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意思是摧毁枯草,折断休沐;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成语出自《晋书·甘卓传》,“将军之举武昌,若摧枯拉朽,何所顾虑乎?”
甘卓,字季思,东晋丹阳人,乃秦朝丞相甘茂之后。三国时期,甘卓父祖皆在东吴为官,其曾祖便是东吴名将甘宁,祖父甘述曾任东吴尚书,父亲甘昌则曾任东吴太子太傅。东吴灭亡后,甘卓一度退居自守,多年后才入仕任职,先后担任丹杨郡主簿和功曹,后被举为秀才,担任吴王司马晏的常侍。
“八王之乱”时期,甘卓曾参与平定扬州石冰之乱,因功赐爵都亭侯,后又被东海王司马越任命为参军,后外放离狐县令。由于时值乱世,甘卓见西晋统治几近崩溃,遂果断辞官返回江东避乱,途中遇到广陵王丞相陈敏,在陈敏试图割据江东时,甘卓先是与其共商大计,后又协助朝廷平定陈敏叛乱。
琅琊王司马睿南渡江东后,甘卓被任命为前锋都督、扬威将军、历阳内史,先是率兵击溃了镇东将军周馥,后又平定了杜弢叛乱,因功获封南乡侯,拜豫章太守,后改任湘州刺史,晋封于湖侯。司马睿建立东晋后,甘卓升任安南将军、梁州刺史,假节督沔北诸军,镇襄阳。
东晋永昌元年(322年),大将军王敦于武昌起兵,以诛杀诛刘隗之名挥师南下进攻建康,并派人劝说甘卓配合自己。甘卓最初同意前往,但到了出发那天,甘卓却没有出现,而是派参军孙双劝说王敦不要反叛,王敦则让孙双带话给甘卓,表示自己出兵只是为了清除皇帝身边的怀疑,并非是要反叛,更是以公爵之位引诱甘卓出兵。
在王敦劝说甘卓配合自己起兵的同时,湘州刺史司马承也派主簿邓骞前去拜访甘卓,劝说他不要反叛,邓骞说道,“大将军王敦因私仇起兵,虽假托讨乱之名,实失天下之望,这正是忠臣义士尽忠之际。拥义兵以勤王室,正是千载难逢之机,不可失也。”
与此同时,甘卓的参军李梁则劝说甘卓坐观成败,他说,“昔日隗嚣飞扬跋扈,窦融自保河西之地,最终皆得福禄。如今,您只要按兵不动,坐观事态发展,如果王敦取胜,必会委任您统领一方;若是王敦失败,朝廷也一定会让您来取代王敦,又何愁不会富贵。”
对于李梁的言论,邓骞当即反驳道,“当初光武帝刚刚创业,天下尚未平定,隗嚣和窦融这才能割据一方从容观望,待到天下平定,君臣正位,最终还不是陇右倾覆,河西入朝?况且您也不能和窦融相提并论,而襄阳也不如河西那么险固。如果王敦攻破刘隗,回师武昌,加固石城,切断荆湘粮道,您又该何去何从呢?”
邓骞见甘卓不为所动,又说道,“如今您既不起兵勤王,又不奉大将军之命,一定会招来祸患。依我所见,如今王敦兵力不过一万,留守武昌者不过五千,将军您的兵力两倍于敌,且尽是精锐之兵,若是起兵讨逆,敌军必难抵挡。将军攻下武昌,如同摧枯拉朽,还有什么可顾虑呢?……”
面对各方的劝说,甘卓陷入了深深的纠结,迟迟难以抉择。
王敦见甘卓久不前来,担心其日后反对自己,趁着自己后方空虚进攻武昌,于是又派参军乐道融出使,命其务必劝说甘卓支持自己。然而乐道融本就不同意反叛,他非但没有劝说甘卓参与叛乱,反而劝说甘卓起兵讨伐王敦。
在乐道融的劝说下,甘卓终于下定决心起兵讨逆,于是下令宣布王敦的罪状,又联络司马承和广州刺史陶侃共同讨伐王敦,并起兵向武昌进发。朝廷得知消息,对甘卓之举大为赞赏,当即任命甘卓为镇南大将军、侍中、都督荆梁二州,荆州牧。
甘卓虽然已经出兵,但因其年老多疑,抵达猪口后便停兵不前。王敦得知甘卓犹豫不前,本已惊恐万分的他这才稍微放心,遂又派甘卓的侄子甘卬前去劝和,甘卓停兵十日,王敦趁机攻克建康。
甘卓得知京城陷落,遂以担心进攻武昌会导致王敦劫持皇帝为由,下令撤军返回襄阳。乐道融和都尉秦康劝说甘卓不要半途而废,应当出兵截断彭泽,使王敦首尾难顾,然而甘卓并未采纳。甘卓返回襄阳后,王敦密令襄阳太守周虑除掉甘卓,甘卓最终在寝室遭到袭杀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