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后代遭屠戮殆尽,全国诛杀司马氏,司马家族究竟得罪了谁?

陋室文史 2024-06-28 15:34:40

来源:中国知网

司马懿一生都在权力的旋涡中周旋,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夺得了胜利,为其家族奠定了基石。

只是他的后代却未能延续这份荣光。

西晋王朝的建立,标志着司马家族达到了权力的巅峰,然而短短五十年,随着西晋的灭亡,司马家族的命运也急转直下。

衣冠南渡后,桓玄篡位,刘裕崛起。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司马家族的地位却岌岌可危。家族成员在政治斗争中纷纷落败,最终导致了全国范围内的诛杀。

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还是家族宿命的必然?

一、高平陵之变

司马懿一辈子都在玩权谋,没想到快入土了,却碰到了硬茬子曹爽。

两人的PK,简直就是司马懿被单方面碾压,他的权力被曹爽一步步蚕食,最后成了光杆司令。

想当年,司马懿也是一号人物,手握尚书大权。可曹爽一番操作,直接把他捧上了太傅的宝座,听起来高大上,其实就是个摆设。

在古代,想要把持朝政得有权有兵,可那会儿的司马懿,除了两手空空,啥都没有,但高手总能在绝境中翻盘。

高平陵祭祖那天,机会来了。

那日曹爽陪着少帝曹芳出城谒灵,司马师下令秘密培养的3000死士,果断出手,控制了武库和司马门。

控制了武库,就掌握了皇城禁军的武器装备;而司马门一关,不但扼住了曹爽回城的咽喉。整个皇城只有郭太后和司马懿说了算了。

看似胜券在握,但毕竟皇帝还在曹爽手里,他要是跑到许昌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懿还是得歇菜。这时,司马懿指洛水为誓,只要曹爽投降,简而言之,只要权,不要命。

