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关税:一个关于消费供给弹性的悖论

金子漂流瓶 2025-04-17 00:04:24

特朗普加征关税,中国宣布反制后,美国超市物价暴涨,中国商品被抢购一空。这让我想起了中国当年价格并轨,老百姓觉得东西要涨价,纷纷去抢购。

包括美国在内的,全世精英、政府都在说,美国消费者将要承担这个税负。美国国内的精英也在这么说。美国大豆协会在一份声明中指出,美国豆农每年将损失59亿美元。

政客、行业协会,为了自己利益,可能撒谎,但资本市场不会,它会真实地反映整个经济的趋势。由于“对等关税”,继前一日暴跌后,美国纽约股市三大股指继续大幅下跌。

把川普选上去的那部分美国老百姓,一部分围绕特朗普的美国官员则认为,是出口国承担。

美国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凯文·哈西特(Kevin Hassett)表示,已经有50 多个国家主动联系特朗普政府,寻求开启贸易谈判。这些国家愿意谈判是因为他们意识到关税的负担大多落在自己身上。所以,特朗普的关税政策不会对美国国内的消费者产生很大的影响,因为美国长期存在贸易逆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这些国家的供应是非常缺乏弹性的。

这就是胡说八道。

税负的弹性分担,是一个简单的经济学问题。关税由生产者承担,还是由消费者承担,因产品而异,取决于该产品的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简单地说,消费者“不得不买”,那就消费者承担得多。生产者,不得不生产,不得不卖,那么就是生产者承担得多。

但这个理论,应用到现实,往往却会出错。

先讲一个例子。

1990年,美国开始对游艇、私人飞机、珠宝、皮革、豪华轿车这类奢侈品征收奢侈品税。支持这项税的人认为,奢侈品税必然由富人承担,以补助低收入者,平等又合理。但实施之后,富人没抱怨,而这项税所要帮助的低收入者,生产这些奢侈品的企业的工人,反而怨声载道。

对富人而言,政府加了税,就避开这几样消费,需求弹性是很大的。反正奢侈消费花样很多。但对这些企业来说,供应弹性很小,不可能马上转产,工人不可能马上换工作。

所以,政府加税,企业分担的税负比例就大。也就是说,一方面,企业卖出的价格降低了;另一方面,富人实际到手的价格涨了,需求就小了,企业的销量也小了。企业利润少了,销量少了,很多企业就支撑不下去,工人就会降薪、失业。这项政策搞了3年,就搞不下去了,到了1993年国会就把奢侈品税停了。

再讲一个身边的例子。

我们知道出租房屋要交税,一般按4%税率征收。税费由房东法定缴纳,房东当然会想让租客交,就会在合同写“租客缴纳”。所以有人提醒,要紧盯合同,不让房东写进这一条。其实,这是没有用的。

当然,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现在这个税并没有查得很紧,大多数私下交易就不用交这个税,如果房客需要办居住证,政府部门之间这个信息相互联通,房东就要交税。对房东来说,租给A要办居住证,要交税;租给B,不用交税。房东自然就不会租给A。办居住证需要房东配合拿房产证,所以,一般来说,现在房客要办居住证,都得全额承担这个税。

这个例子表明,当房东可以全额避税,那么,房东的供给弹性就无限大,这相当于完全切换一个市场。而房客为了办居住证,一定逃避不了这个税,需求弹性就小,那就得全额承担这个税。

不过,这是一个特殊情况,一般来说,交易都没有这样一边倒的刚性。更普遍的是,一个城市普遍都要收这个税,3000块的房租,要涨120块。房东说,我要涨120块,房客就会还价。如果房东很强势,你爱租不租,反正租的人很多,那么,房客就只有承担。

但是,任何时候,一个市场的既有价格,都不会是完全的卖方市场,而是一个均衡价格。也就是说,3000块这个价格,不会房东一把房子挂出去,马上就有几个人抢着租,因为如果是这样,房东早就涨价了。

