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百战百胜的项羽为何越打越弱
刘邦割让关东土地,与有才之士共享天下的做法收到奇效。
韩信仅率数万军队,便一举横扫燕、代、魏、赵四国,不仅没让刘邦操半点心,反而源源不断将经过战火历练的士卒抽调给了刘邦,并渐有吞并齐国之势。
与此同时,谒者随何也奉刘邦之命,抵达九江游说英布。

英布闭门不见,随何一直等了三天,无奈中找到时任九江太宰的故交好友:“你家大王不肯见我,无非认为楚军强、汉军弱,而这正是我要来此的原因。请安排我与大王见一面,如果认为我说得对,大王便听;如果认为不对,我随何愿在九江街市受刑,以此证明你家大王忠心于楚!”
英布这才勉强答应,随何也不客套,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汉王给您写了封信,让臣恭敬进献予您。臣只是有些奇怪,以大王的绝世武功,为何如此亲近楚国?”
英布不以为然的说:“我受项王所封,当然以臣礼事奉。”
随何略显诧异:“您与项王同为诸侯,却以臣礼事奉,必然是认为楚国强大,可将身家性命托付与他。那么项王进讨齐国,您应亲率九江主力担任楚国前锋,替项王摧城拔寨,可您却只派了四千人助阵。
汉王兵临彭城,项王征齐未归,您更应渡过淮水,将汉王拦阻于彭城之外。而大王拥有数万部众,竟坐壁旁观置之不顾。您说以臣礼事奉楚国,楚国有难,您身为人臣,这样做是否合适?
像您这样打着臣服的旗号,却想把九江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臣私下认为此举欠妥!
您现在不背叛楚国,无非是认为汉王势弱。要知道楚军虽强,却因违反盟约,擅杀义帝,背负不义之名,而遭天下唾弃。
如今汉王收拢诸侯戍守荥阳,有蜀汉的粮食用来保障,有险要的地势可供依托。反观楚军,深入敌国八九百里,从千里之外转运粮秣,汉军如果坚守不出,楚军定然进退两难。
即便楚军获胜,诸侯在人人自危下也会相互援救。楚军的强大,不过招致天下战乱罢了!所以楚不如汉,这是显而易见的事!
如今大王不去归附汉王,却把自己托付给即将灭亡的楚国,臣为大王感到不解!
当然,臣并不是说以您现有兵力足以对抗楚国,您发兵背叛,项王势必留下。假如您能缠住项王几个月,汉王便可夺取天下!
到了那时,汉王一定割让土地分封大王,更何况九江还是归您所有!”
英布早对项羽的猜忌深感不满,只是隐忍不发而已。随何的话让他下定决心,背叛项羽,归附刘邦!但因害怕遭到楚军报复,只是暗中部署等待时机。
为了打消英布的观望心态,随何趁着英布接见楚使期间,径直闯入馆舍,正告楚国使者:“九江王已归附汉王,你怎么还让他发兵?”
楚国使者猛然起身,一脸惊愕的望向英布。随何借机鼓动英布:“背楚大事已成,请立即诛杀楚使,切勿让他返回,并抓紧联系汉王。”
到了此时,英布已无退路,只好杀掉楚使,正式起兵反楚!

项羽得到消息,派大将项声、龙且攻打九江,双方激战数月,龙且大破九江军。英布本想带领残部投奔汉王,又怕被楚军追上,只得单身一人与随何抄小路逃奔荥阳。
十二月,英布抵达荥阳求见刘邦,刘邦正大大咧咧坐在床边洗脚。英布见刘邦如此怠慢,大怒之下懊悔不已,甚至有了自杀的想法。等回到馆舍一看,屋中摆设、随员、饮食与刘邦一模一样,这才转怒为喜。遣使潜入九江招拢往日旧部,带回数千人归附了汉王。
刘邦增拨兵力交给英布,让他戍守成皋(今河南荥阳汜水镇)。
楚军数次侵夺汉军粮道,致使汉军乏食,人心不稳。忧心忡忡的刘邦找到郦食其,商量如何通过外交斡旋的方式,削弱楚军。
郦食其提议:“当年商汤讨伐夏桀,将夏人分封在杞国。武王讨伐商纣,将商人安置到宋国。如今暴秦无道,并吞六国土地,尽灭六国社稷,让六国后人没有立锥之地。陛下如能恢复六国王位,他们的君臣、百姓定会对陛下感恩戴德,无不铁心追随于您。到那时,陛下便可面南称霸,楚王也会前来朝拜。”
刘邦欣然采纳,安排他去刻制印章,然后前往六国分封。
郦食其刚走不久,张良求见。正在吃饭的刘邦笑着说:“子房,你来啦!有人给我支了个高招,可削弱楚国。”
随即把郦食其的话重复了一遍,不无得意的问:“怎么样!”
张良叹息着狠狠在地上跺了一脚:“这是谁说的!如果听他的,陛下统一大业可就完了!”
刘邦慌了,忙问原因。

