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杀了十多万贪官,贪官却越杀越多,雍正用了2招就药到根除

旧梦谈史呀 2025-02-06 16:21:55
前言

从古至今,贪官一直都是比较难解决的大问题。因为这件事,明太祖朱元璋曾杀过不少贪官,据说都快20万人了。

但朱元璋的方法没有任何效果,贪官反而越来越多。

到了清朝雍正时期,他的两个办法直接解决了贪官问题,他是如何做到的?

朱元璋对贪官的恨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朱元璋为何要大肆杀害贪官,以及他在位时期是如何惩治贪官的。

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小时候家中非常贫困,每天揭不开锅都是正常的,一星期能吃上一顿饱饭都算是谢天谢地了。

造成这一切的主要原因就是元末统治不行,到处都是各种贪官。

朱元璋家那时候本来就没多少粮食,但官府隔三差五地来收税,百姓不得不上缴自家粮食。

其实收税哪有这么勤快,官府的官员们收了粮食都成了他们自己的,根本不会上缴国家。

元末时期非常混乱,就算是明目张胆贪污都没人搭理你。

也正是因为这些官员们经常来收粮食,最终导致朱元璋的兄弟和父母都活活饿死了,所以朱元璋从小就对贪官们深恶痛绝,恨不得将他们千刀万剐。

后来随着朱元璋参军并成为了一个领导,日子虽然比之前好过多了,但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士兵们都比他吃得好。

即便是后来建立大明王朝当上了皇帝,朱元璋依旧是非常节俭,每天吃的饭和普通老百姓们差不多,同时他也要求官员们也跟着一起。

这些官员大部分也都是从贫穷熬到现在的,放着美食不吃,谁愿意去吃那些难以下咽的粗粮。

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官员们就想着,自己好不容易当上了官,这时候不趁机搞点钱岂不是对不起现在的职位?所以许多贪官出现了。

既然国家出现了贪官,那朱元璋肯定会好好惩治他们,于是一系列惩治措施来了。

其中非常狠的一条是:“贪污数量在规定金额之下,会被木杖打股,要是超了这个金额,则直接处死!”

对于如何处死也是有讲究的,他并不会直接给贪官们一个痛快,而是慢慢将其折磨死,于是许多酷刑出现。

这也是朱元璋的想法,他觉得给这些贪官们一个痛快简直太便宜他们了。

而且折磨贪官的时候,许多政府官员们会被要求去现场观看,也就是起一个警示作用。

但这个警示并没有什么用,之前贪的,看完以后回去照样贪,之前的一切跟没发生一样。

朱元璋在位时期曾发生过一个非常重大的案件,名为空印案,据说此次案件牵连到了数万人,最后有数万人接连被处决。

这次事件就是贪官们想要欺骗圣上,然后他们就运用了一些欺骗的手段,朱元璋得知这件事后非常愤怒,所以就有这么多人被杀了。

所以后世许多人觉得,就算事态再严重也不至于杀这么多人吧。

其实朱元璋就是觉得,要是不把他们杀了,实在是太对不起那些在田间辛苦耕种的百姓了,老百姓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可是非常高的。

那么又一个问题来了,面对朱元璋如此强横的治贪手段,那他们为何还是屡教不改继续当贪官呢?

明朝当时现状

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明朝官员的俸禄们比较低。

同样的官职在宋朝是衣食无忧而且还能攒下不少钱,但到了明朝,最多也只够日常花销,有的官员俸禄甚至不够。

那时候一家起码得五六口人吧,不仅要供孩子们上学,还要让他们吃饱饭。

除此之外,这些官员们之间平时交往送礼也要花不少钱,再加上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事,每个月能够正常花销,已经算是不错了。

由此不难看出,月光族早在明朝就已经出现了。

那当初的明朝是真没钱给官员发工资吗?当然不是。

明朝官员工资低,朱元璋也是为了老百姓们考虑,他们工资要是高了,就意味着老百姓的收入会大大降低。

所以在每个月攒不下钱的情况下,他们有时候贪污也是迫于无奈,久贫家中无贤妻嘛,没有钱是绝对不行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官员纷纷选择铤而走险贪污,而前面提到的规定金额是六十两,所以许多官员选择低于这个标准来。