想当年,刘秀也曾在洛水发誓,结果杀兄仇人朱家富贵了好几代。

司马懿40年积累的威望,加上榜样效应,曹爽这老实人,就信了司马懿的邪。

结果几年后司马懿就给他扣了个谋反的帽子,把他家族和心腹全都给灭了,一共杀了五千多人。

司马懿“夺”走了胜利,却拉低了后世的道德底线。洛水之誓后,后世的权力斗争,大家就都明白了,投降也是死,不投降也是死,那还不如反了算了。

此后,三百年里,司马家族几次被夺位者屠戮,也被杀了个干净,看来是老天爷看不下去了。

二、短命的西晋

公元265年,司马炎逼的魏元帝曹奂禅让,改国号为晋,定都洛阳。一上台,他大搞改革,居然整出个“太康之治”。

咸宁五年,公元279年,他又发动灭吴之战,将三国历史彻底翻篇。

司马炎驾崩后,太子司马衷接过了皇位,成了晋惠帝。

说起这哥们儿,智商真的让人捉急。反正“公私蛤蟆”、“何不食肉糜”这种段子都出自他口中。

虽然他老爸曾多次考验他,但他在老婆贾南风和谋臣的帮助下过了关。后来也有人研究说,从医学角度看,他也不算蠢。就是单纯了点儿。

他上台后,特别信任皇后贾南风,这贾南风可不是省油的灯,她凶妒暴虐,不但大权独揽,甚至伪造诏书。

反正谁挡她专权的道,她就让谁领盒饭。

她杀了皇太后,还杀了辅政大臣司马亮和卫瓘。元康九年她又搞死了太子,算是把事闹大了,直接引发八王之乱。

在史无前例的大混乱中,司马炽被大家推选为皇太弟。晋惠帝一走,他顺势成了晋怀帝,改年号为“永嘉”。

此时的西晋,流行病、蝗灾、饥荒接连不断,老百姓的日子过得那叫苦。而皇族和世家们却整天内斗不止,无疑为天下大乱埋下了伏笔,因为五胡乱华此刻已露初端倪。

永嘉五年,刘聪看准时机,一举攻破洛阳,这就是永嘉之乱。晋怀帝被抓走,第二年就被刘聪毒杀了。

西晋的最后一个皇帝晋愍帝司马邺,他是司马炎的孙子,司马炽的侄儿。

洛阳沦陷后,大臣们急忙推他上台,把都城也搬到了长安。可惜上位不到三年,他也被刘曜抓了,最后被刘聪羞辱和毒杀,死时,才刚十八岁。

西晋就这么传了四代君王,短短50年就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三、桓玄篡位

衣冠南渡后,王导拉着南迁的北方名流,又跟江南土豪打的火热,一起给司马睿搭了把手,在建康(今南京)定都,建立了东晋政权。中国历史就这样翻到了南北朝这一页。

桓温是东晋时期的权臣、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他是宣城内史桓彝的长子,也是明帝司马绍女婿,最后官至大司马,封爵南郡公。

桓温死后,他的儿子桓玄袭爵南郡公,世称“桓南郡”。

桓玄长得一表人才,还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文艺范。

然而由于他爹桓温晚年有篡位的迹象,所以朝廷一直对他深怀戒心而不敢任用。二十三岁才干了个太子洗马。

元兴元年(402年),掌权的司马元显父子下令讨伐割据荆州的桓玄,结果被他反打到建康。

总理朝政后,桓玄把司马元显送付廷尉治罪,“并其六子皆害之”。桓玄又以“司马道子酣纵不孝”为名,以毒酒鸩杀他爹司马道子。

大亨元年(403年)二十一日,晋安帝在胁迫之下将帝位禅让给桓玄。

然而,恒玄的统治并不稳固,很快就遭到了刘裕等北府兵的讨伐。最终,桓玄兵败后被杀,桓楚政权也跟着完蛋。

高平陵之变,一个关键的人物冲出洛阳城去给曹爽报信,他就是桓范。

司马懿听说后:“范虽有智,驽马恋栈豆,爽必不能用也。”果然,曹爽不听恒范去许都的建议。后来曹爽以谋反灭其三族。桓范也同罪论斩,夷族。

然而,司马懿好像没有把桓家的人杀干净,桓玄和桓温就是桓范一支的后人。

司马懿的回旋镖最后还是扎回了他自己的身上,窃国者,恒被他人窃之!

五、刘裕的时代

尽管桓玄很快被刘裕所败,傻皇帝晋安帝复位,但东晋的气数已尽。

刘裕是汉高祖刘邦弟弟刘交的后代,出生时家境贫寒。他依靠军功起家,后投身北府军为将。

402年,北府军奉命去打荆州的桓玄,但带队大哥刘牢之随即投降桓玄。桓玄到了建康后,削弱了刘牢之的兵权。

刘牢之想反抗,但没人支持他,最后自杀了。

404年,刘裕带着北府军的残余部队在京口起兵,干掉了桓玄。之后,北府军就成了刘裕的得力助手。

到了420年,刘裕称帝,建立刘宋,北府军也摇身一变,成了皇家的“头号打手”。

刘裕麾下的将领和他本人一样,大都是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他们打仗不要命的果敢作风,一改之前士族政治的颓废风气。

东晋偏安江左近百年来,军权都被士族控制着,这些士族都胆小怕事,把军队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不愿去恢复中原,所以之前的“北伐”都失败了。

但刘裕在短短二十年里,对内平定了孙恩起义,消灭了桓楚、西蜀等割据势力;对外还干掉了南燕、后秦等国。

创造了大分裂三百余年间,南方最广阔的政权疆域。

虽然桓玄败了,但他儿子桓振又跳了出来,占据了江陵,还抓了皇帝当人质。

不过,刘裕很快就再次平定了叛乱,把桓玄的余党都送上了西天。皇帝也得以安全回宫。

刘裕还是挺低调的,一再推辞封赏,还主动辞职。灭掉后秦后,他谢绝关中汉族民众盛意挽留,志在改朝换代,执意东归以图大位。

六、历史的轮回

低调不是装的,孙子才是装的。

随着势力越来越大,刘裕也惦记上了篡权这事。

此前刘裕派人暗杀了无能的晋安帝,准备篡位,但得知晋安帝的前任晋孝武帝在位时流传“昌明(晋孝武帝)之后有二帝”的谶语,迷信的刘裕为符合图谶,就拥立司马德文当傀儡皇帝。

