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为何说,“屋前不栽松,坟前不植棕”,有没有道理?

依依聊文化 2024-12-27 08:51:07

“屋前不栽松,坟前不植棕”,这句话是流行在农村的俗语,意思是说,房屋门前不能种植松树,而坟墓前面不能种植松村。

那么,这句农村俗语之,种松树和棕树的禁忌,是什么样的讲究,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我国民间历来认为万物有灵,古人相信植物是有灵魂的,因此,在阳宅和阴宅前面种植树木,有很多的讲究,有些树是不能种在住宅前面或两边,有的树则不能种在坟墓前面或两边。

屋前不栽松

松树是我国古老的墓树之一,据《礼记》记载:

“尊者丘高而树多,卑者封下而树少。天子坟高三刃,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从这段记载可以看出,古代坟墓高矮和植树的树木品种,是有严格的等级制度的,天子坟为最高等级,种的就是松树。其次分别是柏树、栾树、槐树、柳树,共五个等级。

现在我国民间,除了槐树由于习俗的演化,视为富贵树,在有些地方的宅院或宅前有种植外,但大多数地方还是忌讳在宅院和宅前种槐树。其他四种树仍然被视为是墓树,忌讳种在宅院内和房屋前面。

这也就是民间屋前不能种松树的主要历史依据。同时,在民俗的演变过程中,还衍生了一些其他的说法。

我国民居历来有“前紧后松”的说法,即前面窄一些,后面宽一些,被视为吉宅,主财富聚集。而“前松后紧”,即前面宽,后面窄,容易让家财流失。

从为人处事的角度来说,民间有“财不露白”之说,也就是钱财不要暴露在别人面前,否则容易引起歹人打主意,招来意外的灾祸。

这也是民间相信“前紧后松”为吉的说法,也就是在人前要口紧,在家里就可以说,家里人也瞒不住。

再说,松树的“松”,有花费大手大脚的意思,意味家里为不知道节俭,挥霍无度。

由此,民间认为,如果松树种在屋后,经济宽裕;如果松树种在屋前,家里难以聚财。

实际上,屋前不能种松树的真正原因,还是松树不适合种在屋前,松树有以下几个缺点,下面以长江流域常见的马尾松为例说明。

一是松树的针叶对环境的影响。松树虽然是常绿针叶树,但是,松树的针叶一年四季都落叶,由于其针叶较细长,从树上飘落的范围比较大,很难清理干净,使院内外的环境很难保持清洁。松树易燃,容易引起火灾。

二是松树易折断。松树是高大乔木,枝干比较脆弱,遇到大风容易折断,遇到冰雪也容易被压断。当遇到冰冻灾害严重的天气,松树通常是受害较严重的树种之一。这就给住房和居住者带来安全隐患。

三是松树发出声音大。松树叶虽然为针叶,但容易发出声响,在微风下就能发出很大的声响,像波涛的声音,人们称松树发出的声音为“松涛”。松涛会影响居住者的休息。

四是松树飞籽繁殖。松树属于飞籽繁殖的树种,如果将松种在屋前,房屋周围就会长出很多的松树苗,要花时间和力气去清理。

正因为有以上这些原因,松树不适合种在屋前,一般要种在远离民居的后山。

坟前不植棕

棕,即民间过去广泛种植的棕树。过去,棕树是一种经济林木,从棕树上剥下来的棕片(也称棕、棕皮等),在过去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棕片可以作绳索,叫棕索,用于犁田、挑担、各种捆绑等,经久耐用。生活中用做床垫、蓑衣、鞋底、扫帚等等。棕片还可能卖钱,增加家里的收入。棕树叶子一般用来做卖猪肉、牛肉、羊肉等的提绳,也是小孩子打陀螺的最好材料。棕树干用来架木桥,数十年不腐烂。

过去农户,家家都要种上几棵棕树。有的人家还成片地种植棕树林,以此作为一项副业,增加家庭收入。因此,过去农村,只要哪些有空地隙地,就要种上棕树。

然而,在农村,坟地是非常忌讳种棕树的,因此,农村的坟地几乎看不到棕树,就是附有自然生长的,也要在幼苗期铲除掉。

坟前不植棕的民间说法,主有有三个方面。

一是断子绝孙之说。棕树的“棕”与谐音,在一些方言中为同音,民间认为在坟墓前种棕树,会使墓主家族断子绝孙。

过去农村,小孩夭折后,下葬时要在脑袋上戴上棕片,寓意只会夭折这个小孩,也就是到此为终点,其他的孩子能够顺利长大成人。

二是剥皮说。种植棕树最有价值的还是树上长出的棕片,而棕片要从棕树下来,民间认为这种方式非常残忍。很多地方习俗,人们在剥棕片时,先要给棕树行跪拜礼,才开始动手剥。

民间有老话说“人怕伤心,树怕剥皮”,先人去世本就是令人伤心的事,如果将棕树种到坟墓前,剥棕片就等于是剥先人墓树的皮,让先人伤心,哪就是对先人的不敬。而剥棕的人和砍棕叶的人,经常到坟前舞弄利刃,也是对先人的一种打扰,让先人不安。

三是叶子不吉之说。棕树有一个特点,其长出来的新叶像一把剑一样,直冲上来,打开的叶子虽然像一把蒲扇,但是叶片尖锐,也像一把把利剑。民间认为这种叶子对坟墓不吉利。

虽然棕树也是一种生命力很强的树种,也是四季常青的树种,但是,民间认为,棕树不适合种在坟墓前面。这可能是过去的人们,出于对坟墓的一种保护心理吧。

总之,“屋前不栽松,坟前不植棕”这句农村俗语,反映的是过去农村的生活场景,是人们在生活中产生的民间习俗,前一句是有一定科学道理的,后一句则是一种民间信仰,虽然带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对这种习俗,我们还是要尊重。

0 阅读:3

依依聊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