张良说:“当年商汤、周武分封夏桀、商纣的后人,是因为可掌控夏商后人的生死,陛下现在能决定项羽的生死吗?
各路英雄抛弃家小跟着您,不过是指望着建立功业,事后能得到一小块土地的封赏。您恢复了六国后人,他们各归其主,有谁还会替您争夺天下!何况楚国本就比我们强大,六国后人到时顺从于楚,谁又会向您臣服?您拿什么与楚国较量!”
刘邦恍然大悟,猛然将口中食物吐出,拍案大骂:“好个竖儒,几乎坏我大事!”马上下令销毁印章。
郦食其的这套做法,如果放到春秋战国绝对可行。但在楚汉分争的年代,显然已经落伍。与时俱进方是王道,墨守成规定遭淘汰!
冷静下来的刘邦又去找熟悉楚国的陈平请教:“天下纷纷扰扰,何时才能平定!”
陈平答:“此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项羽猜忌刻薄,楚军当中他所亲信的将领,不过范增、钟离昧、龙且、周殷数人而已。大王如能拿出数万斤黄金,离间楚国君臣,让他们互相设防。以项羽的为人,必然大行杀戮。届时,我们趁其内乱出兵攻讨,定可击破。”
刘邦连连点头,让人将四万斤黄金交与陈平,任他随意花销,毫不过问出入。

陈平遂用大量黄金贿赂楚军,让他们散布流言,称钟离昧等人因得不到封地,对项羽不满,准备投靠汉王。项羽果然中计,开始疏离他们。
四月,楚军围困荥阳。刘邦遣使讲和,请求割让荥阳以西土地归汉。范增力劝项羽不要理睬,一举攻下荥阳。刘邦为此茶饭不思。
一天,楚国使者过来谈判,刘邦让陈平接待。陈平心生一计,准备了丰盛的酒食,亲自送去。等到见了楚国使者,故意装出吃惊的样子:“我以为来的是亚父范增的人,没想到竟是项王使者!”随即扭头就走,换上了粗劣食物。
使者将此事如实报告给了项羽,项羽开始怀疑范增。此后,范增再有任何提议,项羽均不听从。范增知道项羽对他起了疑心,伤心愤怒之下辞职而去。没等走到彭城,便因病而死。
范增是项羽叔父项梁的谋臣,随同项梁渡过淮河响应陈胜,楚国能有今天,他功不可没。为此,项羽一直尊称范增“亚父”。可即便是这样的人,项羽都不能容下!
项羽素来自负,只有范增的话他多少能听进去一些。范增一走,没人再敢劝谏项羽,项羽也就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五月,在楚军夜以继日的猛攻下,汉军局势愈发不利,荥阳随时都有攻破的可能。
将领纪信找到刘邦:“形势急迫!臣请扮成您的模样诓走楚军,您再借机出城!”
纪信长相与刘邦有些相似,得到刘邦许可后,他坐上刘邦车子,高举汉王大旗,带着一队人从东门出城,并大声呼喊:“汉王降了!”
楚军皆高呼万岁,蜂拥赶往东城。刘邦令韩王信、魏王豹、以及大将周苛、枞公留守荥阳,仅带数十骑兵出西门急驰而去。

