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教授王宪举提问:“我们国家现在女同志是不愿意结婚,不要小孩,家长也好,领导也好,你动员她,劝她,她不听。
所以,我就奇怪,哈萨克斯坦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你们在政策上、措施上、优惠待遇等等方面,甚至我听说女大学生毕业以后就生孩子,一个一个地生。她们怎么能够这么相信你们的话,老老实实的,服服帖帖的就这么生孩子,早生、多生”。
呵呵,王教授根本不知人权为何物。
在《妇女权益保障法》(2018修正)中有:
第四十四条 国家保护妇女的婚姻自主权。禁止干涉妇女的结婚、离婚自由。
第五十一条 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
既然不结婚、不生育是自由,人就是自在的目的本身,亦即他永远不能被某个人单纯作为手段。王教授凭什么把女性当生育工具!
他凭什么把女性当刁民,既要“老老实实、服服帖帖”,又要“早生、多生”!
王教授也没有医学常识。
生育对女性来说,一直都是四个字——损己利人。
在评估疼痛中,有0-10分的数字评分量表,0代表不痛,7-10代表重度疼痛。分娩疼痛便是难以忍受的重度疼痛。
女性要独自百分百承担生育的风险和损伤:如妊娠纹、会阴裂伤、盆底脱垂、腹直肌分离、产后漏尿、腰背疼痛、耻骨联合分离、产后大出血、产后抑郁等。
父母单方面决定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对未成年子女负有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依据《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4版》:“生育成本是影响育龄家庭生育意愿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2022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53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391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6632元。通过研究分析,本报告得出如下结论:
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53.8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约68万元。”
育龄家庭养育孩子,除了要付出直接的财务成本以外,还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
时间成本包括休产假、看护孩子和接送孩子的时间、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间、增加的家务时间。
研究显示,养育孩子会导致女性有报酬工作时间的减少,主要发生在孩子4岁前。但中国男性的有报酬工作时间在成为父亲后并没有发生显著变化。
养育孩子会显著减少母亲、父亲的闲暇时间。生育孩子还会导致女性工资率下降。
所以,生育请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