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少将梁辑卿的故事2.1

风中的历史 2024-12-21 09:04:35

梁辑卿少将: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少将,时任陆军第27军政委。

一、将军简介

梁辑卿(1912—1977),原名梁世瑞,山东省莱阳县(今属莱西市)人。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八路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共掖县省立第9中学党支部书记,莱阳县东南乡区委书记,博平县民众馆馆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莱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大队长,胶东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组织部长,中共昌潍中心县委书记兼昌潍武装指挥部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昌潍独立团政委,中共胶北特委书记,胶东区南海特委书记、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指挥部兼5大队政委,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政委兼中共东海地委书记。参加了解放烟台、威海的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胶东军区第1军分区政委,胶东军区新编第7师政委兼第1军分区政委,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9师政委,兼胶东军区第1军分区政委,济南特别市警备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济南警备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兼山东军区警备第1旅政治部主任。参加了潍县、兖州、济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山东军区第97师政委,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华东军区工程兵政委,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第27军政委,江苏省军区副政委、第二政委,兼江苏省军管会副主任,安徽省军区第二政委,兼安徽省省委副书记、书记。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77年2月7日在上海逝世,终年65岁。

二、将军生平

梁辑卿(1912—1977),原名梁世瑞,1912年生于山东省莱阳县(今属莱西市)夏格庄镇上疃村一个破落封建家庭。

幼年在本村读书8年,后入县立高小。

1931年入掖县省立第9中学。

1933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任第9中党支部书记。

1935年底,任中共莱阳县东南乡区委书记。

1936年任博平县民众馆馆员。

1937年12月任莱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大队长。

1938年春,任胶东“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组织部长。

1938年冬,任中共昌(邑)潍(县)中心县委书记兼昌潍武装指挥部政委,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昌潍独立团政委,中共胶北特委书记。

1940年初,任胶东区南海特委书记。5月任胶东区东海特委书记兼东海指挥部政委兼5大队政委。6月任胶东军区东海军分区政委兼中共东海地委书记,组织了大批兵力补充主力部队。

1946年1月任胶东军区第1军分区政委。

1947年7月任胶东军区新编第7师政委兼胶东军区第1军分区政委。

1947年8月,胶东军区新编第7师改番号为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9师,任师政委兼胶东军区第1军分区政委。

1948年,兖州战役后39师被评为“执行政策模范”。9月率部参加了济南战役。

1948年9月任济南特别市警备司令部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

1949年3月任济南警备司令部政治部主任,6月任山东军区警备第1旅政治部主任。

1950年10月任山东军区步兵第97师政委。

1951年春,任华东军区直属政治部主任。

1954年8月任华东军区工程兵政委。

1955年4月任南京军区工程兵政委。

1955年9月被授予大校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60年7月~1964年1月,任第27军政委。

1961年8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1964年1月~1967年1月,任江苏省军区副书记。

1964年7月任江苏省军区副政委。

1966年7月,南京军区派遣一批干部参加驻南京大学的工作队。江苏省军区副政委梁辑卿、南京军区国防工业部部长杜方平、南京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吴大胜任工作队副队长。

11月,梁、杜、吴三人反戈一击,揭发了工作队整师生黑材料的内幕。此举,后来受到张春桥的表扬。

据《中国人民解放军齐鲁将军传》称:梁辑卿在“文革”初期,说过错话,办过错事。

1967年1月~1968年6月,任江苏省军区副书记。

1967年3月~1968年3月,任江苏省军事管制委员会副主任。

1967年4月~1970年4月,任江苏省军区第二政委。

1968年6月~1976年10月,任江苏省军区第二书记。

1970年4月任安徽省军区第二政委。

1971年1月~1973年5月,兼安徽省委副书记。

1973年5月~1976年10月,兼安徽省委书记。

1977年2月7日因患癌症在上海逝世,终年65岁。

三、莱阳起义

1931年梁辑卿入掖县省立第9中学读书。期间,以“同乡会”名义组织学生罢课、驱逐反动教员,并多次到掖县政府请愿,迫使县长罢免了乱派苛捐杂税的商会会长。

“9.18”事变后,梁辑卿参加了当地反帝大同盟。作为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为配合平津学生赴京请愿,带领掖县9中部分学生组成宣传队,沿烟(台)潍(县)公路进行演讲宣传。

1933年夏,梁辑卿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冬,9中党支部建立,任书记。至1935年,9中党支部共发展党员23名。

1935年底,梁辑卿毕业后回到家乡,任中共莱阳县东南乡区委书记。

1936年,莱阳党组织遭到破坏,梁辑卿转移到济南,通过王军光与济南党组织接上关系,被派往德州做交通工作。

1936年,梁辑卿任博平县民众馆馆员,为掩护地下工作,与王怀远、谢心和等人组织“读书会”。

1937年“7·7”事变后,莱阳县在外地的共产党员宫维桢、梁辑卿、庄国瑞、刘坦等陆续回到家乡,与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吴青光等联合起来,在莱阳县的南部、东南部和西部发动群众,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组织。

1937年10月,胶东特委派俞克范以特派员身份到莱阳,传达了特委指示:发动群众组织武装起义。

12月,吴青光在泰安与山东省委接上关系,并向省委书记黎玉汇报了工作。之后,吴青光返回莱阳,在孙受重新组建了中共莱阳县委,吴青光任书记。同时建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莱阳县队部,梁辑卿任大队长,全县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发展起来。

1938年1月,莱阳县委决定建立武装宣传队,并开始组织全县的抗日武装。

2月底,莱阳县委响应天福山抗日武装起义,以“民先”武装宣传队为基础,举行武装起义,在河崖村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3军第9大队”,下设3个中队。

第3军第9大队成立不久,驻青岛日军300余人分两路进犯莱阳。

3月17日,一路日军进犯渭田,遭到夏格庄乡校武装的阻击。另一路日军到达小沽河岸和花园头村时,被第9大队一部配合周边村庄的“民先”队员、乡校武装和群众借助河岸英勇阻击。

此战,毙伤日军60余人。

至4月,第3军第9大队发展到150余人,奉命北上黄县与第3军总部会合,后与第3军第3大队合编为第3军第4路。

1938年春,胶东特委建立“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后,梁辑卿调任了胶东“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总部组织部长。同年秋,率胶东特委工作团在牙山地区开辟抗日根据地。

1938年冬,组建中共昌(邑)潍(县)中心县委后,梁辑卿任中心县委书记兼昌潍武装指挥部政委。后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5支队昌潍独立团政委,率部穿插敌后,完成创建根据地任务。

参考资料:

1、《莱阳县抗日武装起义》

2、张晋、侯迎春、王高峰、谭凤鸣《烟台首次解放》

3、梁恒青》星星点灯——忆我的家庭》

4、潘翔、宋小蕾《宋伦浩:机智勇猛的“小老虎”》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