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跟访28个北京家庭:为什么顶尖大学孩子,大多来自有钱家庭?

陋室文史 2024-06-28 15:28:08

来源:界面新闻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个视频,有人说普通人家的孩子,再怎么努力,也拼不过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精英二代。

这话是不是听起来感觉有些扎心,更扎心的还在后面。

2012年,一位社会学家花了7年时间,跟踪调查了28个精英家庭,回答了一个困扰人们的问题:为什么顶尖大学里的孩子,大多都来自有钱家庭?

结果发现,人家不仅赢在起跑线上,更赢在你看不见的地方,不信就一起看看。

清华学霸的扎心感悟

在B站上刷到一个视频,UP主是个清华学霸,却在视频里大叹“普通人家的孩子,拼尽全力也难以逾越阶层鸿沟”。

这位学霸说,他来自一个小农村,一路披荆斩棘才考上了清华。

本以为是鲤鱼跃龙门,可一进清华,才发现自己不过是条进了大鱼塘的小鱼苗。

班里28个人,20多个都是竞赛保送进来的,压根没参加过高考。更别提什么哈佛,剑桥的暑期科研项目了,人家高中就体验过了。

这位学霸感慨,自己就像个不停运转的机器,每天疲于奔命地学习,考试,复习,而那些精英家庭的孩子,早就目标明确,在父母的帮助下,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自己的梦想前进。

这番话看得人五味杂陈,不禁让人想起英国BBC电视台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这部片子追踪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从7岁拍到56岁,整整49年。

结果发现,绝大多数人都没能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财富和社会地位都和父母惊人地相似。

说白了阶层这道坎,真没那么容易跨越。

就像那位清华学霸说的,普通人家的天花板,可能只是人家的起点。

杭州一对夫妻,为了让女儿出国镀金,卖掉了唯一的房子,砸了200万送她去国外学金融。

结果孩子毕业回国,既没有名校光环,专业能力也不突出,最后只能找到一份底薪2000的工作。

费了很多力气,却鸡飞蛋打,这样的故事,在教育焦虑的今天,还真不少见。

难道说普通家庭的孩子,真的就注定要输在起跑线上吗?

7年,28个精英家庭:原来顶尖大学是这样炼成的?

其实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很多人,为了搞清楚精英家庭的孩子到底是怎么赢在起跑线上的,为什么顶尖大学孩子大多来自有钱家庭。

2012年开始,青年社会学家姜以琳花了7年时间,追踪调查了北京两所顶尖中学的28位学生。

这些学生无一例外都来自高收入,高学历的精英家庭,父母不是清华北大的校友,就是海归博士,家里至少两套房,妥妥的金字塔尖尖上的人物。

调查结果不出所料,这28个孩子,近一半都考进了清华,北大,复旦,剩下的也都被美国常春藤,牛津,剑桥这所世界名校收入囊中。毕业后,人家更是年薪百万,成了别人家的孩子。

看到这,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在嘀咕:这还用调查?有钱人家孩子,可不就这样吗?

还真别急着酸,姜以琳的研究发现,这些精英家庭的教育方式,还真有些门道。

这些父母特别擅长“运筹帷幄”。

就拿高考来说,28个人里,17个参加高考的,有11个都通过自主招生,政策加分获得了降分录取的资格。

你以为人家是靠关系?那就太天真了。

这些精英父母,对教育政策了如指掌,哪个竞赛能加分,哪个夏令营含金量高,人家门儿清。

比如,有个叫浴朗(化名)的女生,本来靠奥赛成绩能保送清华,结果比赛当天发挥失常,眼看着就要和清华失之交臂。

她妈可不是一般人,立马发动人脉,四处打听,最后得知北大有个奥数冬令营,只要参加了,就有机会能在高考中加60分,最后,浴朗如愿以偿地考上了清华。

再比如,另一个叫诗盈(化名)的女生,她妈是清华毕业的中文系教授。

诗盈在准备自主招生考试的时候,遇到了一道特别偏的题,她妈二话不说,亲自上阵给女儿讲解,还教她怎么答题才能拿高分。

高考前,她妈又去咨询了清华的招生老师,帮女儿制定了最优的志愿填报方案。

看到这是不是感觉自己输在了起跑线上?

但这还只是冰山一角。除了“谋略”,精英家庭的“钞能力”也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有个孩子为了考SAT,一年之内竟然往返新加坡5次。就是为了刷分,这期间全家人所付出的金钱和精力,绝大多数普通家庭都做不到。

所以说人家孩子赢就赢在,人家不仅有“超强大脑”,还有“钞能力”加持,试错成本比你高出一座珠穆朗玛峰。

精英教育培养出的底气,你学不来

除了“谋略”和“钞能力”,精英家庭的孩子,还有个普通人难以企及的优势:他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一种“我配得上”的信念。

说白了,就是人家从小到大,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习惯了被满足,被重视,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种“理所应当”的心态。

举个例子,有个女生,为了申请美国名校,前前后后修改了五六遍申请材料,眼看着就要到截止日期了,她又想改。

当时已经是半夜,但她想都没想,直接打电话把留学中介从被窝里薅起来,让人家必须在半小时内给她反馈。

还有一个男生,毕业于美国常春藤名校,在纽约的金融机构工作。毕业后他邀请了二十多个同事和朋友参加他的生日派对。

问题是派对前一天,他和同事们才刚结束为期两周的出差培训,一个个十分疲惫。

但他压根没觉得自己的安排有什么不妥,在他看来,所有人都应该来参加他的派对,哪怕要坐几个小时的火车,他也觉得理所当然。

这种“迷之自信”,其实就是从小在优渥环境中长大的结果。他们相信自己值得拥有最好的一切,也敢于主动争取机会,自然更容易获得成功。

反观很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被教育要“懂事”,“听话”,“不要给别人添麻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我不配”的心理暗示。

所以说,精英家庭的孩子,赢就赢在他们从小就被赋予了一种强大的“气场”,这种气场是自信,是从容,是“天生赢家”的底气,是普通人穷尽一生也难以企及的。

结语:

也许有人会说,这就是现实,接受就好,何必挣扎?

然而,教育的意义,不应该是复制不公,而是创造更多可能。

或许我们能力有限,无法给孩子们创造优越的条件,但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放下焦虑,摒弃“鸡娃”的执念。

去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和天赋,去呵护他们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去帮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

毕竟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不是吗?

参考资料:界面新闻2023年11月08日 11:00《【专访】社会学者姜以琳:中国精英如何以“学神”孩子复制精英之路?》徐鲁青

1 阅读:213
评论列表
  • 2024-06-28 16:04

    物质基础好家庭和谐,孩子压力小再懂事点,出成绩不是理所当然吗?家庭不和想要孩子努力读书这孩子得有多懂事

  • 2024-06-28 16:10

    父母的终点,孩子的起点,哪有一代人就能翻身的?起码三代人不间断的努力才可能改变自己的阶层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