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资料来源:
[1]邵波,惠丽丽,曹娜,等.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病人出院后服用速效救心丸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4,22(23):4343-4346.
[2]刘思浓.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应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24,43(03):66-68.
[3]董超.硝酸甘油和速效救心丸,都不救命[N].保健时报,2024-02-22(012).
速效救心丸是由章臣桂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研制的一种用于治疗和预防冠心病、心绞痛的中成药,不仅是中国首个滴丸剂型急救药,“中国十大中成药”之一,如今更是国家级的保密处方。速效救心丸主要包括了川芎和冰片两种中草药,具有行气活血、祛瘀止痛的功效,能够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改善心肌供血和微循环来缓解心绞痛症状。因为起效快和安全性高等优点,是不少冠心病患者的常备药。可如果使用不当的话,也极其容易酿成悲剧。

2011年,66岁的付守仁是一名来自四川的废品站老板。为了不给子女们增加负担,他和老伴一直开着这家小小的废品站,每天早出晚归,称重、整理废品。有时候店里没生意,付守仁自己还会去大街上捡点废品。可常年的过度劳累也让他的身体渐渐不堪重负,高血压、关节炎等等慢性病接踵而来。付守仁对此一直保持顺其自然的态度,该干嘛继续干嘛。
2011年4月6日,付守仁像往常一样在店里整理刚收来的废纸箱。没一会儿,当他起身准备上个厕所时,突然感到胸口传来一阵压迫感,就像被一块沉重的石头压住,闷闷的,让他不得不停在原地休息。渐渐地,付守仁的额头上开始渗出细小的汗珠,呼吸也变得有些急促。休息片刻后,胸痛又逐渐缓解。因此他以为只是刚刚起身太猛了导致的,也就没有太在意。
两周后,付守仁注意到自己出现胸痛的频率明显有所增加。尤其是每当他做一些轻微的活动,比如上楼梯或提重物时,那种熟悉的压迫感就会如同潮水一般涌来,一阵接着一阵,冲击着他的胸膛,让他有些喘不上来气。此外,疼痛持续的时间也有所延长,有时候付守仁坐在板凳上一歇就是大半个小时。付守仁的老伴注意到他脸色苍白,嘴唇微微发紫,劝他去医院看看。但付守仁总是摆摆手,无所谓地说自己可能就是高血压犯了。

5月25日,这天付守仁吃完饭后正躺在躺椅上休息。不知怎的,他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传来,这次的疼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烈,就像一头不受控制的猛兽在他的胸腔内撕咬一般。很快,疼痛迅速蔓延至整个胸部,让他几乎无法呼吸。付守仁感到头晕目眩,眼前一黑,额头上冒出了大颗大颗的冷汗,手心也变得湿冷。他挣扎着呼喊着老伴的名字,老伴赶来后,看见付守仁这副模样,急得直跺脚,哆嗦着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
到达医院后,医生首先根据付守仁的主诉对他进行了详细的体格检查,查体发现他的血压高达170/103 mmHg,心尖部可闻及2/6级收缩期吹风样杂音。随后医生赶紧为付守仁进行了对症处理,并开具了血生化、心电图、心脏彩超等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肌钙蛋白I:0.03 ng/mL;心电图:窦性心律,V4-V6导联ST段压低0.1mV,T波倒置;心脏彩超:LVEF 55%,左室舒张功能减退。诊断为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
冠心病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的硬化病变,从而导致血管腔内出现狭窄或阻塞。时间一久,就会引起心肌缺血、缺氧甚至是坏死的一种心脏病。而心绞痛则是冠心病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当心肌出现缺血缺氧时,就会诱发压迫样的疼痛。

医生拿着检查报告单严肃地对付守仁说道:“你的冠心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来自你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因此一定要按时按量服用降压药和抗血小板药。除此之外,等下还会给你开几盒速效救心丸,平时疼痛发作时可以服用,能有效减轻疼痛。”
付守仁听后郑重地点点头,这一次住院也让他见到了不重视身体健康的后果。经历过这次惨痛教训的他,每天都要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饮食方面也格外的注意。虽然血压确实是稳定地降了下来,可服用速效救心丸却成为了一大难题。
由于疼痛经常发作地极为迅速,等付守仁颤抖着双手想从口袋里掏出速效救心丸时,剧烈的疼痛却使吃药这件原本简单的小事也变得困难。要不是老伴及时出现把药喂到他的嘴边,只怕都要疼晕过去。

