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4岁的付欣慧是一名来自广州的普通公司职员。刚毕业不久的她和别人合租在狭窄的城中村,无论天晴下雨都是暗无天日。和她合租的是一对小情侣,两人都是个老烟民,每次付欣慧一回到家都是满屋子烟味。虽然她也曾想过要退租,可是房子难找,加上工作也还不稳定,种种原因让她不得不只能继续忍受二手烟的摧残。

2018年4月11日,这天付欣慧再次加班到晚上十点,可没想到回家的路上,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让她措手不及。由于没有带伞,她只能匆匆跑回家,淋湿的衣服贴在身上,冷得她直打哆嗦。当天夜里,付欣慧就感到全身发冷,肌肉酸痛,好像每一块骨头都在隐隐作痛。她挣扎着爬起身来量了下体温,38.6℃,这是发烧了。付欣慧赶紧在手机上下单了退烧药的外卖,吃了药后,就裹紧了被子沉沉睡去。
第二天醒来,她发现自己的喉咙总有一股异样的不适,让她总忍不住想咳嗽。付欣慧喝了一口温水想缓缓,谁知道刚喝下去,胸腔内突然爆发出一阵剧烈的震动,她捂着胸口开始不停地咳嗽,喉咙也传来阵阵刺痛。过了好一会儿,咳嗽声才渐渐消退。付欣慧又赶紧掰了两粒消炎止咳药吃下去。经过一段时间的休养,她的病情逐渐好转,只是时不时就会偶尔咳嗽几声。
5月9日,付欣慧所在的公司组织了一年一度的员工体检。当天下午,医生把她的检查报告单推至她的面前,并说道:“付女士,你的身体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在你的右上肺发现了一个直径约3.7mm的结节,边界清晰,无分叶及毛刺征,增强扫描无强化,提示良性可能性大。对于这类的肺部微小结节,暂时不用特殊处理,建议三个月后再复查一次CT就好了。但是平时要注意空气质量,多锻炼,避免结节增大。”

付欣慧皱着眉头看着检查报告单上的每一个字,她一想到自己肺部有一个结节就总有些不安。于是从医院回来后,她果断开始重新租房,换一个空气流通好且没有二手烟的房子。此外,付欣慧一有空就给自己做一些润肺的糖水,每天喝一杯,一日三餐也坚持以清淡的口味为主。没事还会去公园慢跑,既能呼吸新鲜空气,还能锻炼身体。
可做了这么多的努力,她的咳嗽却还是迟迟不见好。6月23日,早上付欣慧正在收拾新租的房子,准备过两天就入住。不知怎的 ,她总感觉喉咙有些痒,偶尔就会冒出几声轻微的干咳。这都是老毛病了,付欣慧并没有太放在心上。然而,到了下午,这种轻微的不适逐渐演变成了持续的咳嗽,每一次咳嗽都刺激着喉咙。她不得不时不时停下来清清嗓子,试图缓解那股痒感。
一周后,付欣慧的咳嗽变得愈发严重,并开始带有黄色的痰液。这天她在楼下买早餐时,旁边马路施工的噪音让老板压根听不清她说话,她只好扯着嗓子大声说话。 可没想到喉咙就像被针扎一样,迅速引发一连串剧烈的咳嗽,好像要把肺都咳出来一样。付欣慧开始感到有些担忧,纠结要不要把复查的时间提前。

没想到到了下午,频繁的咳嗽变成了持续不断的折磨。付欣慧弯下身子,剧烈的咳嗽让她感觉自己快要喘不过气,胸口大幅度的震动着,脸也胀得通红。公司里不停地回荡着她的咳嗽声,同事们也纷纷劝她赶紧去医院看看。于是下班后,付欣慧立马来到医院复查。
很快,她肺部CT结果就出来了。显示: 结节增大至9.2mm,结节周围毛玻璃影扩展,结节边缘模糊,伴少量血管增生,但无毛刺征。付欣慧看到后结果后顿时满脸的难以置信,她以为自己只是病情恢复得较慢,没想到结节竟然在短短时间内迅速增大。她以为自己做了这么多努力会换来病情的好转,可现实却狠狠给她泼了一盆凉水。付欣慧的心中顿时充满了困惑与恐惧,她实在想不通自己到底还有哪里做得不够好。
于是她急切地找到医生,将自己的情况和问题一一讲出,说到最后还忍不住抽泣了几声。医生同情地拍了拍付欣慧的肩膀,最后又耐心地询问了付欣慧一些生活细节,饮食、作息、睡眠等方面,统统都不放过。没想到,在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细节中,还真被医生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关键点。经过医生的点拨后,付欣慧恍然大悟,一下就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了,连连道谢后就离开了医院。

2019年3月8日,付欣慧再次来到医院复查。还没走进诊室,医生就听到了她清脆洪亮的声音,一进诊室,果然,脸庞红润,说起话来中气十足。一看付欣慧转变如此之大,医生心里顿时明白,她一定认真地按照自己的建议去做了。医生微笑着准备听付欣慧告诉自己好消息,可尽管检查结果验证了自己的猜想,可肺部CT结果还是让她大吃一惊。
上面显示:付欣慧的肺结节竟然从9.2mm缩小到了2.6毫米,其他散在的微小结节更是几乎消失不见!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主治医生忍不住连连称赞,并感慨道:“付女士,你这样的患者我还真是头一回见,我在临床上见过许多患者为了治病四处求医,中医西医各种方法试了个遍,但远远没有你这样短时间内结节明显缩小甚至消失不见的惊人效果。虽然我给你指出了疏漏之处,但绝达不到这样的恢复速度,你自己一定还有什么秘诀吧?”

