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殇:浴血抗日十四年(107)洪湖拒敌王劲哉(7)

子名历史回忆录 2025-04-23 15:41:30

抗日打鬼子,老百姓全都赞成。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的兵役制度较为严格,抽壮丁是五丁抽二,或者三丁抽一。独子不抽,大中学生不抽,年龄不够或者有病的不抽,家庭负担过重的不抽(指家里虽然人多,但没有几个有劳动能力的)。

但是,王劲哉在鄂中却并不是这样。如果劳动力较多,也就是女人较多或者老人较多,虽然只有兄弟2人,也要抽1个走。如果家庭经济较好,哪怕独子也会被抽走。

当时中学生比现在大学生还少,在国民政府控制区兵役不包括学生,而鄂中则不同,学生一律征召。

据王劲哉部负责兵役的人回忆,当时抽了一个文质彬彬,漂亮英俊的青年学生,他一直抱怨自己是学生,也被抽了。

营长张军招过很多学生,有一套对付这些学生的方法。张军就把学生喊来,说:

你既然是学生,那么你能回答我两个问题,就不要你当兵,放你回去。

那个学生自认为熟知天文地理,立即高兴的说:

你问吧!

张军说:

第一,孔明是孔夫子的第几代后人?第二,秦桧是秦始皇的第几代后人?

结果,这个学生哑口不知道如何回答,自然只得留在部队。

鄂中船只运输军粮旧照

当时,壮丁逃亡是不可避免的现象。国民政府对于壮丁逃亡主要勒令保甲长去抓,抓住就送回部队。不过,一般只要不是投敌或者带枪开小差(带枪开小差一般都是投敌),或者是部队正在和敌人激战,你临阵脱逃,无论国军共军不会处死这些士兵。

而王劲哉则很简单,不但逃兵一定被杀,还直接连坐家人一起杀掉。

洪湖县绍南村有一户姓韦的人家,儿子被第128师抽中当兵,他不愿意去开了小差。

王劲哉下令将他全家6口全部抓捕,几天后全部推到河边用刺刀捅死了,连12岁的孩子也不放过。

一旦壮丁被征召以后,通常用绳子绑着送到新兵训练处,怕路上逃跑。期间如果跑了,押送的军官,甚至船主都要连坐枪毙。

潜江县的郭忠伦后来回忆:

我当时在私塾读书,保长来欺骗我们学生,说现在第128师野战军医院要招收一批学生学医,将来做医生,学生只要报名都可以保送入学,我听了很高兴,于是,就同一个同学报了名。

谁知道,第二天保长就上门来领人,身后还有一个用绳子捆起来的学生模样的人。

我父亲见此情景知道被骗,这哪是送去学医,分明就是强拉壮丁,就向保长哀求,不要让我去,开始保长还用好话劝我父亲,后来干脆大发脾气:你有二个儿子,应该去一个,不去不行!

无奈之下,父亲只能送我走。保长将我和我的那个同学一起送到乡里,陆续又送来了20多人。

乡长对我们说:你们千万记住,不要开小差。王劲哉师长最恨开小差的,一定会杀!

