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多年前,古人是如何将40吨铁链建在大渡河,一年建成泸定桥的

陋室文史 2024-06-28 15:35:15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一句,是毛主席写于长征时的诗。

包括此句在内,全诗都表达了我党带领红军克服重重艰难险阻的豪迈喜悦之情,而这里的“大渡桥”指的正是位于我国四川甘孜泸定县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泸定桥从古至今都在连接藏汉交通上充当必不可少的纽带作用,它最早的建桥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泸定桥”一名正是皇帝御笔亲书所批。

再细看这泸定桥,它是一座架设在湍急水流之上的悬挂式铁索桥,这样险峻的修建环境放在现代仍需多次精心改进方案,确保万无一失才能动工。

那么,科技不如今日发达的300年前,工匠们又是如何在一年内用40吨铁链建成泸定桥的呢?

多番实测,确定建桥材质

作为一项举世瞩目的交通建设,泸定桥初建时的全部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重重坎坷的。

最开始,大渡河之上没有连通两岸的桥梁时,藏汉两区的物质交流全靠渡船或溜索转渡。

但大渡河水势并不稳定,人员伤亡和物资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在无法渡河的时段内,两岸滞留的生鲜产品屡屡腐坏,在经济上产生了极大的浪费。

而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不便捷的交通也不利于军队调动,这也进而对中央集权统治产生消极影响。

基于如此形势,当时正值清朝统治天下,最高统治者康熙帝下令在大渡河上修桥,以解决汉藏邻区交通阻塞的问题。

封建王朝皇权至上,皇命一出,朝廷有关部门便开始派遣官吏和工匠专家前往推进修桥工程,而这第一步就是实地考察,然后绘制可行的修建方案。

起初众人在抵达当地前,只是对修桥地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有所耳闻,但当众人实际抵达当地准备着手大干一场时, 不禁傻了眼,现实情况远比想象的要复杂艰难。

原来,大渡河的水流不仅一如想象中那般汹涌湍急,而且河宽百米,首先确定建桥的用材类型就是一个难题。

这个材质要抵得住河水迅猛来势的冲击,还要考虑当时不发达的交通条件下如何运输问题,所以工匠们最先考虑的便是尽量就近取材。

而大渡河处于偏远山区,石块和树木多,所以当时工匠们首先考虑的就是这两种材质,毕竟我国古代石桥和木桥早在清朝之前就有很多成功案例了。

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工匠们在真正进行实际试验之后,这两种材质都很快被否定了。

因为当地环境潮湿,大渡河边的土质更是常年受河水浸润很是疏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木桥会被冲塌,石桥的重量则很难被两岸土质支撑,也有坍塌的风险。

所幸,经过工匠们多次勘察和讨论,接连否定几种材质后,确定了最终的建桥材质,即建一座悬挂式铁索桥。

铁链的结构既保证了坚固耐用,又较采用整块材质减轻重量,是个两全其美之法,但攻克了建桥材质这个难题之后,泸定桥的建设过程却也仍不轻松。

攻坚克难,工匠大智慧

当时的建桥团队确定方案开工后不久,便迎来了新的挑战,先是由于大渡河一带并无铁矿,当地不产铁,桥梁总建设负责人需要去周边县城进行异地锻造建桥所需铁索。

而除了两地奔波的辛劳和运输之繁琐外,工匠们又遇一技术难题,那就是如何将这锻造好的40吨铁链悬建在大渡河之上。

毕竟这站立于桥上俯首下望,长江支流岷江的最大支流总显汹涌澎湃之势,操作时稍有不慎便有被奔腾的河水吞噬的风险。

工匠们基于对河两岸的土质基础的考量,如此大重量的铁链自然是不能够一次性完成河上作业的,那么就只能分批衔接两岸,而如果采用船阀走河运运输的话,也是同样有被激流打翻的风险的。

综合考量下,工匠们在“索渡原理”的启发下,将穿有多个短竹筒的粗竹索系于河两岸,竹筒内系有铁链,这样一番布置下,对岸的人通过轻轻拉动的操作便可使铁链到达预设的位置。

如此,不仅这40吨的铁链有条不紊地陆续被建设在大渡河上,而且也顺利完成了跨河对流运输,不仅省时省力,还对工匠的作业安全有一定保障。

对此,民间还曾有过一个民俗故事,据当地人说,泸定桥西边噶达庙正是为了纪念这位为修桥做出巨大贡献的藏族英雄噶达而建。

相传,面对众人绞尽脑汁都无法悬空搭建的铁链,天生神力的噶达两腋各夹一根铁链乘船牵到对岸。

就这么来来回回几次直至将铁链全部运完,噶达也力竭而亡了。

因此这位促成建桥成功的英雄得到当地人建庙纪念,不过这也只是人们面对艰苦现实寄托愿想的一种形式,现实中怪力乱神远不及工匠们刻苦钻研的精神和巧思智慧。

当然,一座跨河大桥的组成只有桥身悬浮的铁链那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在桥梁建成之后投入日常广泛应用当中,除了两岸各一的坚固桥头,还要有能供行人稳步踩踏的桥面。

所以,工匠们又在两岸分别以大石修建桥头,为了保证其稳固性,工匠们选择在两端桥头向下深挖,并以生铁浇铸,以此来作连接与固定。

这一样以来,大桥的稳固性得到保障,紧接着,工匠们又在最初建设好的铁索吊桥底面铺设木板,以此形成平坦结实的桥面。

木质的桥板表面与下层作支撑连接功能的铁链及左右两侧各铁链相互环扣,共同组成这位历经时代沧桑洗礼而屹立不倒的跨世纪大桥。

站在现代的角度再回看泸定桥,300年前的工匠们基于当时科技水平下。

要奉命建成大桥是一项十分棘手的困难工程,所耗费人力物力无数以外,更重要的是攻克解决铁索供应、铁索过河以及重量级铁索悬浮搭建于河上及固定等重重难题。

这对于工匠们而言是巨大挑战,也是展现我国传统攻坚克难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智慧的机会,最终众人集思广益想出了解决方案,也成功修建了泸定桥。

桥梁的建成不仅造福了当时河两岸的百姓,也加强了中央集权对地方的管控,巩固了当时长治久安的统治,还为后世留下了极具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意义的无价瑰宝,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劳动人民智慧的集中投射。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泸定桥是如何建成的》张嵚

1 阅读:114

陋室文史

简介: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