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在刘备去世,白帝城托孤给他后,就接替了刘备,当上了蜀国的皇帝。
有了诸葛亮的帮忙,刘禅稳稳当当地管理了蜀国好几十年。但诸葛亮去世后,刘禅开始一个人管国家,却太听信坏人的话,导致蜀国的实力越来越弱。景耀六年,刘禅向邓艾投降后,那个曾经风光无限、红极一时的蜀汉王朝,就算是彻底完蛋了。就当时蜀国的情况来看,就算它已经很落魄了,但结局还是这样。但要是死守城墙,还是能够挡住邓艾那支筋疲力尽的军队的,可刘禅偏偏直接投降了,这让后来很多人都非常痛心和愤怒,都说他是个“没用的刘阿斗”。大家说起刘禅,多半都是从《三国演义》里知道的。虽然历史上的刘禅算不上是个英明的皇帝,但他也没那么差劲。
灭了蜀国以后,邓艾在刘禅的宫殿里瞧见了一样物件,瞧完之后他才一下子明白过来,原来刘禅投降并不是因为他没本事,诸葛亮救不了蜀国,其实也是挺正常的。要想知道以后社会会啥样,最关键的是,他不管是看人的本事还是预测的方法,一直都特别准,让人不得不佩服。按水镜先生的想法,像卧龙诸葛亮和凤雏庞统这两个人,都特别有本事。要是能得到他们其中一个帮忙,那拿下整个天下就有望了。《三国演义》里的水镜先生说:“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个人,只要能得到其中一个,就能让天下太平。”
挺让人纳闷的是,刘备明明得到了诸葛亮和庞统两人的忠心辅佐,但最终不但没能打下整个天下,连自己的蜀国也丢了。难道水镜先生猜错了吗?要是说庞统死得太早,没干出啥大事业,那还说得过去,但他不是还提了诸葛亮嘛!咋诸葛亮也没能保住蜀汉的天下呢?其实这不是水镜先生算得不准,也不是诸葛亮没本事,而是那时候不管换谁来,都没法救蜀国了。建安二十四年的时候,关羽因为粗心大意丢了荆州,逃到麦城却被东吴抓了起来。孙权试着劝他投降,但关羽不肯,结果就被孙权杀了。刘备听到这个消息后,气得不行,根本不听手下大臣们的劝阻,还和张飞一起,非要去打东吴不可。可还没等他跟张飞会合,张飞就已经被杀身亡。这让刘备更加恼火,他什么都不顾了,直接就去攻打东吴,结果一时疏忽,被陆逊用火攻烧了连营,只好逃到白帝城。由于长期劳累,他的病越来越重,最后在白帝城去世了。
这一仗,蜀国被打得元气大伤,好多精兵猛将都牺牲在了战场上,导致蜀国国内一下子人才断层,后继无人了。以前三个势力里最强的那个,现在变得非常虚弱。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一招,简直是把诸葛亮推到了风口浪尖,让诸葛亮不得不接手这个外强中干的蜀国,去实现他恢复汉室的大业。说是要全力辅佐,但摊上那个犹豫不决还老扯后腿的刘禅,诸葛亮简直得靠自己一个人,来保住蜀汉的天下。
接下来的几年,诸葛亮带着刘禅,开始和吴国改善关系,让百姓们安心过日子,努力发展农业。同时,诸葛亮也忙着稳住蜀国周围的地方势力,确保蜀国的安全。到了建兴六年的时候,诸葛亮为了达成刘备想要恢复汉朝的心愿,踏上了长达六年的北伐征程。这六年里,两边打来打去,互有输赢,但因为好几次都没抓住好机会,诸葛亮北上的打算没能实现。他因为太辛苦,身体撑不住去世了。没多久,五虎将里最后一个,赵云也在诸葛亮走后的第二年安详离世了。到现在,蜀国那些老一辈的聪明大臣和勇猛武将,都已经退出了历史的大场面,刘禅也开始自己掌管蜀汉的国家大事了。刘禅刚开始一个人管国家的时候,虽然他不算很聪明,但还挺能听进去大臣们的意见的,而且他能分清好坏、知道该要什么不该要什么。
《三国志》里说:要是姜维出兵攻打河西那边,我就会带兵给他做后盾。现在涪城这里水陆交通都方便,得赶紧行动,要是东北那边有情况,我们也能迅速赶去。所以琬就回到了涪城。……延熙五年,他回到朝廷,还去了汉中,见大司马蒋琬,传达了皇上的旨意,还被提拔为了镇南大将军。但后来,因为他不再管国家大事,又特别信任宦官黄皓,这不仅让蜀国的老百姓怨声载道,就连姜维也被逼得没法,只好离开朝廷去外面种地了。就连姜维听到风声,心里琢磨着魏国说不定要打蜀国,所以就赶紧跟刘禅说了。可刘禅呢,听了黄皓的瞎话,愣是一点防备都没做。《华阳国志》里写道:姜维看到诸葛瞻势力庞大,怕说错话惹麻烦,于是就客气地找了个借口离开了。后来刘禅让诸葛瞻去向姜维道歉。姜维就跟诸葛瞻说,他想去沓中种麦子,好躲开朝廷里的那些纷争。《三国志》第四十四卷里写道:过了六年,姜维上书给刘禅说:“听说钟会在关中练兵,打算进攻我们,咱们最好派张翼、廖化带兵分别守住阳安关口和阴平桥头,以防万一。”但刘禅听信巫婆神汉的话,说敌人最终会自己乱掉,就没把这事当回事,还瞒着大臣们没说。
等邓艾的大军都打到城门口了,刘禅看着邓艾那支疲惫的军队,最后还是决定投了降。刘禅的做法,不仅让蜀国的大臣们都摸不着头脑,就连邓艾也觉得很吃惊。毕竟,蜀国都城地势险要,城墙坚固,就算邓艾这时候使出全力去攻打,能成功的可能性也非常小。刘禅这么做到底是为了啥呢?难道真的是因为他傻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是邓艾在刘禅宫里找到了一样东西后,才明白了真正的原因。
按上面的记录,这时候蜀国的人口已经不到100万了,而士兵和官员加起来就超过了10万人。很多身强力壮的男人都去当兵了,就连军队里也有不少年轻的孩子。剩下的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得种地,甚至还得帮忙给军队送物资。靠着这样的能耐,诸葛亮当年愣是进行了长达六年的攻打魏国之战,面对着魏国那些厉害的军队,蜀国能坚持到现在已经相当不容易了。诸葛亮没能打赢北伐之战,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刘禅选择投降,其实就是他觉得蜀国已经走到了尽头,不想再让蜀国的老百姓白白受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