随后,乡长找来8个民团乡丁,对他们说:这些学生你们护送到部队。你们要拿脑袋担保,不准出问题,出了问题你们就没命,就这样,我们被乡丁押着送到部队。

他们到了军队以后,第128师训练新兵的士官非常粗暴,非打即骂,而且训练强度很大,人人都吃不消。

名义上是学医,实际就是做护工,给伤兵端屎端尿,端饭端菜。

第128师官兵蛮横管了,只要这些学生一点护理不到位,直接两个耳光打过去。这样搞了1个多月,大部分抓过去的学生都不愿意干。

郭忠伦有2个学医的同学开了小差,本来是必死无疑的,后来因为100多当地老百姓一起求情,才捡了一条命,但是也被重罚。

鄂中军训旧照

由于这种可怕的兵役制度,王劲哉的部队得以从2000扩大到近3万人,2万多人全部是从鄂中6个县征召来的,仅仅洪湖县一地,一次征兵就高达3000多人。

虽然,当时鄂中王劲哉地区有二三百万人口,但适合服兵役的男青年并不多,加上每天都有数万男青年还需要做民夫干苦工,这2万多人当兵已是超负荷。

1938年冬,日军攻占武汉后,其占领地区大致是东从湖口、九江至麻城;南从德安至岳阳;西由岳口、天门、应城至安陆;北从应城至信阳一带。

1939年春,日军继续攻占了南昌,后又于1940年夏季,攻占了沙市、荆州、当阳、宜昌、仙桃等地,王劲哉率部南退至沔阳城一带,师部则驻东荆河南之峰口。

3月,该师改属第五战区江防司令部。1940年二三月间,日军又进攻峰口,师部迁监利官湾,1941年5月迁百子桥。

日第11军司令部的侦察机关,一直在搜集、整理王劲哉部各方面的军事情报。军本部八木东中佐的情报科,关于洪湖地区的军事情况,大致有如下记载:

位于洪湖峰口镇为中心的王劲哉第128师,与在白露湖、郝穴、新厂地区的第6战区挺进军以王道为司令的第1纵队、金亦吾为司令的第2纵队,侯思明为司令的第3纵队及高卓东87军所属的王严第118师相联系,控制着洪湖附近三角地带的数县。

挺进军的兵力情况为:1个纵队辖3个支队;一个支队辖3个大队;1个大队的兵力约100人至150人。

第128师及挺进军第1、第2、第3纵队,系由原属于江西省及本地共产军一部游击部队编成,共产军的主力于1934至1935年向西北大迁移之后,这支游击部队即一直驻于洪湖地区。

由于以上原因及地理上的关系,128师实际是一支独立部队,它与中央军有时相安无事,有时则相互抗争。致于该师的编制、训练、作战方法、对民众的工作等,有着浓厚的共产军色彩。

其兵器、弹药等,一如共产军自足自给方针,而自行制造者占相当的数量,但该师之装备与质量和正规军比较,则相差甚远。该师编有每旅为2000至3000人的6个步兵旅。

1939年4月,同在鄂中的中央军49师师长李精一(黄埔二期生),派了一名联络参谋来128师联络军务,试图缓和同王劲哉的关系。

谁知道,王劲哉得知此事以后,立即命令卫士将这个参谋逮捕,然后拖到汉江边活埋。

这件事,王劲哉本人也不否认。一年后,中国青年新闻记者学会记者冯英子以“国际新闻社”记者名义,经长江上游江防司令部参谋长介绍进入第128师的防区,冒险采访了王劲哉。

在晚餐时,王劲哉劝冯多喝了两杯,冯借着酒胆提及此事:

为什么埋了来联络的参谋?

他愤愤的说:

哪里是来联络,是来摸摸情况,准备吃掉我的。王劲哉绝非好坏不分,是非不明。保存实力才能抗日,枪杆子是我的天王老子!谁要搞掉我的枪杆子,则不共戴天!

冯英子听后瞠目结舌,半天说不出话

1940年1月,日军集结兵力向仙桃进攻。王劲哉收到情报后,一面下令疏散仙桃民众,守军撤出;一面派人给各旅、团长送去密信,让将兵力集结在仙桃周围。

日军在占领了已成空城的仙桃后,认为王劲哉部不堪一击,放松了警惕。

2月21日,王劲哉精心部署,夜袭仙桃镇,打得日军晕头转向,溃不成军,王的部队已进入仙桃市区内,炸毁了日军的弹药库和军粮库。经过三小时的猛烈战斗,日军已呈败势,有的爬上兵舰,有的上了汽艇,准备从水路向武汉撤退。

