才会说:

“老爷子可真够狠呐,死鹰的事儿竟不追查,反而拿我们开刀,看样子他是铁了心要把大位传给老十四了。”

那么康老爷子是真想传位给老十四吗?

自然不是!

此中的玄机确如邬思道向老四分析的那样。若康老爷子真想传位给老十四,此时又岂能不查明“死鹰事件”的真相?

要知道,这件事不查个水落石出,老十四就要背负一个“大逆不道”的罪名,而一旦老十四无法洗脱这个罪名,在“以孝治天下”的大清朝,要想顺利继位可谓是困难重重。

尤其是,事件发生后,精明的康老爷子也基本推断出老十四大概是遭了其他皇子的暗算,既如此,康老爷子又为何会投鼠忌器,不愿还老十四一个清白呢?

这就说明邬思道的分析不假,老十四绝非康老爷子默定的继位人。

但问题是,既然老十四并非默定的继承人,康老爷子又为何要大费周章摆这么一个迷阵,让人误以为他这一系列部署是在为老十四铺路呢?

要知道正是让人产生了这种误会,才导致了老四继位后,天下始终流传着老四夺了老十四皇位的谣言。

是康熙事先就没考虑到这一点吗?还是说,真相就如邬思道分析的那样,康熙这么做就是为了提防老八和老十四作乱,这才不得已而为之的?

谎言:半真半假

见康熙有意把皇位传给老十四,老四回府后,立马准备了一匣银两外加一箱丝绸,随后叫来邬思道:

“邬先生,虽说你有房杜之才,无奈胤禛却无李世民之命,委屈你了,这点东西不成敬意,送给你安度后半生吧。”

此时老四是真打算辞掉邬思道,并放弃继续夺嫡吗?

不是!

这其实就是老四对邬思道的试探。

注意,在老四的话里有一个关键信息,老四说他没有李世民之命?

这说明什么?这分明是在用“反话”来试探邬思道:我要学李世民,不知你是否愿意成为我的房玄龄和杜如晦?

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继位,是因为他发动宣武门之变射杀了太子李建成。也就是说,得知康老爷子有意将皇位传给老十四,老四已经动了杀心,只等着邬思道为他出谋划策了。

而妖孽如邬思道这般的存在,自然也能听出话里的试探。

在得知这些信息后,我们再去看剧中邬思道对局势与“帝王心术”的分析,自然就能分辨出其中的虚实了。

听完老四的话,邬思道当即发出了一通大笑。

注意,邬思道的笑,并不是觉得老四动杀心的想法好笑,而是在掩饰他内心深处的恐慌——

此时,他但凡表露出退缩之意,那他当即就会被老四灭口;而若是他表露出愿陪老四造反的心,那么老四登基之时,就是他被灭口之日。

也就是说,当老四间接向他表明了要造反的心迹,就基本敲定了他会被老四灭口的结局。

而邬思道所能争取的自救,首先就是让老四明白,老十四并不是默定的继位人,从而打消老四要兵行险着的心!

随后,邬思道还得对老四的试探做出必要的回应,让老四明白,真到了必要之时,他也愿意为老四赴汤蹈火。

只有这样,邬思道才不至于被老四当场灭口,也只有这样,他才会陷入太深,从而断了自己的生路。

那么邬思道是如何做的呢?

在对康熙“帝王心术”的分析中,邬思道先向老四解释了)康老爷子为何会将张廷玉和马齐降职:

那么,邬思道是如何做的呢?

我们先来看,老四为何会觉得康老爷子要把皇位传给老十四:

“先不说王师傅上表举荐我,被他老家人废黜;就说老十四吧,他进给他老人家一口匣子,里面竟装的是一只死鹰。这什么呀?这是连禽兽都不忍心干的事啊,就算不是他老十四干的,可是他老人家一声不吭,查都不查,却把我、张廷玉和马齐,降级的降级,撤差的撤差,这分明是在给老十四登基扫平障碍呀。”

由此可以看出,老四的依据有三个——

其一,举荐他当太子的王掞,被免职;

其二,康老爷子没追查“死鹰事件”;

其三,康老爷子把他和老八以及张廷玉、马齐都撤差降职了。

而在邬思道对“帝王心术”的分析中,先是解释了康熙为何会将张廷玉和马齐降职:

“您一看就知道,凡黜落的都是能员干吏,这些人有陷于党争,于将来的朝局不利,这辅错了人,新主登基难免大开杀戒,辅对了人,又容易恃功骄主,难以驾驭。所以现在通通将他们监押保护了,新主登极,一纸赦书,他们就成了新皇帝得用的臣子。”

注意,在邬思道的话里,只解释了为何会把张廷玉和马齐降职,却并没有解释为何要把老四和老八撤差,而明显后者要比前者的原因更为重要。

随后,邬思道话锋一转,直接从这个话题转到了老四最关注的继位人选上面:

“关键是皇上心里默定的继位人,究竟是谁?如果默定了八爷或者十四爷,出了送死鹰的事,岂有不查之理,但皇上没有查,正是因为不查,就可以足证,皇上心中默定的人选,不是八爷,也不是十四爷。”

老四一听邬思道说康老爷子默定的继位人不是老八,也不是老十四,当即追问其中的缘由,也因此忽略了邬思道方才的分析缺少了一部分。

而邬思道对这个问题,同样也有所保留:

“王爷您只要平心一想自然就明白了。送死鹰的事,我敢断定是八爷所为,十四爷率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他,正好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口实呀。八爷在这边联络呼应,立时就是天下大乱呐。如果查办八爷,礼物又是十四爷的,八爷叫起撞天屈,这九爷、十爷推波助澜,立地祸起萧墙呐。到那时皇上恐怕想善终都难。如今大局稳对四爷有利,大局乱对八爷有利,十四爷更盼着八爷和四爷打了平手……”

注意,邬思道通过不追查“死鹰事件”一事,推断出康老爷子默定的继位人是老四,是正确的;但邬思道认为不追查“死鹰事件”就是为了让老四继位,却是牵强的。

在邬思道的分析中,康老爷子若追查“死鹰事件”,老十四有可能会借机清君侧,若是查到了老八的身上,八爷党又可能趁乱祸起萧墙。而康老爷子怕到时难以善终,这才选择了对“死鹰事件”冷处理。

这个论断,乍听起来好像合情合理,可问题是:

即便老十四想清君侧,可他有那个能力吗?要知道,当时老四之所以敢举荐老十四出任大将军王,就是安排好了用粮草来限制兵权。

而这也是老四敢对老十四动杀心的底牌。

至于八爷党想祸起萧墙,说到底最大的依仗不过是丰台大营,但这个依仗对于康老爷子来说就是一个笑话。

即便丰台大营真敢谋反,有九门提督两万兵马的正面阻挡,再加上西山锐健营、顺天府、善扑营等就近人马的钳制,根本就构不成威胁。更别说就算康老爷子不出手,只要放出老十三,就足以平定丰台大营。

这就说明,康老爷子不追查“死鹰事件”必然还有其他的原因,而邬思道对这件事的分析,也有一定的保留。

真相:康熙在坑老四

既然邬思道在解释康老爷子的“帝王心术”时,有所隐瞒,也有所保留。

那么,康老爷子不追查“死鹰事件”,以及下旨把老四和老八撤差的真相,究竟是什么?

其实,这就是康老爷子对老四的算计。

我们先来看康老爷子为何不追查“死鹰事件”——

对此,在邬思道的话中给出了重要的提示:

一旦追查下去,老十四很可能会借机清君侧,而一旦查到老八头上,八爷党又可能会趁乱祸起萧墙。

由于当时邬思道已经看出了老四动了“兵行险着”的心,为了安抚老四的情绪,更为了自保,邬思道巧妙地将这个已经接近真相的分析,归结为康老爷子是出于让老四平稳继位的考虑,怕一旦事发难以善终。

而真相却是,康老爷子是为了保护老八和老十四,更为了保护他这位千古一帝的圣名。

注意,康熙一旦追查老十四,很可能老十四会像邬思道推测的那般起兵“清君侧”,当然,刚才已经说了,有年羹尧和李卫在粮草上的钳制,老十四起兵必然会失败。

可问题是老十四一旦动了造反的心,康老爷子该如何收场呢?