不过大部分贪官的贪污金额,一般都要远远高于这个标准,所以明朝被处死的贪官非常多。

有的刚开始可能比较清正廉洁,但是抵抗不住别人的诱惑啊。

那时候贪官们就想着,要是大家都贪,估计朱元璋也不会把他们都杀了吧,所以他们纷纷开始拉拢别人入伙。

在他们看来,人多就意味着被处死的概率低。

所以明朝贪官问题就是“传染病”,而这些官员,身上都带有“病毒”,“抵抗力”稍微差点的就会彻底沦陷,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所以明朝官员贪污,也不能完全怪他们。许多事情的出现都是有原因的,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得从根源上找出原因。

那官员工资高就不会贪污吗?当然不是,如果说明朝的工资能高一点,然后再配上朱元璋凌厉的治贪手段,估计效果会非常不错。

后世之所以说朱元璋是暴君,一是因为他杀害了许多开国功臣,二来就是因为处置了许多贪官。

雍正的手段

接下来就是雍正帝的主场了,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太好,主要原因与文字狱有关,不过他才是清朝最勤奋努力、最办实事的好皇帝。

像康熙和乾隆,他们爷俩才是一路人,两人在位时间都挺长,也都非常懂得享受,不过乾隆是富二代。

雍正虽然也杀过不少大臣,但贪官们却是寥寥无几。

雍正其实还是比较温柔的,他主要用的方法是,从根源上防止贪官们贪污,比如有一条规定是,你贪污了多少银子,就要偿还国家多少银子。

这可把那些贪官们愁坏了,因为许多人根本还不起。

要是说贪污的少那还可以,如果像后来的和珅那样,把他家一抄,他拿什么偿还。

而且最主要的是,这些贪官们虽然不会被处死,但他们的官职可就没了。没有了官职,就意味着没了收入来源。

许多贪官或许能偿还起这笔巨款,但还完之后呢,家中没有了收入来源,没过几天就穷得叮当响了。

如果贪官还没偿还完贪污金额就离开了人世,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会落到他的子孙后代身上,这个还是非常不错的,估计他们的后代受此影响会非常大。

对于工资低这件事,雍正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给他们涨工资是不可能的,那怎么办呢?虽然不能给官员涨工资,但是可以给他们发奖金啊。

于是雍正就制定了一个叫“养廉银”的措施,其实就是每年给官员们发奖金。

具体来说就是官员们每年都要经受考核,越是那些公正清廉的官员,最后年终时得到的奖金越多。

据说有些官员领到的年终奖金,比他这一年的俸禄还多,他要想继续保持下去,决不能贪一点钱,否则将会功亏一篑。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满足吃喝还能攒下不少钱的官员,自然也就不会贪污了。

不贪污能得到丰厚的奖金,而贪污不仅会丢了官职,同时还要偿还巨额贪污款,所以聪明人会怎么做,想必也是一目了然。

这就是钱到位了,问题自然就好解决了。

武力虽然也是解决问题的一个手段,但不是最主要的,像雍正的这种手段,可以说是从根源上避免了官员们贪污。

前面我们提到了明朝的空印案,这个事件主要涉及到损耗问题。

每个封建王朝都会从老百姓身上收税,而这个税就是粮食。

官员们收完粮食后,就会送到京城。像那种路途比较遥远的,路上肯定会有一些损耗。

比如运之前是一千斤粮食,等运到京城后可能还剩下995斤,消失不见的那五斤粮食就是损耗,这是正常存在的。

也正是因为有损耗,所以官员们会经常夸大损耗。

夸大损耗并不意味着丢失的粮食多,而是官员们把这些给贪污了。

比如你运了一千斤粮食,到了京城你说还剩九百斤,消失不见的一百斤就是你要汇报的损耗。

但实际的损耗只有十斤,也就是说你把那九十斤都给贪污了。

当然损耗一般来说不是把粮食丢了,而是洒落在了地上,于是雍正那时候就规定,就算是散落到了地上我们也要。

意思也就是说,运之前是一千斤,然后到了京城也必须是一千斤,对于这件事,会有专门的机构来仔细检查。

损耗在清朝也叫火耗,而这个措施也被称为“火耗归公”。

正是因为雍正的这一系列措施,清朝的贪官问题得到了极大改善,所以雍正在位时期,国库每年的存款越来越多。

这也是为什么说乾隆是富二代的原因,雍正的确给他留下了不少钱。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雍正治理贪官的手段不仅人性化,同时避免了处决官员,而且最大限度地解决了清朝的贪官问题,还充实了国库。

朱元璋虽然没有解决贪官的根本问题,但这么多贪官被处决,也算是给了老百姓们一个交代,同时证明他的确尽力了,只是没用对方法。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