东晋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傅亮等人暗示当时在位的晋恭帝把皇位禅让给宋王刘裕,并事先起草好了诏书。

晋恭帝看到傅亮拟好的诏书,倒是表现得很乐观,说:“桓玄篡位时,晋朝就已经失去天下了,后来依赖宋王才延续到现在,今天我心甘情愿地禅位于他。”

于是,刘裕接受禅让,称帝建国,史称宋武帝。国号为宋,为区别于赵匡胤的赵宋,史称刘宋。

南朝时代,就此开启。

南朝时候,那些高门大户的势力还很大,但刘裕这皇上可不是吃素的,他的皇权政治慢慢地就把门阀政治给取代了。“王与马,共天下”的好日子就这么一去不复返,

宋武帝刘裕不仅成了东晋门阀政治的掘墓人。而且他也并不打算放过已经改封为零陵郡王的司马德文。

先是想用毒酒送他上路,没成功,又派兵翻墙进去把他用被子给捂死了。

更狠的是,刘裕连旧主的家都给杀光了,就是褚皇后给司马德文生的小男婴都没放过。

刘裕这种赶尽杀绝的做法,也给后面的篡权者开了个坏头,都学着杀前朝禅让的君主。

七、轮回的历史

刘裕对待家人非常温和有情,而对待政敌却像严冬一般无情。

他掌权以后,为了巩固权力,对司马家的人可是下了狠手,要么被杀,要么就跑到国外去躲躲。司马国璠弟兄三人早年为躲避刘裕的追杀,跑到后秦投靠姚兴。

那时候刘裕刚把桓玄搞定,姚兴看着司马兄弟跑来投靠,心里挺纳闷,说你们晋国现在不是挺好的嘛,刘裕帮你们灭了桓玄,你们还跑我这儿来干啥?

司马国璠就向向姚兴吐槽:“裕削弱王室,臣宗族有自修立者,裕辄除之。方为国患,甚于桓玄耳。”

他说他们司马家族但凡有才的,有个性的,都会被刘裕找茬杀死,绝不让王室有复兴式人物出现,骂刘裕是比桓玄更祸国的奸臣。

刘裕在政治斗争方面极为心狠手辣,北魏谋士崔浩曾以“司马德宗之曹操也”的评语定位刘裕。

不过,以刘裕对司马家的狠劲,说他比桓玄还坏,那也不完全是气话。

桓玄是直接踢开司马家自己上位,刘裕好像开始还给司马家留点面子,没让他们祖庙断了香火。

不过,司马德文作为东晋的最后一根独苗,禅位一年后就被刘裕给灭了。

篡夺帝位是叛逆大罪,司马氏篡夺曹魏的天下,便是以禅让为名,因而后代的权臣篡夺帝位,都效仿司马氏。

现在,刘裕篡夺司马氏的江山,与司马炎篡夺曹魏如出一辙,真是报应不爽。

在跨越两个世纪的历史轮回中,先是曹家人逼迫刘家人转让江山,给了汉献帝刘协一个善终。接着司马氏一边屠杀曹家人,一边逼迫魏元帝退位,并让他享受优待。

然而,司马家族万万没有想到,他们自己才是被刘家人消灭得最彻底的那一族。

结语: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虽然,刘裕的北伐最终没能收复中原。但他破坏了禅让革命的和平模式,开创杀害前朝君主的恶例。

以至于后来的宋、齐、梁、陈、隋诸朝,有样学样,早上还是君臣,晚上就拿刀子互捅。

司马懿同样“夺”得了胜利,但也给历史留下了丑陋的示范。但这并不是司马家族开罪所有政敌,然后被杀光杀尽的理由。

其实,答案不简单,但也不复杂。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看到的姓氏不过就那么几个,数也数的过来。

他们家族的兴衰往往会与权力的变迁紧密相连。但他们历经数代传承下来的不都是精华,还有糟粕,比如无条件的嫡长子继承制。

所以,司马家族的三百年的兴衰史,也不过是一段动荡传承史的缩影。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北朝司马氏家族研究》柳佳

1 阅读:248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