纪信落入楚军手中,被送到项羽面前。项羽怒道:“汉王在哪儿?”纪信不答,被项羽活活烧死。
城上周苛、枞公对望一眼,商量道:“魏王豹反覆无常,留他无法守城!”遂将魏王豹处死。
刘邦逃到成皋,收拢兵力准备反击。谋士袁生劝道:“我军与楚军在荥阳相持数年,我军常遭败绩。不如调整一下战法,自武关(今陕西丹凤境)出兵,项羽定会率军向南。大王只需据城固守缠住楚军,让驻扎在荥阳、成皋间的将士稍做休整,并令韩信集结燕赵兵力于河北,从北面威逼楚军,大王再领军回到荥阳。楚军多处受敌,兵力定然分散,我军得到休整再与楚军交战,一定可击败他们。”
刘邦依计行事,与英布弃守成皋,前往宛县(今河南南阳境)聚集,项羽果然引兵南下进击宛县。
彭城惨败后,彭越丢弃了原来攻下的城池,独自率军驻扎于黄河边上,抄击楚军粮道呼应汉军。当月,彭越趁楚国空虚,渡过睢水(今濉河),在下邳(今江苏睢宁境)击败楚军将领项声、薛公。
项羽得知后方有危,让大将终公戍守成皋,亲自回军进击彭越。
项羽刚一动身,刘邦立刻率军向北,击败终公,夺回成皋。
六月,项羽赶走了彭越。听说刘邦重夺成皋,带兵向西攻破荥阳,生擒周苛、枞公与韩王信。
项羽十分赏识周苛,劝周苛归降。周苛不从,破口大骂。项羽暴怒之下烹杀了周苛,处死枞公,发兵包围成皋。
刘邦只带着夏侯婴狼狈逃出成皋,北上渡过黄河,进入韩信所辖赵地。

一天清晨,刘邦自称汉王使者,突然闯入韩信军营。此时韩信、张耳还未起床,刘邦直接进到卧室,夺取了两人的印信兵符。韩信、张耳这才知道刘邦已来,大惊失色。
刘邦夺了二人兵权,下令张耳防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让他收拢尚未征发的赵军攻打齐国。
成皋的汉军相继赶来追随刘邦,楚军再度占据成皋,被汉军阻拒于巩县(今河南巩义)。
刘邦得到韩信军队,军威复振。八月,率军临近黄河,驻扎于修武(今河南焦作境),准备与楚军决战。
郎中郑忠劝刘邦切勿出战,刘邦采纳了他的计谋,派将军刘贾、卢绾率军两万,自白马津渡河进入楚境,与彭越相互呼应,焚毁楚军粮草,四处游击破坏。
彭越借机大肆攻掠梁郡(今河南商丘境),连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城。
汉军的来回调度,让项羽防不胜防,只得叫来大司马曹咎,告诫他说:“我去平定梁郡,你留守成皋。汉军如来挑战,你切记不要出战。十五天后,我一定回来!”遂引军东行。
彭越看项羽来了,二话不说拔脚就走,将这些城池又留给了项羽。
貌似百战百胜的项羽,地盘越来越小,兵力越打越少。而屡败屡战的刘邦,却是地盘越来越大,兵力越打越多!
项羽看着能打也确实能打,但十数万楚军,除他之外找不出一个能与汉军匹敌的将领,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
并不是楚军无人可用,而是在自大狂项羽眼里,所有人都比不上他!张狂到了如此地步,不败又何待!
【06】平定齐国,倒霉的郦生,韩信关键时刻的抉择
项羽连战连捷,荥阳屡被攻破,让刘邦打算放弃成皋以东土地,集中兵力驻守巩县(今河南巩义)、洛阳之间,阻击楚军。