付欣慧也不隐瞒,微笑着点点头。此时,诊室门口排队的好几位患者一听还有这种神奇的事,也赶紧趴在门框上,静静等待付欣慧继续往下讲。就在付欣慧在整理思绪的时候,一位心急的大爷问道:“小姑娘,你是不是找了什么专家教授,还是用了什么国外的特效药啊?要不然结节怎么可能缩小得这么快?”
付欣慧笑了笑,坦诚地说:“大爷,你就别开玩笑了,我就一个刚进社会的打工仔,哪里能找到什么专家和神药啊,这还得谢谢医生点拨我,让我改掉了一个下意识的习惯。其实除了改正不良习惯以外,还有三个习惯更重要。我就是在生活中保持了这三个简单又低成本的习惯,只要坚持下来,人人都可以做到消除肺结节!”
消除肺结节的三个习惯就是
第一个习惯,是每天起床和睡前坚持“温盐水漱口+温水清嗓”。

很多人早上起床后匆匆刷牙、喝冷水,甚至不漱口就吃早餐,这其实容易让夜间积聚的细菌和黏液直接进入气道,对肺部构成刺激。医生指出,肺部自身并不具备清除污染物的功能,喉咽部才是防止细菌和杂质进入肺部的“第一道防线”。而夜间睡眠时,口腔与上呼吸道会积聚大量细菌和分泌物,如果不及时清除,早晨深呼吸时容易将这些有害物质吸入肺中,加重局部炎症,影响肺结节的稳定。
付欣慧在听从医生建议后,开始认真执行这一习惯。每天起床后用淡盐水漱口30秒,再喝一杯温水清嗓,帮助稀释并清理咽部的分泌物。晚上睡前也同样进行这套清洁流程,特别是在天气干燥或空气质量差的时候更为重视。这一改变看似简单,却有效减少了喉咙干痒、晨间咳嗽等问题,长期来看也有助于维持气道黏膜的清洁与稳定,从而减轻对肺部结节区域的刺激。
第二个习惯,是每天坚持做一套呼吸锻炼,也就是她自己组合的“肺通操”。

这套操主要包括腹式呼吸、缩唇呼气、手臂扩展、拍背等动作,重点在于增强膈肌与肋间肌的活动,促进肺部扩张、改善通气,帮助痰液更顺利排出。不同于高强度的运动,呼吸锻炼更强调节奏平稳、动作柔和,特别适合体质偏弱或长期咳嗽的人群。付欣慧每天早晚各做一次,每次10到15分钟,不求快,只求稳。
在她的坚持下,肺部通气功能有了明显改善,原本频繁的胸闷、咳痰等症状也大大减轻。尤其是她有意识地避开空气污染严重的时段,比如不在早高峰或天气阴霾时进行锻炼,出门锻炼时也会佩戴防霾口罩,这些细节帮助她减少了对肺部的再次刺激,为结节的稳定与吸收打下了良好基础。
第三个习惯,是每天喝一碗自己炖煮的润肺糖水。

中医认为“肺喜润恶燥”,而现代都市环境中,空气干燥、污染严重,加之工作压力大,容易导致肺部阴津耗伤。付欣慧选择的糖水材料以百合、雪梨、银耳、麦冬为主,都是中医里常见的润肺、养阴、化痰的食材。她还根据季节调整配方,比如春秋加陈皮理气化痰,冬天加姜丝红枣温肺散寒,夏天加莲子芦根清热去火。这种糖水不求浓补,只求温润,每天饭后或晚上临睡前喝一小碗,有助于改善肺部干燥、缓解咽喉刺激,降低慢性炎症反应。
这三个习惯虽然简单,但背后反映的是一种对自身健康的重视与主动管理的态度。肺结节不是靠一次性措施就能逆转的疾病,它需要从点滴入手,改善生活方式、降低炎症水平、提高身体自我修复能力。
内容资料来源:
[1]盛宜婷,阮奕秋,蔡宛如.肺结节病中西医结合诊治的研究进展[J].中国现代医生,2025,63(09):100-103.
[2]陈宽,焦莉,赵世豪,等.肺结节中医辨治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25,20(01):155-159+166.
[3]陈明梅,曾诺,邬文远,等.人工智能对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25,27(03):100-103.
(注:《回顾:广州女子查出肺结节,复查时结节逐渐消失,原来她有3个秘诀》图片均为网图,人名均为化名,配合叙事:原创文章,请勿转载抄袭;情节稍有润色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