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下,一位老主顾指着速效救心丸的说明书说道:“你看,这上面不是写了可以预防心绞痛,你为什么不长期服用来预防呢?”老主顾的话瞬间点醒了付守仁,从那以后,他按照说明书上的方法坚持长期服用速效救心丸。这一坚持,就是整整一年,在这期间,付守仁也并未感到身体有何不适。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12年11月24日,这天付守仁因为一点小事和顾客起了争议,他的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就在这时,付守仁突然感到右侧身体就像被抽去了力量一样,一点力气都使不上。他的右手突然一软,手中的计算器重重地掉在棋盘上。紧接着,付守仁的右腿也开始无法支撑身体,整个人摇摇欲坠。
付守仁的老伴见状,急忙上前搀扶并急切地询问他这是怎么了?付守仁想回答,却发现自己的言语变得含糊不清,就像嘴里含着棉花一样,口角开始向右偏斜,说话时口水会不自觉地从嘴角流出。付守仁的老伴见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于是立刻拨打了急救电话。很快,付守仁就被送往急诊,医护人员也迅速对他进行抢救措施。

付守仁的老伴一直站在门外焦灼不安地走来走去,她一直担心是冠心病控制不好,突发了心梗。可没想到医生很快就通知她,付守仁的心脏并无异常。他们在做进一步的检查时发现,付守仁的头颅左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发现了大约3.4cm×4.2cm的急性梗死灶,需要立即进行手术。
付守仁的老伴顿时感到脑子里一团乱麻,自己丈夫明明是患有冠心病,怎么会突发脑梗呢?这也跟不合常理啊!更何况他每天都会按时按量的吃药,清淡饮食,时不时还会去运动锻炼,血压也一直稳定在正常范围内,怎么可能还要进行开颅这么严重的手术!
医生在听到付守仁老伴的质问后,心里也感到十分困惑,这样的例子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随后他又向付守仁仔细的询问了付守仁的服药过程,在了解到他每天都会服用速效救心丸预防心绞痛后,医生心中顿时有了答案。

他震惊又严肃地怒斥道:“这简直就是在胡闹!速效救心丸确实对冠心病患者有良好的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发生,可是他的这种致命的用药方法,简直就是让救命的良药变成了害人的毒药啊”
速效救心丸是一种很多人熟悉的中成药,尤其在中老年人中几乎是“家中常备”。它主要用来缓解心绞痛、胸闷等心血管不适,吃上一粒,往往能很快缓解不舒服的感觉。不过,日常生活中如果一边吃着速效救心丸,一边又进行强度很大的运动,可能就没那么合适了。有些朋友可能会疑惑,运动不是好事吗?为什么在吃药期间剧烈运动,还可能引发脑部问题呢?其实这件事并不复杂,说穿了,就是“用力”过猛,让身体有点措手不及。
我们先从运动说起。运动的确是增强体质、改善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方式。但不同类型、不同强度的运动,对身体的“刺激”是不一样的。比如快走、慢骑车、打太极这样的轻缓运动,对身体是温和而友好的。而如果是突发性的、高强度的,比如突然冲刺、搬重物、长时间跑步登山,那对心脏、血压、血管的挑战就比较大了,尤其是对于年纪稍大、有基础疾病的人来说,这种挑战容易让身体一下子“跟不上节奏”。

而在服用速效救心丸时,身体其实已经处于一个“调节中”的状态。速效救心丸的作用之一就是扩张血管,让血流更顺畅,这样可以减轻心肌的负担,也能缓解胸闷、心绞痛等症状。但扩张血管这个动作,对血压和脑部血流的影响也不小。它就像把高速公路拓宽了一点,车流变得更快更顺畅,但如果同时你又加大马力开车,比如剧烈运动,身体一时之间要同时应对“血管变宽”和“血流加速”两种状态,那就可能会有些混乱。
对脑部来说,血管扩张本身并不会造成伤害,但当剧烈运动使血流突然增大、压力变化太快时,就容易导致某些原本就有小问题的血管区域“顶不住”,特别是那些已经有些硬化、弹性变差的小血管,可能就会发生短暂的供血不足。这样一来,就可能出现头晕、眼花,甚至在个别情况下,引发脑部供血障碍。
当然了,绝大多数人在服药期间适度运动是没问题的,真正需要注意的是“强度”和“节奏”。有些人觉得吃完药舒服了,浑身有劲儿,就想着趁机“加把劲”,去干点重活、跑个步,这种“突然发力”的行为其实对身体不太友好。特别是一些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等情况的朋友,本身血管状态就需要呵护,还是建议慢慢来,不急于求成。

还有一点也挺重要,就是很多人以为速效救心丸吃了就万无一失,其实它更多是一种应急药物,目的是缓解当下的不适。要真正改善血管状况、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还是要靠长期的规律用药、科学运动和健康饮食。速效救心丸就像是“救急包”,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但不能替代日常的保养和管理。
所以,如果正在服用速效救心丸,也想锻炼身体,不是说不能动,而是建议选择一些温和的方式,比如散步、慢骑车、拉伸、太极等等。运动前别空腹、别刚吃完药就剧烈活动,运动中也别一下子冲太猛,量力而行、循序渐进,是最理想的状态。
(注:《回顾:四川男子吃速效救心丸,来治心绞痛,一年后身体状况如何》人名均为化名,部分图片为网图;文章禁止转载、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