郦食其找到刘邦,劝道:“王者以民为天,民者以食为天!敖仓这地方,很久以来便是天下粮食转运地,存放着大量米粮。
楚军攻克荥阳,只知一味东进,竟没有派兵驻守敖仓,这是上天帮助我们!
如今楚国如此轻易便可击破,大王却放弃良机自行退却,臣以为此举欠妥!
况且两雄不能并立,楚汉相争已久,海内摇荡不安,人心尚未有所归属。愿您从速进军,再度收复荥阳,占据敖仓米粮,堵塞成皋险要,断绝太行通路,控扼飞狐口,占据白马津。以此昭示天下,大王已尽占地势之利,民心自然归附大王。”
见到刘邦默许,郦食其接着说:“如今燕赵已定,只有齐国未下。田氏宗族势力强盛,又背靠山海,南邻楚国,其人狡诈善变。大王即便派遣数万大军,短时间内也不易攻克。臣愿替大王游说齐王,让他成为我国屏藩。”
刘邦点头道好,随即不再退兵,谋划重夺敖仓,并派郦食其前往齐国斡旋。
郦食其见到齐王田广,一番忽悠劝说,成功打动了田广。
此时韩信已发兵东进,田广让大将华无伤、田解,率重兵屯集历下(今山东济南境),阻拒汉军。听了郦食其的话,齐王自忖无法战胜韩信,索性采纳郦食其意见,遣使与汉讲和,并撤去历下守军,与郦食其整日纵酒取乐。
韩信大军即将进至平原,听郦食其已说服齐国,准备收军待命。
谋士蒯彻劝他:“将军奉诏进讨齐国,汉王让郦生前往游说,却并没有诏令将军停军,您怎能抗旨不遵?况且郦生不过一介儒生,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连下齐国七十余城。而将军手握数万大军,历经一年不过攻取赵国五十多城。您出任大将军已有数年,难道还比不得一个腐儒?”
韩信想想也是,遂趁齐军无备,率军渡河,直奔齐境。

十月,韩信一举攻破毫无防范的历下重镇,进抵齐国国都临淄城下。
齐王以为郦其食出卖自己,大怒之下将其活活烹杀,东逃高密,遣使向楚国求救。
郦食其信奉春秋战国合连纵横那一套,他心中的理想局面,是让刘邦成为齐恒公、晋文公那样号令天下的霸主,而不是靠着武力兼并天下的秦始皇。投靠刘邦后,他也一直在践行这一目标,只是时代车轮滚滚向前,他最终还是沦为楚汉争锋的牺牲品。
韩信夺占了临淄,乘胜追击齐王。项羽此时正在梁郡进击彭越,分身乏术。指派亲信大将龙且前往救援,在高密与齐王合军一处。
有谋士认为,汉军远道而来,锋锐势不可挡。应深沟筑垒,固守不出,并让齐王遣使招降已经丢弃的城池。他们如果知道齐王还在,且楚国援军已至,必然会背叛汉军。到那时,汉军无粮可食,一定可不战而胜。
龙且却说:“我知道韩信此人,他曾四处求食,也曾甘受胯下之辱,没什么本事,根本不值得畏惧。况且我们援救齐国,对方不经作战就投降,那我还有什么功劳!如果击败汉军,齐国一半土地便可归我所有。”
十一月,齐楚联军与韩信隔潍水列阵。
韩信趁夜令人用沙袋堵住上游河水,率军渡河进击,稍一接战便佯装不敌撤军而去。龙且大喜,认为韩信果然不堪一击,亲自发兵追击。
楚军刚刚渡过一半,韩信让人掘开沙袋,河水暴涨,将其他楚军隔在了对岸。韩信趁机反击,全歼了渡过潍水的楚军,龙且为他的自大轻敌付出了生命代价!
对岸的齐楚联军见状四散溃逃,韩信乘胜追击,生擒齐王田广。汉将灌婴俘获齐相田光,进至博阳(今山东泰安辖县)。
田横自立为齐王,率部反击,被灌婴击败于嬴县(今山东莱芜西北),逃往梁郡投靠了彭越。灌婴又在千乘(今山东淄博境)大破齐将田吸,汉将曹参也在胶东击败田既,齐国全境平定。