按理来说,事发后,康老爷子即便不将老十四处决,也得将老十四永久圈禁,否则难以服众,可问题是真要这么做了,康老爷子的圣名也就完了。

毕竟,老十四刚平定西北立下了滔天大功,随后康老爷子便对其进行处罚,得知内情的或许会说,这是老十四咎由自取;可架不住有些不知内情的人妄加揣测,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胡言乱语。

同样,一旦“死鹰事件”查到了老八的头上,大概率也会像邬思道分析的那样,八爷党很可能会趁乱祸起萧墙,到了那时,康老爷子自然不怕他们策动丰台大营造反,可问题是康老爷子又该如何处理八爷党呢?

对老八赶尽杀绝?康老爷子下不了手;将老八永久圈禁?行倒是行,那八爷党的其他成员又该如何处置?牵扯面太广,对朝局不利。

到了那时,即便康老爷子平定了这场风波,势必也会影响他的光辉形象。而康老爷子晚年对名声的重视程度是有目共睹的。

这才是康老爷子对“死鹰事件”冷处理的真相,也是邬思道口中“难以善终”的真实含义。

也就是说,康老爷子不追查“死鹰事件”,既是为了保护老八、老十四,避免他们兵行险着,落得惨淡收场,也是为了保全他维护了一世的圣名。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去看康老爷子为何要将老四和老八撤差。

当时的情形是皇子们都看出了康老爷子已“灯枯油尽”,在这种情况下,诸皇子的夺嫡之争也到了最为激烈的时刻。

在此重要关头,康老爷子撤了老四和老八的差,营造出要传位给老十四的假象,就是想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夺嫡暗斗的发展。

毕竟,老十四远在西北,大军在握,有些人想对老十四发难,也只能等老十四返京,而在这期间大事早已敲定,康老爷子也早已归天。

这才是康老爷子的真实目的,也是康老爷子“帝王心术”的具体展现。

只是,康老爷子这样做坑的人却是老四。

因为营造了要传位给老十四的假象,所以才让老四的继位平添了一层“不正大光明”的色彩;也因为康老爷子为保自己的圣名,将老八和老十四这两个隐患留给了老四,以致老四在位时处处受限,直到“八王议政”结束后,才真正坐稳了皇位。

也正是因此,老四得知弘时对弘历暗下杀手后,几番犹豫,直到听李卫说:

“主子,不是奴才斗敢敢说祖宗的不是。先帝爷千般都好,就是太宽容……明知八爷他们心术不正,还一个个亲王贝勒的加封,把这些难题都撂给了主子。”

老四想到康老爷子对他的算计,想到自己继位后所经历的一系列事,终于决定对弘时下毒手:

“不管多难,为了新政,为了祖宗的江山社稷,朕不能够把难题再撂给后人!”

而之所以邬思道在分析康老爷子的“帝王心术”时,会对老四有所保留,并非是他没看出康老爷子的真实目的,而是出于两点考虑:

其一:保留的那部分并不影响大局与结果;

其二:挑明康老爷子在算计老四,很容易让老四下不来台,面子上过不去,甚至还可能被老四扣上“挑拨父子亲情”的帽子,邬思道自然不会多嘴,以免断了自己自救的空间。

而即便如此,邬思道在那天为保不死,还是向老四表了忠心——

在邬思道跟老四分析完局势后,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

“十三爷不出狱,就算传位给您,您也坐不住;十三爷一旦出了牢狱,就算传位给别的阿哥,四爷,您只要出其不意,先发制人,局面翻转也未可知啊。”

其实,邬思道清楚他所说的最坏情况根本就不可能发生,而之所以他要这么说,是他清楚老四已经向他暗示了有意要造反,而他若没有相应的表示,他当天又岂能轻易过关。

而这其实也是雍正继位当晚,雍正要对邬思道痛下杀手,而邬思道却早有提防的原因之一。

(注:本文解析仅基于电视剧《雍正王朝》剧情,与正史无关。)

卿心君悦,读别人的故事,过自己的日子。用文字温暖你,我。

16 阅读:10796
评论列表
  • 2024-05-28 21:51

    不查是为了稳定大局,顺利交接。

  • 2024-10-08 21:08

    我觉得作者才是高手,瞎扯一顿邬思道,却抓住了别人对于这部剧的喜爱,引来流量

卿心君悦

简介:情感观察者,书评人,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