所以,房客如果拒绝3120块这个价格,房子可能就不会马上租出去,房子空几天,房东也要承担损失,差不多一天就100块。所以,房东也会让一点价格。房东会说,120的税,那就我们分担。

经过了一段时间,原来的合同都到期,新的合同就会替代旧合同。城市租房市场就会完成房租税后的重新定价。这个价格会上涨。

房租上涨会导致什么?可能很多人会想着离开城市,房租涨价就会成为最后一根稻草。或者很多人本来想买房。这个时候整个房屋出租市场就会发生变化,市场交易规模就会变小。

把这个原理移到全球国际贸易上,也同样成立。

国际贸易中,并没有绝对的刚性。几乎所有交易都是有弹性的。衬衫看起来是小事,芯片看起来必不可少,其实都未必全是。

一年穿4件衬衫,可以变为穿3件,衬衫消费似乎有弹性。另一边,中国生产袜子的私人老板,供给当然是具有一定刚性的。因为生产不能停。制造业就是这样,机器一开动,就一定要上一定的量,不然成本就非常高。

衬衫和袜子虽然不重要,但破袜子总是需要一双的。因此,生活片需求,也有刚性。与此同时,中国的衬衫制造商能够承受的关税额度,始终限制在其盈利限度之内。一旦关税超出了其盈利,他们将无力承担,从而选择停业,关闭工厂,这样也就不存在所谓的税收刚性问题了。

伴随着工厂停产,产能下降得比需求更快,产品价格就会上涨。当供给变少的时候,美国消费者需求弹性就变小了,他们承担的税负就会更多。所以,生产者的确会承担一部分,但绝对不会像特朗普的支持者认为的那样,对自己毫无影响。

根据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的分析,关税可能导致今年美国整体通胀率上升2.3%,相当于给美国每个普通家庭每年造成3800美元的损失。如果其他国家采取报复措施,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将损失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

中国也消费美国商品。

中国进口美国大豆,美国大豆进口到中国,很多是用来做饲料的。中国人一年少吃5斤肉,这个是有弹性的,这就可以减少大豆需求。不过,少吃5斤可以,总不能不吃。

简单地说,关税,厂家要承担一部分,消费者也要承担一部分。整体而言,价格肯定是要上涨的。价格上升,需求就会减少,整个交易规模一定会缩小,这又会反过来影响生产者。生产者本身也是消费者,生产者收入下降,又会导致需求下降。这就都指向了全球经济衰退。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试图形成一个闭环。且不说长期中,这个闭环能否实现,起码在短期内,是不可能实现,并会受到关税影响的。

例如,目前中国向东南亚的出口正迅猛增加,与此同时,东南亚国家也在向美国出口商品。东南亚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出口实力,是因为有中国产业链的支持。任何试图中断这种联系的尝试,都将引起东南亚生产成本的提升。成本增加后,按照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原理,美国的消费者,最终还是得面对部分商品价格上涨。

所以,这里有一个特朗普,乃至他的官员没意识的悖论:如果美国消费者不承担关税,也就是说供给是有刚性的,那产业链在短期内,也是有刚性的,不可能转移。反之,产业链能在短期内转移,它就是富有弹性的,那么,美国消费者承担的关税就远比很多人认为的要大得多。

所以,特朗普的关税,美国消费者肯定是要承担的,而且比例不会小,但其他国家的生产者,也会承担。而最终,会引发全球经济衰退。

当然,特朗普能坚持多久,这本身也是一个问题。围绕关税,美国国内各方还将有重大博弈。关税一定会导致美国物价上涨,当美国国内出现高通胀,特朗普的基本盘感到痛苦,特朗普自身也会被反噬,所以,在中期选举之前一段时期,可能就会出现变数。特朗普对共和党的控制就会下降。

所以,特朗普关税的不确定,还持续存在,但最大的不确定性已经过去了。因为,当一个事是错的,是愚蠢的,它就是不可持续的。

0 阅读:0

金子漂流瓶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