连灭代、燕、赵、魏、齐五国,让韩信无比膨胀,派人捎信给刘邦:“齐人狡诈多变,且南邻强楚。我愿代理齐王,镇服齐人。”
刘邦勃然大怒,诟骂道:“我被困荥阳,日夜盼望你来帮我,你竟想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赶忙示意刘邦息怒,悄声道:“我们局势不利,大王难道能禁止韩信称王?不如做个顺水人情,答应他的请求,否则一定会生变乱。”
刘邦猛然省悟,继续骂道:“大丈夫平定诸侯便可称王,还代理什么!”
随即派张良携印委任韩信为齐王,征调他的军队进击楚军。
项羽听说龙且战死,惊恐不已,派谋士武涉游说韩信:“当初天下苦于暴秦无道,联合起来共击秦国。秦国灭亡,大家计算功劳,各自裂土称王,休养生息。而汉王却兴兵向东,侵夺他人土地。接连击破关中三王,又与楚国交战。看他的意思,不吞并天下不会罢休,做人怎能如此贪得无厌!
况且汉王为人极不靠谱,他好几次落入项王手中,全凭项王仁慈才得以活命。然而一旦脱离危险,便立刻背弃约定,重新与项王为敌,足以证明诚信对他来讲全无用处!
如今将军自以为得到汉王重用,替他卖命打拼。以他的为人,恐怕将来您一定会遭他暗算。将军之所以还能保全性命,是因为项王还在。
如今楚汉争锋已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能左右时势的非将军莫属。将军投靠谁,谁就能得到天下。可是项王一旦失败,马上就会轮到将军。
将军也曾在项王麾下,为何不离开汉王与楚联合,一起三分天下呢!如果放弃这一绝好机会,将来再去后悔恐怕为时已晚!”
韩信耐心听完,连想都没想,拜谢道:“臣当初侍奉项王,官职不过郎中。所提建议不听,所出计谋不用,所以才背楚归汉。汉王授我上将军,交给我数万部众,对我言听计从,所以我才能有今日成就!人家这么信任我,我若背叛一定不会有好的结果!请你代我谢过项王!”
武涉劝不动韩信,只得沮丧而回。

蒯彻也知韩信能左右天下大势,武涉一走,他便求见韩信,打算用相术劝说韩信:“我曾学过相术,看您的面貌,不过封侯而已,而且还不太安稳。但看您的背部,又贵不可言!”
蒯彻这番与众不同的论调吸引了韩信,颇有兴趣的问:“你这话怎么讲?”
蒯彻答:“如今楚汉分争,天下百姓死伤无数,骨骸随意散落荒野。项王在彭城大胜汉军,凭借战胜余威席卷天下,然后却被困于京、索之间(今河南荥阳南)三年之久,无法前行半步。
汉王统率十万大军,占据巩洛天险,一日数战,却没有尺寸之功,屡次败北且自顾不暇!
双方都已陷入困境,这种情形非大圣大贤不能平息!
以臣来看,目前汉王、项王二人命运就掌握在将军手中。将军助楚则汉亡,助汉则楚亡!
将军如愿听从臣的计谋,不如同时结好汉楚,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
以将军的英明,又有众多百战精锐,占据齐国,率领燕赵部众,进占楚汉势力薄弱之地。顺应民众息兵止戈的愿望,为民请命,天下百姓都将望风归附!
到了那时,您再重新分封诸侯,天下君王都会前往齐国朝拜您了!
所谓‘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愿您斟酌考虑!”
韩信陷入沉思,许久才说:“汉王待我不薄,我岂能为了利益而放弃道义!”
蒯彻道:“当初张耳、陈馀发迹之前,是生死之交的好友,后来不还是反目成仇!为什么会这样?还不是欲望使然,人心难测!
将军想用忠义对待汉王,一定不会超过张耳、陈馀的交情。所以我认为,将军相信汉王不会加害,是大错特错!
俗话讲野兽尽、猎狗烹,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如今以将军的声望,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在此情形下,您又想到哪里安身!”
韩信挥挥手:“先生别讲了,容我考虑考虑!”
过了几天,蒯彻再次催问韩信,韩信犹豫很久,最终还是不忍背叛。蒯彻害怕事情泄露,佯装发疯离开了韩信。
【07】四面楚歌,垓下丧命。汉家一统,天意?人为?
让我们把时间线稍微往前挪一下!
六月,彭越攻掠梁郡(今河南商丘境),连下睢阳、外黄等十七城。项羽留下大司马曹咎驻守成皋,率军进击彭越。临行前特地交代曹咎,如有汉军挑战切匆出城,等十五天他回来后再说。