这时候,日军突然发觉仙桃以北方向始终没见动静,便重振旗鼓,用迫击炮、掷弹筒进行反扑。

王劲哉的部队招架不住,只得收兵,以致袭击仙桃之役,反胜为败,其原因就是第764团团长李保蔚没能及时率部赶到仙桃,给鬼子留出了一道大口子。

4月2日清晨,李保蔚带着四个卫士和一匹枣红大马,从迫炮连门前经过,去司令部参加王师长召开的团长会议。

抗战鄂中旧照

司令部驻在峰口商会,该团团部驻在蒋家祠堂,离峰口六七里地远。他走后不到一个小时,司令部来电话,要第764团准尉以上的军官即刻到司令部开紧急会议。

大会会场设在司令部门前,气氛显得特别紧张,严肃,附近部队的军民和师属机关工作人员,几乎全部参加了大会,该团的军官按指定的位置站成数列横队,李保蔚团长站在最前面一排的排头。

师参谋长李德全点名之后,王劲哉红着猴形脸,板着面孔,鼓着两眼,急步走到了七六七团前面,离乐韵午很近,不到三米远。王用几分钟的时间,讲了抗日形势和抗日成果之后,马上提高嗓音,讲到2月21日,夜袭仙桃日军计划的失败。他边讲边骂,暴跳如雷,脸红得像泼了猪血,脖子绷得格外粗,指着李保蔚大骂,骂李是“亡国奴”,是“怕死鬼”,是“大草包”。

李吓得低头发抖,简直站不住了。

突然,王劲哉一声大叫:

“把李保蔚拉出去毙了!”

李保蔚是黄埔四期生,与林彪、文强都是同学,其父早丧,只有老母病卧在家,李保蔚放弃中央军的职务,回到老家渭南照顾母亲,顺便,在陕西当地做了军人。

王劲哉原来在西北军当营长时,李是副团长,是王的上级,俩人还是远房亲戚,关系很好。后来,王劲哉派李保蔚在第384旅古鼎新旅长部下当团长,实际上是监视古鼎新。

见王劲哉来真的,李宝蔚吓得哆嗦不止。李宝蔚的直接上司、旅长古鼎新求情说:“李团长在陕西的时候,就跟着师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虽犯了大错但也不致死,请从轻发落。”

王劲哉大怒,说:“谁再求情和李宝蔚一样处理,你们两个来执行。”

两人被点到的军官将李宝蔚押到不远处的墙角后,掏出手枪却犹豫的不敢下手。王劲哉见状破口大骂,做势就要掏枪杀人。

据当事人回忆:

当王下令枪毙李保蔚时,王的卫士都站着不动,认为是师长以此吓一吓李保蔚,警告一下全师官兵而已,不会随便枪毙一个团长的。何况,王和李还有几种特殊的关系!

不料,王第二次又一连叫了几声:“坚决枪毙李保蔚!!”几个卫士还是站着不动。

这时,王劲哉更恼火了,走过去抢卫士的枪,大概是想打死拒不执行他的命令的卫士,卫士长吴天成看到自己不动手不行了,就抽出手枪,叫两个卫士架起李保蔚,拖到会场东边墙角落里,“啪”的一枪(假装枪毙), 子弹从墙上飞过去了,

王的气更大了,跑过去又抢卫士的枪,吴卫士长看出王真的要枪毙李保蔚,吴卫士长对准李的头部“啪”的一声,结束了李保蔚的性命,看到李保蔚断了气,他才一声不响地走进了他的办公室。

当天,王劲哉派人把李太太接到师部,向其表示安慰。第二天,亲自带领驻司令部附近部队连以上军官,臂戴青纱祭奠李保蔚。

祭奠时,王痛哭不止,讲话泣不成声。祭奠结束,王派他的少校副官张允明,护送李的棺木和李太太及儿女回陕西渭南。

王劲哉枪毙李保蔚,不但使辖区军民大为震惊,国民党第五战区、第六战区的大小官员也莫不大为惊讶!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