一开始曹咎还能按项羽所说去做,无论汉军如何挑衅,始终闭门不出。后来,汉军找来数十个嗓门洪亮的士卒,站在城下破口大骂。曹咎忍无可忍率军出战,城下汉军仓皇四逃。
愤怒的曹咎早把项羽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一路穷追不舍,很快追到了汜水附近。
曹咎仍未起疑,指挥士卒徒涉过河。刚刚走到河中心,埋伏在附近的汉军蜂拥而出,大破楚军。曹咎、司马欣苦战良久,眼见汉军越聚越多,不愿落入汉军之手,挥剑自刎。
项羽很快收复了梁郡,听到成皋有危,立刻引军归还。
此时汉军正在荥阳以东围攻钟离昧,见项羽杀到,争相退入山中。项羽遂屯军广武(今河南荥阳境),与汉军对峙。
数月过后,楚军粮食将尽。项羽忧虑之下,突然想起了被自己抓来做人质的刘老太公。于是让人抬来一尊大鼎,把太公拉到旁边,恶狠狠的向刘邦喊话:“再不投降,我就把你老爹烹了!”
谁知刘邦不仅没有半分紧张之色,反而笑着说:“当年你我共同辅佐怀王,互相结为兄弟,我爹便是你爹。你若一定要烹了他,别忘了给我分杯羹!”

刘邦的那副无赖样子,令项羽抓狂要疯,立刻要杀了太公。项伯在旁劝他:“眼下时局难料!何况争夺天下的人怎会把家室放到心上,你杀了他父亲也于事无补,只能徒增祸端而已!”项羽这才悻悻而去。
不久,项羽又来向刘邦叫阵:“这天下扰攘不安,全因你我二人。我愿向你挑战,咱俩一决雌雄,何苦让他人跟着受罪!”
刘邦大笑着说:“不好意思,我只斗智,不斗力!”
项羽喝令身边三位勇士前出叫战,被汉将楼烦张弓射杀。项羽大怒,亲自身披甲胄手持大戟,来到汉军阵前。楼烦张弓欲射,被项羽一声怒吼,吓得手脚发软退入军中,不敢再露面。
项羽又向刘邦喊话,要求与他对决。
刘邦不禁怒了,指着项羽骂道:“你个言而无信的匹夫,违背当初约定,把我封到巴蜀,这是其一;诛杀卿子冠军宋义,这是其二;救了赵国不去向怀王复命,却擅自劫持诸侯入关,这是其三;你放火烧毁秦国宫室,挖掘始皇陵寝,这是其四;杀死归降的秦王子婴,这是其五;坑杀秦军二十万,这是其六;把你的部将分封到好的地方,却将怀王驱逐到江南,这是其七;占据彭城,侵夺韩王土地,自私自利,这是其八;让人将怀王杀死于江南,这是其九;为政不公,不守信用,天下不容,大逆无道,这是其十!我跟随诸侯,讨伐你这十恶不赦的逆贼,何苦与你单独对决!”
刘邦骂得过于激动,以至没留意对面楚军动向。话音刚落,便被对方营中弩手一箭射中胸口。刘邦吃痛之下仍保持清楚,没去捂胸,却握着自己的脚说:“我脚趾中箭!”
双方均以为刘邦没什么大碍,各自撤军回营。刘邦包扎好了伤口卧床休息,张良劝刘邦巡行各营,安抚军心,不要被楚军所乘。
刘邦勉强起身,在营中转了一圈。终因伤势较重,回到成皋养伤。
十一月,刘邦痊愈,回到国都栎阳逗留了四天,又返回广武军中。
双方僵持了近九个月,就在这段时间里,刘邦加封英布为淮南王,让他前往九江召集旧部,与经营淮南的刘贾会合,伺机击楚。
韩信一举击破齐国,挥军直趋楚境。北貉、燕国也派出骑兵,协助汉军作战。
相比之下,缺兵少粮的项羽再也难以为继,派人向刘邦请和。释放了刘邦的父亲及妻子吕后,与刘邦结下盟约。

双方以鸿沟(今河南荥阳西北)为界,西归汉,东属楚!
事后,项羽率军东归,刘邦也准备打道西行。
张良、陈平劝道:“如今我们占有天下三分之二,诸侯也已归附于我。而楚军却连年征战,兵疲粮尽,正是上天灭亡他们的大好时机!如果听任他们离去,岂不是养虎为患!”
刘邦采纳张良、陈平意见,派人告之韩信、彭越,在固陵(今河南太康境)会合,共击项羽。
汉高帝五年(前202年)十月,刘邦率军进至固陵。
韩信、彭越却没有如期赶到,楚军回头迎击,大破汉军,刘邦再度躲进城中不敢出来。
刘邦找张良商议:“这两人不愿随我攻楚,怎么办?”
张良道:“楚军眼看快要败亡了,韩信、彭越二人却始终没有分到土地,难怪他们不愿前来。大王如果能与他们共享天下,相信他们马上会来。
韩信当初被立为齐王,并非出自大王本意,所以他才会有顾虑。而彭越平定梁郡,大王让他辅佐魏王豹,现在魏王豹已死,他当然也想称王,您却一直没给他名分。
现在您把睢阳以北(今河南商丘境)至谷城(今湖北襄阳境)的土地全部交给彭越,把陈县以东(今河南周口境)到海边的土地全部分给韩信。让他们各自领军击楚,楚军必败!”
刘邦点头答应,韩信、彭越果然领兵前来,与刘邦合兵一处。
十一月,汉将刘贾南渡淮河,包围寿春,派人招降楚国大司马周殷。周殷统率九江旧部迎接英布,联手攻陷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随同刘贾与刘邦会合。
十二月,项羽在四路汉军的围攻下连吃败仗,不得已退入垓下(今地不详),汉军将城池围困了数层之多。

夜晚,项羽突然听到城外汉军阵营中有阵阵楚歌传来,不禁大惊失色,难道楚国已被汉军击破,为何会有如此多的楚人?
遂起身在帐中饮酒,悲痛之下放声高歌,楚军将士无不感伤落泪!
酒罢,歌止!项羽骑上乌骓马,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出重围,向南而去。
第二天天亮,汉军发觉项羽已走,骑将灌婴带五千骑兵追击。
项羽渡过淮河,八百将士只剩百余人。抵达阴陵时(今安徽定远境),又不慎迷失了方向。
有位农夫骗他:“向左”,结果陷入大泽无法通行,被汉军追上。
此时跟在项羽身边的还有二十八人,而追来的汉军足有数千之众。
项羽自知无法逃脱,将他们聚在一处,道:“我起兵至今已有八年,历经大小七十余战,从未有过败绩,这才称霸天下。今天困顿于此,是天要亡我,不是我打不赢汉军!既然今日必死,我愿为诸君反击,一定会突围、斩将、夺旗,并连胜三次,以此使诸君知道是天要亡我!”
于是将他们编成四队,项羽高喊道:“看我杀他们一将!”率先纵马冲入汉军阵营,汉军纷纷避让,一员将领脱身不及被项羽斩落马下。
汉将杨喜追击项羽,项羽怒声呼喝,竟将杨喜吓得惊慌逃窜。
项羽又斩杀了汉军一名都尉,连杀数十人,与所部骑兵重新聚集,二十八人不过才折损了两人。浑身是血的项羽得意问道:“怎么样!”众人佩服的五体投地。
项羽逃至乌江渡(今安徽和县东北),乌江亭长准备了一条小船,劝项羽渡江。
项羽笑道:“天要亡我,渡江又能怎样!当初我与八千江东子弟起兵,如今无一人生还。纵使江东父老怜我,立我为王,我又有何面目去见他们!”
遂将乌骓马赠给亭长,手持短兵,返身与追来的汉军战到一处。
项羽连杀数百人,身中十余创。无意看到了曾经的故交、汉军司马吕马童,高声对他说:“听闻汉王用千金换我头颅,且封万户侯,我便把这好处给你吧!”反手自刺,悲壮战死!

楚国遂平,项伯因对刘邦有救命之恩,与兄弟四人均赐姓刘,封侯。
正月,将韩信改封为楚王,加封彭越为梁王。号令天下:“战乱八年,万民甚苦。今日止兵,大赦天下!”
二月初三,刘邦在群臣拥护下,继位称帝,建都洛阳,楚汉分争至此终结,汉朝一统天下!
若论出身,贵族项羽远比平民刘邦高贵的多;若论人望,项家有八千江东子弟,刘邦不过区区数百;若论战力,刘邦在项羽面前不堪一击;若论权势,项羽大封诸侯,俨然天下共主,而刘邦不过是偏远一隅的小小汉王。
但即便占尽优势,项羽却最终败下阵来。并不是天要灭楚,而是他在胸襟气度、视野眼光、选人用人等诸多方面与刘邦差距太大!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的项羽,倒底比不上老谋深算、御人有术的刘邦!
(图片来自网络)
前文链接: